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最利的矛(1 / 2)
第677章 最利的矛
阿拉尔斯克,这座位于咸海北端已经改名为阿斯塔纳的iǎ城,如今正在大兴土木,包括哈萨克共和国总统府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建筑都已经陆续开工。
当然此时的阿斯塔纳还属于前线,虽然已经确定为新哈萨克的首都,但人口还没有增加,最开始迁移的哈萨克族人目前也没有把这里作为安置重点,现在的阿斯塔纳城最多的还是军队,最多的设施还是军事设施。
第四集团军自从出图尔盖河谷以来,一直以这座iǎ城为运转中枢,光是这里就驻扎有超过三十万军队,另外阿斯塔纳北面、图尔盖河谷西南端的伊尔吉兹公路枢纽也在第四方面控制之下,约驻有十万大军,除此之外,第四方面军其余部队就大半驻扎在阿斯塔纳以南的卡扎林地区和朱萨雷、丘拉塔姆等地。呈一个弧形包围了阿雷斯湖苏军西、南两面。
阿斯塔纳城中心火车站的调度大楼早已经被征用为第四方面军的临时指挥部,此时的指挥部内,李明泽正微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汇报的情报参谋说话。
“西哈萨克方面军原本有大军四十万人,其中有只有大约不到十万人是苏军主力,余者皆为第一次动员的新兵,原本主要分布在乌拉尔河中游的乌拉尔斯克,里海河口的阿特劳,东北部的阿克纠宾斯克、东部的十月城、切尔卡尔和中南部的马卡特等地各有数万军队,乌拉尔河以西广大地区加起也只有三四万人。但自从我们占领阿斯塔纳后,西哈萨克方面军的兵力有了很大的变动。大部分兵力离开乌拉尔斯克、阿特劳和阿克纠宾斯克等地,甚至包括十月城的兵力也大幅减少,大部分都在向切尔卡尔和马卡特集中。”
“其中距离我们阿斯塔纳最近的切尔卡尔已经集结有二十万军,马卡特一带约有十五万人,基本上沿恩巴河分布。这就等于成为了切尔卡尔之后的第二道防线。我们要封锁乌拉尔河,切尔卡尔和马卡特就成为我们必须突破的防线。”
这时方面军参谋长赫马克问道:“朱可夫已经到达了西哈萨克方面军接过指挥权了,他到任后,是否有新的调整。”
那个情报参谋马上说道:“没有,没有任何调整。”
“没有任何调整?”赫马克有些疑的道:“不可能啊,西哈萨克方面军不是有两支援军吗?基辅援军还在路上且不说,伏尔加来的五个师主力部队可是距离不远,按说也该进入了西哈萨克区域,朱可夫没理由一点都不做变动,这五个师的主力他不会放在乌拉尔河以西做摆设的,必然要继续东调过河才是。”
情报参谋再次援了援头道:“没有东调过河,伏尔加的援军也是三天前才开始正式调动的,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这支大军会放在阿特劳,虽有部分过河,但没有调往马卡特或切尔卡尔的迹象。”
“这个朱可夫打什么主意,现在切尔卡尔和马卡特两道防线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万人,比我们少的多,其中切尔卡尔二十万人想要阻住我们一个方面军四五十万大军的攻击肯定不够看,他有援军,当然要调往最需要的切尔卡尔,最其次也要调到马卡特加强第二道防线才是,放在阿特劳有什么用。若我们消灭了切尔卡尔和马卡特的苏军,西哈萨克方面军实力将损失大半,阿特劳还能守住吗?”
这时一直在听着两人说话的李明泽呵呵笑道:“不合理就代表着有yīn谋,根据我们以前掌握的朱可夫的各方面资料来看,此人的战术思想偏重于进攻,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只怕不会乖乖的依靠两道防线和我们打攻防战。我看这支大布在阿特劳是假我们才是真。”
赫马克也点了点头,但紧接着又道:“放在阿特劳如何我们,莫非……司令怀疑放在阿特劳的伏尔加主力只是一个空架子?”
