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章 意志与现实的不合流(2 / 2)
原因很简单,过一天就真的少一天了。
死了一了百了,什么折磨都没有了,可同样,便什么都感受不到了,能够感受疼痛对老人来说,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一种美好,即便他们喊着想死,在主观愿望上想死。
而以奶奶自身坦然的说出那句“治病啊”,罗宁心中突兀的跳动。
一世操劳,八十高龄,仍不能得到安享晚福,为了自己活命还要不断付出努力。是可叹?是可怜?是可悲?
家人之错?奶奶说得很对,儿孙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即便在道义上很想为其付出,在行为上也难以成立,捉襟见肘,捉襟见肘啊!眼前的老人是因为还能做得动,才有当下仍似乎过得去的局面,若真到了病疾缠身无法下床,那又该是何一种场景?
等死!
触目惊心的两个字占据了罗宁的脑海。
一旁的老人正用手在每一支秐子上掏弄,她的双手并不灵活,眼睛也不太看得清,很费劲。抓起手中的一条青色虫子,可能是怕耽误工夫,直接按在手中拧死了,绿色的汁液射在手臂上也不在乎,继续掏弄下一支作物:
“今天你和诗妹第一次上门,我本来应该多招呼下你们的,可是这些庄稼必须每天都收拾,昨天我弄完了上边的一块,今天弄这些,还有两天就弄完了,可以歇几天。若是耽搁了,便会长满了虫子,收成便没有。我不能歇太久,太久了就懒了不想做。”
眼前的老人实在给罗宁的惊讶太多了。
或许是因为陈晓诗的关系,罗宁才会这般在意奶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但是奶奶而言的治病,的确是直击心灵深处!因为利益而可能产生的纠纷,在这种直面生命的命题之下显得太无力。奶奶只是纯粹的想要治病活下去,或者说拖一天是一天。
这样的活计,奶奶来做要费尽全力,若是青年则可能半日完成。即便如此,奶奶依旧不愿意让后辈来帮忙,一方面是自认为后辈儿孙该忙自己的事情不能被自己拖累,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对惰性的攻伐。
陈晓诗三年来第一次回家,奶奶可想有如何高兴,从见面伊始便能够看出,可奶奶依旧决定要做完今天本来已经预定好的事情,如此大的惊喜尚不能改变意志。
而且对于破坏其庄稼的青虫,奶奶更是毫不忌讳当场捏死,而不是选择丢弃抛远等方式,这种场面该是令人作呕,奶奶却能平静对待。因为后者是破坏前者赖以生存的食粮。
所有的这些,奶奶已经将人性诠释得很清楚,更是有一颗强者之心。
想到这里,罗宁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眼前的奶奶已经再普通不过了,甚至境况贫苦,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修养。可是老人对事情要求的苛刻,对人之惰性的认识与克制,对敌物的果断与狠辣,都远非常人能够企及的。
奶奶依旧在说着话,罗宁却陷入了思考。
上面三者都是强者所应该具备的,老人同是,可为什么生活状况依旧是如此尴尬?难道说奶奶在之前的日子当中并没有这种觉悟,思想是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形成的?
但随即罗宁又否认了这一猜测,不可否认随着经历的丰富人的思想也会更加丰满。但奶奶若是在前半生一直过着这种差不多的生活,后半生只会过得越加畏畏缩缩,对万事万物谨慎小心,断然不会生出这般心态。也就是说奶奶在自己还是貌美如花的女子年纪时,便已经有了这等觉悟的雏形,且不断丰富,而现实生活却是朝着另外一种方向发展。
也就是:
意志与现实的不合流!
罗宁终于明悟,之前说不出的感觉,便是缘此。奶奶明显与年纪不相符合的反应,她在抢夺短锄的神经反应是十分迅速的,动作却因为身体衰老跟不上,这是意志与现实的不合流;奶奶拥有强者之心,却依然过着不富足的生活,定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被事物羁绊,并且一直都是如此,意志得不到充分的表现,这也是意志与现实的不合流!
即便内心强大,同样也要在现实中得到表达才能变强!
奶奶不停劳作,罗宁却只能在身后静静的看着,这位非同一般的老人,她自己一生都不会察觉到的东西,却给罗宁足够的认知!
必要让行为跟上意志方可!
---------------------------------
每天习惯投推荐票,《修真书生》!9.28-10.5为期一周,每天四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