第46章 榜样(2 / 2)
“嘎嘎……”随着门轴的摩擦声。移民局的大门缓缓打开。等候的人群蜂拥而入,挤到接待台前。
“我是沙田村的,想去东北,一家四口……”
“我、我是姚家坡的,申请去内蒙,一个人,我读私塾,识字……”
………………
“别着急,一个一个来……”看着自己的门口从门可罗雀变成*人群涌动,移民局的官员们有些措手不及。但不管怎样,今年他们完成移民任务有着落了……
百姓们对北方移民突然如此热情高涨,主要是近期东北出现了一个传奇富豪——魏老三。虽然在帝国出台了《人身自由保护法》,使得很多包身工、长工有了自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由于帝国工业基础落后,工业发达的两江地区对于如此庞大的无业人口也是杯水车薪,加上那些包身工也没有土地养活自己。所以大部分长工还是无法离开地主家。突然出现大量自由、低价地劳动力,加上公民的拥有土地上限又有所限制,使得那些地主开始纷纷雇佣年轻力壮地劳力,希望能够用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弥补土地减少造成的减收。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年纪较大的劳动力自然
工作。
魏老三是安徽一个地主家的长工,由于年逾四十,因此在这场改革中也成了被淘汰的一员。当他因为失业而走投无路的时候,只得“响应”政府的号召,前往东北讨生活。由于现在大庆市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团的帝**驻扎,魏老三为了自己今后种出地粮食有买主,选择了距离兵营十余公里的一块土地进行垦荒。不料,他劳作了几个月后,帝国勘探队竟然在他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
按照移民法的规定,在公民土地上发现地矿产,土地所有者有优先开采权!勘探队的官员立刻给魏老三做工作,希望他能够与国家一起开采石油!起初,魏老三还以为是“朝廷”要收回他的土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地劳动成果要泡汤,他自杀的心都有了,于是死也不愿意将土地交出来。勘探队的官员无奈之下下,给了魏老三一笔钱,并且另外给了他一块面积两倍的土地!
当这个消息上报科工部的时候,惊动了袁世凯。面对目前移民不利的局面,袁世凯立刻做出指示:第一,不仅给魏老三一笔钱和更大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上的石油开采权依然给他两成;第二,通过竞标的方式向民间拍卖开采权,这个竞标竞争的是谁能拿出更多的钱来经营这里的油田。第三,中国政府向中标者成立的公司出40%,占四成干股,不过不参与经营!
石油或者对中国百姓是陌生的,不过对于移民到中国的犹太人来说,那可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财富!经过几轮激烈竞标,一个从德国移居东锡安的犹太商人莫里亚获得开采权,并成立了“中国莫里亚石油公司”!按照竞标前的协议,莫里亚石油公司总共股本是100中国币(现在中国币处于过渡阶段,与白银按照1:1的兑换比例)。中国政府和莫里亚各4股份,而魏老三占两成股份。就这样,魏老三一夜之间就有了十万两白银!
—
对于自己一夜暴富,魏老三当时就傻在哪儿了。本来魏老三想把自己的股份卖掉,换成现钱——毕竟还是拿着银子踏实。不过在那些勘测队的官员们苦口婆心劝说下,他答应留下股份。其实魏老三只当那些股份是“朝廷”骗他的借口,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现在他有了政府给的一笔钱加上更大的土地,已经非常满足。就在魏老三准备兢兢业业的开垦他的第二片土地时,莫里亚公司在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虽然莫里亚公司的石油刚刚发现,还没有正式开采,不过由于对这口油井前景的看好。犹太商人纷纷购买莫里亚的股票,股价从1元一下子飙升到5元。莫里亚得到了他想要的资金,而魏老三把自己的股票卖掉后,身价也达到100!就这样,魏老三从一个长工一年之间变成百万富翁。有了钱,这个四十岁的光棍娶了三房姨太太!
在春节期间,《中华帝国日报》、《中华帝国论政报》、《中华帝国南方商务周刊》等等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了魏老三的“事迹”。经过这些媒体的演绎加上民间的传说,魏老三成了一个传奇,也成了东北移民的一面旗帜,大大刺激了那些正挣扎在贫困中的年轻人!别说那些生活在落后地区的百姓,就是那些南京的年轻人都有些心动……
虽然帝国不反对学子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甚至各个学校对古典文化的教育还非常到位,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是对帝国的新式教育有些质疑,那些自然科学的专业自然就没多少人报名。看到榜样的力量如此巨大,袁世凯立刻让国务院出台两个政策。其一,成立国家科学院、扩建中华帝国大学,并制定完善的教职员工薪资保障体系、学生就业安排体系以及技术人员优待制度。其二,下令各个工厂建立工人的联合医疗制度,并要求实行节假日福利制度。
当第一批科学院院士住进豪华的“帝国精英社区”,当第一批尖端技术人员获得突出成就奖,那些还死抱着四书五经不愿进入新式学堂的学生们开始有些眼红了!而看着有子女在城里当工人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好,那些还不愿让子女离开土地的百姓也开始眼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