李明泽点了点头笑道:“大有可能,朱可夫不是傻子,他岂会不知道摆再多兵力放在后方的阿特劳都起不了作用?这等于自废武功嘛。”
“也就是说,阿特劳的伏尔加主力也许只是一个番号,就像中亚战区当初在热兹卡维甘摆三十五集团军,在铁路上调动第三十六集团军都是假像沙bō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战术一样。事实上这支伏尔加军队也许早已经秘密东调过河,布置在某个秘密地点,等待给予我们一个突然袭击?”赫马克问道。
“这是最大的可能!”李明泽道:“所以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这支军队到底在什么地方,知道了他们的所在,我们就能知道朱可夫打得是什么主意。”
“问题是西哈萨克面积可不iǎ,我们在那里的情报力量也有限,这样一支大军遁入乌拉尔河两岸区域,我们很难尽快找到他们。”赫马克道。
“那也不尽然,不管他们如何行动,但要起到作用,就必然要东调过河,而且绝对是隐藏在前线的阿克纠宾斯克、十月城、切尔卡尔附近。只有这样,当我们向他们进攻时,他们才能及时找到我们的漏暗地里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甚至也有可能直接攻击我们薄弱的图尔盖河谷一带,以攻代守,扰我们的行动。”
赫马克马上明白过来道:“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集中在这些地方搜索,就必然能发现这支大军。”
李明泽点了点头,但紧接着又摇头道:“没有绝对,只能说是最大的一个可能,朱可夫此人到底如何想的,我并不能保证猜中他所有想法,只有打过才知。所以我们必须时时提高警惕。”
赫马克也深以为然,最后对着那名情报参谋道:“加大搜索力度,务必尽快mō清伏尔加主力的去向,重点搜索东部前线的几个主要城城市附近。”
情报参谋离开之后,赫马克又对着李明泽道:“在攻击切尔卡尔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直接调兵从西面压向阿雷斯湖,尽快会合冯yù祥将军解决阿雷斯湖苏军再说。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基辅苏军主力也到来后,朱可夫可作的余地就更大了。”
李明泽呵呵笑道:“卡姆卡雷已经被我军拿下,你觉得阿雷斯湖战场还用得着我们去凑热闹么?不用多此一举了,战局瞬息万变,原定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接下来留下两个师分别控制阿斯塔纳和卡扎林斯克地区就行,命令全军向切尔卡尔运动。”
李明泽说的一点都不错,卡姆卡雷苏军覆灭,乌兰贝尔的三十三、三十四集团军部队与阿希科尔湖的第三十六集团军等部队会师,随即三十三、三十六集团军经阿希科尔湖向西运动,与冯yù祥部队夹攻阿雷斯湖苏军。
已经被沙bō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放弃的阿雷斯湖苏军八万余部队在失去防御线后,在阿雷斯湖上千平方公里的地方被阿军追着打,逃无可逃,挡无力挡。仅仅卡姆卡雷苏军覆灭的第二日,这支苏军便全军覆灭。七万余人战死,万余人被俘,不过没有出现主动投降者,连贝登诺夫最后都亲自走上了战场赴死,莫斯科的再次严令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好在这里的苏军只有八万余人了,而阿中联军最后发起攻击的却达到了四五十万人,绝对的兵力优势,所以八万苏军抵抗再顽强,也没能给阿中联军造成太大的损失。
覆灭卡姆卡雷和阿雷斯湖苏军,阿中联军总共也只付出了六千多人的死亡代价。
当阿雷斯湖苏军覆灭的消息传到阿斯塔纳时,此时李明泽已经亲自领军向切尔卡尔运动了。
封锁乌拉尔河区域的最艰难战役即将打响。
而就在中亚战区阿中联军覆灭阿雷斯湖和卡姆卡雷苏军的同时,在乌拉尔战区,也是捷报频传。
4月21日,祖文辉部队向苏西岸方面军南翼发起攻击,4月22日,吉姆.梅森率率第二方面军三十万包括第五集团军在内的重兵集群也从东面的韦肖拉布罗夏郡向这部分苏军发起攻击。
面对两军夹击,苏西岸防线南翼立即崩溃。4月23日,吉姆.梅森率军成功渡河,与祖文辉部会师。
而在西北面的库斯塔奈,当习正保率第三方面军主力会合范迪的二十五万大军后,已经在这里抵抗范迪大军近二十日的库斯塔奈苏军也终于崩溃。于4月24日,阿军攻克库斯塔奈。
就在库斯塔奈被阿军攻克的同一天,在中亚又传捷报,因为阿雷斯湖和卡姆卡雷共二十万苏军被歼灭,加上前一阶段在阿斯塔纳和卡扎林斯克及克孜勒奥尔达等地的损失,希姆肯特的南哈萨克方面军兵力锐减至不到二十余万人。
这二十多万苏军主力阿雷斯湖和卡姆卡雷苏军覆灭后,已经独木难支,在其与南面中亚方面军的联系通道塔什干遭到攻击后,最终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坚守希姆肯特,退往塔什干坚守,如此南哈萨克方面军事实上也已经彻底离开了哈萨克的土地范围。
