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废省论和临时政府(2 / 2)

加入书签

我从中听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地方自治!看来这种‘地方自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就连袁世凯这个想做皇帝的人,他都赞同地方自治。看来,这个时期的民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我生活的那个时代,反而是一种退步…“

“你生活的年代,什么意思?“曲伟卿疑惑地问道,”总司令是说你在国外生活的时期吗?“

张一平醒悟过来,说道:”不错,我就是说这个。你继续说下去,我对这个废省论越来越感兴趣了。“

曲伟卿继续说下去:

1912年10月18日,国务会议根据上述第二种办法制定了虚三级制之大纲。不过在袁世凯政府采纳了“虚三级制”的方案后。康有为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废省议》,力陈“去府存省道”之必不可行。他说:省必废,然而行政区只立府县二级。道可为军政区,只能够存在边疆地区,比如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张一平说道:”康有为这个老杀才,之前不是鼓吹道县二级制的吗?现在人家采用他的主张,他怎么又改成府县二级制了?“

曲伟卿没有回答。继续说道:

1913年8月26日。熊希龄就任国务总理。9月11日,由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的熊希龄内阁组成。梁启超起草的《政府大政方针宣言》。《宣言》决定改地方行政为两级,以道为第一级,以县为第二级。

熊希龄内阁还拟定了改省为州和改省为道两个草案,前者将全国22省划分为83州,后者则将22省划分为80道。只是废省改道降低了封疆大吏的权力,严重触犯其既得利益;所以,熊希龄的废省计划最终失败了。

到了1917年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时。梁启超、汪大燮等研究系人士再次入阁。与梁启超关系密切的范源濂兼任内务总长一职后,经过精心策划,于1917年春以内务部名义公布了《划分全国行政区域意见书》。

《意见书》主张采用郡县两级制,以郡统县,依据面积、山川形势、地理沿革、辖县、交通、人口财赋等九个标准划分郡。根据这九个标准,全国除外蒙古及西藏外,划分为57郡、7特别区域。

正当研究系准备推行废省改郡时,政局又一次出现动荡,先是府院之争,接着是张勋复辟。然后是南北战争…废省之说便再也无人提及。

张一平理了理思绪,说道:“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清廉的政府。就必须实行高薪养廉,同时又要尽量压缩行政支出,因此就必须压缩官员的数量,废省和地区自治都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另外基于选举的原则,众议院的议员要求每县一个,而且总数不超过一千个,所以我们应该把全国的县的数量合并在一千个以下。

另外,参议院议员的要求是每省两个,最多不超过一百五十个,因此我们可以将一千个县分成五十个省,每个省辖四十个县…”

曲伟卿说道:“既然参谋员的总数不超过一百五百个,不如组七十五个道,每个道两个参议员,每个道辖三十个县左右,岂不刚好?”

“道听起来怪怪的。省的数量太多也不习惯!”张一平这么说,让曲伟卿翻了翻白眼。

“至于省的设置,我看袁世凯政府提出来的方案就很好,就是:省置中央专使一人,专司监督各县,不为自治团体,无省议会等自治机关。这种行政结构的我看可以叫做‘虚二级制’,这样比废省论更加彻底。”

曲伟卿道:”行是可行,好处也很明显,中央集权加强了,地方自治权得到尊重和保障,民意也可以直达中央。而且选举的次数也没有那么多,人民只选县长和总统以及众参两院的议员就行了。“

“而且,现在我们其实也在实行虚二级制,军队推翻了各省的省长、督军之后,省政府机关被咨议局代替,府、道两级的行政机关已经被废除,只有县一级的行政机关在省咨议局的监督之下,正常地运行。”

“只是,将全国两千多个县改成一千个,这个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曲伟卿皱着眉头说了一下,不过随即又说道:”不过,难度虽然大,我们清廉党也能够完成。“

曲伟卿现在住在中南海,他名义上是最高统帅部的副总参谋长,但事实上他已经成为了临时政府的总理,大权在握。

如果按张一平“虚二级制”的要求重新合并县级,划分省级行政机构的话,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这项工作完成之前,参众两院没有办法产生,这段时间越长,他的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就越长,这对于清廉党越有利。

等众参两院和各县的县长选出来,起码要在几年之后,到时清廉党已经羽翼丰满,国内就没有别的党派是她的对手了。

“搞一个方案,发表在报纸上,让各界讨论讨论,真理越辩越明,不要怕批评,选一个适当的时候,送到参议院去,让这些议员通过,这个家伙不是有用的。”张一平说道。

“另外,筹备了这么久,临时政府也应该成立了,伟卿兄,你是当临时政府的总理呢?还是当我的副总参谋长?”张一平问道。

曲伟卿说道:”能不能兼着,那个所谓的临时政府总理,只是一个临时的,何况总参谋部里也离不开我.”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总参谋部方面,方震兄很快就要回来了,等我们在欧洲的东西搬运回来,外籍兵团将渐渐裁减,方震兄也没有必要留在那里.”

“既然方震兄回来,那我就放心去当那个所谓的临时政府总理了。”曲伟卿说道。

张一平将曲伟卿送了出门去,刚要休息一会儿,这时盛大掌柜和成思良两人联袂来见他,张一平已经大约知道他们两人找自己有什么事了,于是让人请他们进来。

成思良和盛掌柜还带来了一个年约四十岁,带着金线丝眼镜,一表斯文的人。这人叫做关炯,是上海的一名律师。

张一平招呼他们会下,上了茶水,盛掌柜就说道:“总司令,按照你的吩咐,经过一年来的筹备和整理,枪王集团已经正式成立了,只是基于低调整的原则,我们没有搞庆祝活动。”

张一平笑着说道:“都是抢来的钱,搞活动就不必了呀!哈哈…”

成思良说道:“也不净是抢来的,事实上,我们的每一笔钱都来得正大光明…”

张一平才不管光明不光明,正大不正大,他哈哈笑道:“都无所谓了,现在进了我们的口袋,谁也抢不走了。”

盛掌柜说道:“至于股权分配方面,我们和众多的兄弟商量过,总司令是中**团的创始人,没有你就没有中**团,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所以我们决定枪王集团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给你,其余的我们兄弟平分。”

“这绝对不行!”张一平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我拿了这百分之五十,我这一辈子都不得安宁,这些钱都是兄弟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拼回来的,给兄弟们的安家费、怃恤金,我用得也不安心。”

成思良说道:“这是兄弟们对您的尊重!”

“别说了!”张一平一挥手说道,“我承认,我对中**团的贡献最大,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占一半,否则就是害我而不是尊重我。“

“这样吧,我占百分之一,两位总参谋长占百分之零点五,另外当初的‘讨薪团’的几个营长占百分之零点一,剩下的由十五万兄弟平分。”

张一平在关炯的见证之下,在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