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熊氏外戚(2 / 2)

加入书签

试想一下,假如熊氏外戚在统一进程的最后阶段立下大功,咸阳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遏制和打击熊氏?退一步说,就算秦王政继续遏制熊氏,那么公子扶苏继承大统之后呢?以熊氏的功勋,公子扶苏可以帮助熊氏外戚迅速东山再起。

其次,熊氏外戚建功了,就算暂时没有机会卷土重来,但它与武烈侯的联盟更牢固了,加上公子扶苏做了储君,其对咸阳的抗衡能力大大增强。抗衡能力增强了,前景预期更好了,他们就能重新控制楚系力量,到那时巴蜀人就会失去对楚系力量的掌控,秦王政分裂楚系的谋划也就失败了。

如此一来,秦王政即便取得了中原决战的胜利,遏制了武烈侯实力的膨胀,但熊氏外戚的再度崛起,导致楚系力量再一次被熊氏所控制,那么武烈侯和熊氏外戚依靠联手力量,完全可以继续抗衡咸阳,继续控制朝政,继续主导国策的变革方向,继续阻扰秦王政推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治国策略,秦王政和中枢还是无法在政治上赢得大胜。

武烈侯谋划之高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给你二十万大军又如何?我拿不到灭齐吞楚的功勋又如何?我只要帮助熊氏外戚再度崛起,那么依旧可以维持现在的抗衡局面。

郎中令蒙嘉打破了沉默。

“荆轲返回江南了。”蒙嘉说道。因为东南战场的开辟直接关系到中原决战的胜负,所以武烈侯上奏咸阳,让荆轲重返江南做盖聂的副手。咸阳一口答应。

“荆轲曾在宛城与昌文君熊炽和甘罗密谈,在江陵与昌平君熊启和魏起密谈。”

众人的眼神略有变化。这时候蒙嘉突然说到荆轲,说到他在荆宛与熊氏密谈,显然是有目的。

“可知密谈内容?”隗状问道。

蒙嘉没有说话,其意思很明显,我蒙氏兄弟既然说出来了,当然有证据证明熊氏可能不利于咸阳。

“消息来源可靠?”隗状追问道。

蒙嘉微微皱眉,看了秦王政一眼,然后低声说道,“消息来自黑冰。”

隗状不再追问了。虽然武烈侯至今还是紫府黑冰的秘军统率,在前线战场上也一直依靠黑冰提供的外国消息做出诸多决策,但秦王政既然敢把紫府交给武烈侯,当然有办法控制秘军。秘军是个特殊的存在,直接听命于大王,武烈侯即便一直留在京城,也无法实际意义上控制秘军。现在秦王政不但利用秘军探查外国的机密,还利用秘军监控武烈侯,这就是他一直让武烈侯担任秘军统率的真正目的。这在中枢也不算什么机密,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武烈侯肯定也知道。武烈侯是什么人?秦王政始终让他担任秘军统率,名义上是方便其及时做出决策,但实际上秦王政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我要用黑冰监控你。武烈侯知道身边有几个黑冰吗?谁是黑冰?他根本不知道,所以他只能小心翼翼。好在武烈侯根本没有谋反篡国的心思,他堂堂正正,用的都是阳谋,目的就是统一中土,就是让帝国长治久安世代传承,这也是兄弟两人虽然矛盾重重但始终没有反目成仇的原因之一。

“这是个机会。”隗状不动声色地说道。

“的确是个好机会。”秦王政的目光转向冯劫,问道,“你说呢?”

冯劫当然明白秦王政的意思。在武烈侯的布局中,帮助熊氏外戚崛起显然是重要的一环。如果咸阳改变攻击策略,以主力攻打楚国,那么打赢了熊氏外戚也就建下显赫功勋,咸阳根本动不了他们。反之,如果咸阳坚持既定的攻击策略,熊氏外戚极有可能在背后插一刀,那么中原决战败了,一切也就落入武烈侯的掌控之中。如此看来,若要确保中原决战的胜利,必须彻底打倒熊氏。

说白了,秦王政把蒙武等人召回京城的目的不是商讨攻击策略,而是商讨如何打倒熊氏外戚。上次中原陷入危机的时候,秦王政和咸阳宫就试图把战败的责任推给熊氏外戚,借机把他们彻底打倒,谁知武烈侯早有布局,竟然说服了公子腾和熊启,让他们联手开辟了东南战场,此策不但让咸阳宫的谋划落空,还让熊外戚建功。现在秦王政和咸阳宫故计重施,又要对付熊氏外戚了。

武烈侯难道没有未雨绸缪之策?熊氏外戚难道就会束手待缚?荆轲在返回江南的过程中与熊氏外戚密谈,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冯劫暗自冷笑,蒙氏被逼得没有退路了,不敢败,也败不起,于是就想拿熊氏外戚开刀,以此来胁迫武烈侯,岂不知武烈侯是你们可以胁迫的对象?

“是个好机会。”冯劫说道,“但既然上次熊氏外戚逃出了陷阱,这一次他们岂能没有防备?此事还需慎重,以免自取其祸。”

蒙氏兄弟互相看看,眼里都掠过一丝忧色。

隗状蓦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这是不是武烈侯的借刀杀人计?假如武烈侯借秦王政之手诛杀熊氏外戚,由此导致决战失败,那秦王政和中枢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威信将遭到致命打击。

隗状的心脏骤然猛跳,让他感觉窒息。就在这时,秦王政说话了。

“东南战场需要一个最高统率,谁去最合适?”

秦王政决心已下,谁也不能阻止他去赢得中原大战。

东南战场上有公子腾,有杨端和,都是德高望重之辈,谁有资格指挥他们?

=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