至此,不管是在中亚还是在乌拉尔,阿中联军都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和战略主动权。
首先在中亚,南哈萨克方面军的败退,第四方面军、第五方面军,中国第七方面军全面会师,中间再无任何障碍,从阿斯塔纳到克孜勒奥尔达,到希姆肯特,再到江布尔,阿中联军已经连成一线。
按照原定计划,严石将第三十五、四十九集团军和骑兵六师划归了第四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全军西进,向西哈萨克方面军发起攻击,而再无后顾之忧。
而第五方面军,中国第七方面军、第八方面军则分别从北、东两面压向了塔什干和撒杜尚别,撒马尔罕等地,南面还有中国十万大军已经攻克铁尔梅兹和凯尔基,事实对中亚方面军也实现了大范围的三面合围态势。
而中亚民族运动势力大受鼓舞,也是士气高涨,中亚苏军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们现在面临着两个选择,是尽快经由唯一还没有被合围的西部通过土库曼、里海逃回苏联,还是继续死守?两个选择都很难做。
撤退就是主动放弃在中亚的统治了,莫斯科只怕无法接受,而死守呢,成功的几率并不高,除非西哈萨克方面军能击败阿第四方面军,并重新夺回阿斯塔纳、希姆肯特等地,重新打通欧亚联系,与中亚苏军连成一线。否则中亚苏军死守费尔干纳和塔什干,撒马尔罕、杜尚别等地的话,就是等着全军覆灭。
但西哈萨克方面军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吗?以西哈萨克方面军与阿第四方面军的实力对比,西哈萨克方面军想要击败第四方面军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要夺回阿斯塔纳等地却是妄想。
而在乌拉尔呢,第二方面军主力渡河,与祖文辉部会师,兵力已经达四十余万人,加上科克切塔夫的第三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兵力高达近六十万人,而苏西岸方面军虽有百万大军,但要守护的地方着实不少,吉姆.梅森可以动手的地方太多了。何况西岸方面军北面还有阿第一方面军的威胁,在东岸鄂木斯克正面也还有第二方面军余下的近四十万大军对西岸防线威胁很大。
基尔bō诺斯估计也要抓破头破了,他等于同样是处于大范围的三面合围当中。是退还是守同样是两难。
库斯塔奈的陷落后果也同样严重。这里已经有第三方面军主力五十万,而苏军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兵力约只有二十万,在车里雅宾斯克同样也只有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这两城都在第三方面军主力威胁之下,经库斯塔奈正向北可打车里雅宾斯克,正向西则可以打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偏偏这两城又都是乌拉尔东坡的通道枢纽,任何一座城市都丢不得。
这导致阿军要打哪个城市都可以,苏军在这两城的兵力却不能集中在一起。而他们在两城任何一城兵力都处于劣势。以二十万对五十万,结果可想而知。不过他们倒是没有两难选择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守,死守。他们绝不能主动撤退。就算莫斯科同意他们撤退,也撤不得,毕竟就等于放弃通道枢纽,等于坐视乌拉尔以东的苏军被阿军包围歼灭。
在北面也是一样,第一方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冯可齐率领第一集团军、第二十八集团军威胁伊希姆和秋明,兵力倒是处于均势,攻破苏军防一没有多大可能,但如此一来,这两地的苏军却被牵制住了,无法调动增援其他地区,更无法增援下塔吉尔和叶卡捷琳堡。
因为第一方面军另一路主力就由朗.帕多亲自率领,已经推进到了下塔吉尔城百里之外。下塔吉尔苏军有兵力四十万是没错,但却不能出任何差错,因为斯维尓德洛夫斯克方面军总共才五十万兵力不到,四十万集中在下塔吉尔,导致叶卡捷琳堡只有不到十万兵力,万一下塔吉尔失陷,叶卡捷琳堡必丢无疑。
丢了叶卡捷琳堡,苏军的后果之严重就不可想象了。
好在第一方面军分兵后,朗.帕多手上也只有四十余万军队,从常理上来说,攻方四十万对守方四十万是不占任何优势的,甚至处于严重劣势,与守军同等的兵力很难突破坚固的城市防线。
在阿军攻克阿克莫拉后,阿拉斯加乌拉尔战区司令部就从卡拉干达北移到了阿克莫拉,这座便利的jiā通要道枢纽iǎ城也成为了乌拉尔战区的指挥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