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闹心(中)(2 / 2)

加入书签

袁世凯继续说道:“至于第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中国吸引美国的资本流入,从

能够更从容的在美国进行资本战争!”

马格里道:“元首的意思是不是他们利用凯丽集团?”

袁世凯道:“是地!只要我战败,梅尔森可以通过收回贷款的方式。占有我和马丽在凯丽集团20%股份,而且以他跟六大财阀的关系,成为凯丽集团的绝对控制人不成问题。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声望,通过凯丽集团大量发行股票,募集美国的资本,然后把这些资本引导到中国来!正如刚才梅尔森所说的,现在对中国的投资已经成为西方列强倾泻过剩资本的方式。原来各国资本不敢过多介入中国,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中国太弱,随时有被强国吞并地危险。若是英国人击败了我,控制了中国。那么这个国家就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保护下。到时候安全有了保障,而且谁都知道中国南部工业发达,北部矿产丰富,岸然第二个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原来投资美国的资本必定会转移到中国!这时候,美国的资本量大大减少,梅尔森则可以趁机完成他对美国资本市场的控制!”

文增瑞道:“这家伙心机够深的……看来这争夺这族长就是个幌子!”

袁世凯道:“不,族长也是他的!”

马格里道:“恩……夺权后,元首将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如果元首不交出金融控制权,而且对外封闭资本市场。那么对元首进行报复的手段只能是先击溃中**队!德国罗氏在本土与美国地失势,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实际的政治影响力。若是再失去了中国地投资,意味着最后他们一点经济实力也将失去,他们剩下的只有族长的位置!

文增瑞接口道:“如果想要报复元首,要回这几年投资给我们的钱,德国罗氏只能选择用族长的宝座换取内森尼尔的支援……到时候这族长也将成为内森尼尔的……真是一箭数雕啊!”

袁世凯道:“知道这帮人骨子里的厉害了吧?罗氏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狠劲!”

文增瑞道:“元首,刚才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在战争中输给英国。如果我们能够加快军事建设,在未来地战争中战胜英国,那么一切不都可以解决了吗?”

马格里道:“元首。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假意答应梅尔森的要求,然后暗中联合薇莉父女。相信他们知道梅尔森的介,肯定会加大对我们的投资,这样我们就有更充裕资金发展军备。等到夺权后。我们以最快地速度将夏威夷的军事设施转移回国,然后放弃这个孤岛,全力守卫中国。这样不就……”

袁世凯道:“首先,如果我们暗通德国罗氏,一旦暴露梅尔森肯定会提前下手,到时候夏威夷、中国都危险。其次,要击败英军谈何容易?现在英国海军的战舰总吨位已经超过60万吨,预计今年:‘皇家君主’号战列舰满载排水达到000吨以上,号称世界第一,与其同级的‘印度女皇’、‘雷米莉斯’、‘皇家橡树’也在陆续建造中……这些战舰随便开来两艘我们都难以抵挡!陆军方面,如果算上殖民地的军队,英国陆军是我们陆军总人数的三十倍。现在我们无法扩军,即便能自主扩军,又如何在五年内赶上他们?”

马格里沉思片刻后道:“元首,即便刚才我们的推测都成立,但是英**队遍布全球,集结不易,而且对于一个落后国家他们不可能举全国之兵而来吧?如果我们0103号工[i成,最起码还有一拼之力!”

文增瑞道:“没错,只要我们抗住第一次进攻,那么梅尔森的债券将不值一文,控制中国的目的也无法达成,那么他的全盘计划就会落空。”

马格里道:“或者我们可以到英国去活动一下,尽量说服英国高层不要发动这场战争。”

袁世凯道:“首先,如果梅尔森真的打着这个算盘,那么我们发动夺权战争的过程中,他一定会让英**队来捣乱。清廷在危机之下,恐怕英国人提什么条件都会答应。有巨大的利益,英国政府焉能有不出兵之理?这样即便我们最终胜利,也将是惨胜,而且还会得罪英国人,到时候我们拿什么来守卫中国?其次,因为鸦片的原因,我们与英国迟早要有这么一战,避无可避,只是时间太早……咳~就算我们运气好,偶尔胜了一、两次,但这根本无法伤及英国罗氏在本土的筋骨,而中国与英国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与英国相比,中国的军事基础实在相差太远,英国人可以在一年内组织一直庞大的舰队,并且在他殖民地的补给下攻到中国,我们耗不过他们!最后一点,你们别忘了,对我恨之入骨的法国人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自从五年前他们被击败后,缅甸、柬埔寨的驻军明显增多,如果英法同来,我们就更加困难了!”

文增瑞道:“是啊,到时候就真的是兵祸连结,中国难有宁日了……”

袁世凯叹道:“攘外须先安内,这是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夺取了政权,必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巩固稳定,而修养生息、发展内政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我们一当权就频频用兵,那么拿什么来发展国家?到时候内乱丛生,清廷残余再借机闹事,用不着英国人我们自己就得夸!”

马格里道:“如果真如您所说,那么我们现在岂不是被将死了?”

袁世凯冷笑道:“梅尔森虽然让我挺闹心,不过想要将死我还没那么容易!”

文增瑞道:“元首,您有办法了?”

沉默片刻,袁世凯道:“现在有点头绪,不过是个两败俱伤的办法……中国已经经不起折腾,如果真这么做的话,那我们今后的路就难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