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屯田 卫所 娶妻(1 / 2)

加入书签

大勇对战兵的补充整编很上心,每日基本上都泡在位于原水城的军营之中。14000战兵是降将们报上来的数字,实际是披甲兵4000,另外就是全部持铳的东江兵。这些人一半来自于孙元化重金打造的火器新军,另一半人则是响应孔有德叛乱的东江兵,内中又以毛承禄的部下较多。

登州水师的情况也比总兵官钱大刚报上来的要差了些,他上报的大小战船148艘,实际只有125条能用,内中还有一半是用来海运的船只,并非战船,朝鲜送给大明的三艘大型战船也在其中。水师官兵倒是有6000人,但只1500多人可称合格的水师战兵,其余的大多是强拉的登莱沿海渔民。水性操船都还可以,但却是缺少海上战斗的经验和技巧,这恐怕也是当初钱大刚愿意投降而非负隅顽抗的原因之一。

屯田和军户、老弱的安置大勇完全交给了宋光兰、王徽等人,严格说起,这几件事情的重要性其实一点也不亚于锦州军扩充整编,但大勇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只能放手。

如何屯田,大明有二百多年的经验可循,只要照章办事,也不须多费什么心思,事情便能做得大差不差。虽说两百多年的卫所军户制早就烂得一塌糊涂,但大勇相信这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结果。单屯田这个办法对于已经十室九空的登州而言,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对这三万五千青壮的管理,大勇也是依然采用卫所制,管理青壮的从锦州本军松山旧部退役的伤残军官士兵,另外大勇还抽了五十名军官,五百名老军担任管理军屯的任务。这些军官士兵多是担任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的人选则在青壮中挑选。

对这些突然任命的千户、百户、总旗们,宋光兰和王徽等降官表示了担忧,因为施大勇自己本身不过才是锦州副将,如何有权力任命这些千户、百户们呢,这做法是不是有所偕越,犯忌呢?

对此,大勇一笑了之,不过就是易于管理的名头,计较那么多干什么,他本人还自命登州卫都指挥使呢,难道他这个都指挥使真是就是都指挥使了吗?登州卫又真的存在吗?不过是对内方便而已,实际上和后世的队长、村长、乡长没什么区别,或者说就是变相的保甲也行。左右也不会让朝廷知道,天高皇帝远的,登州这烂摊子怕朝堂诸公谁也不愿来收拾吧。

施大勇不在乎,宋光兰他们也无话可说,别看城中百姓看到他们还是一如从前们敬畏,一口一个大人称着,实际上他们还不如这些百姓呢。人家可不怕掉脑袋,他们这脑袋却是不太稳固。

除了组织监督生产的任务,大勇给这些算是嫡系的千户、百户们另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农闲时要尽量组织手下的青壮进行一些军事训练,不求他们能和锦州军一样,至少也要有自保之力。尔今西北、中原流寇四起,登莱又刚经大乱,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登莱还会不会遭兵灾。所以提前有个准备是必须的,另外还可以为锦州军提供兵源。为此,大勇特意调拨了一批兵器下去。

大勇是后世而来的现代人,当然不会有这个时代官员的呆板和保守,在要求这些青壮尽义务的同时,他也给了不少权利。诸如三年期满可以归乡,也可由锦州军安排在登州安家,分给其田地,免多少税,另外对于征调充军的,也给一些补偿。诸如此类优惠政策,大勇也是一步步摸索着来,尽力做到最好。毕竟前世只是个无所事事的赌徒,所知有限,今世无奈面对,摸石头过河就是了。谁也不是天生就是能文能武的主,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天才。

城中百姓的安排也都由宋光兰等降官们在负责,他们原先都是父母官,这方面自然也是他们的强项。大勇也不苛求他们能做到自己想像中那样,只要他们保证不饿死人,恢复市面,让百姓有田种,有屋住,有收入来源,有市集可以买卖。至于降官们提到的赋税问题,大勇是大手一挥直言都免了吧。免多少年呢?大勇心中没底,他在登州做得这些事情可没有得到朝廷同意,新来的官员会不会支持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也不敢狮子大开口,便说先免三年吧。登州现在这个样子,朝廷要是不免三年税怕也不好意思吧。至于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不成。

宋光兰他们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锦州军一路解救了不少被叛军抢去的女人,前后怕有一万多人,这些女人现在都是无依无靠的,是不是可以允许她们和屯田的青壮重组家庭,算是对青壮们的一个奖赏,如此肯定能在三年期满后留下相当多的青壮继续在登州扎根。

一个地方,有人才会繁荣,没有人,地方再大也没用。宋光兰他们不是登州本乡人,现在想着只是一心办好大勇交待的事情保命,对登州日后没有什么长远规划。提出这个办法的是几个登州府衙的小吏,这些人眼睁睁的看着家乡变成废墟,看着那么多同姓死亡,心中不悲痛是不可能的。从悲痛中醒来,他们自然就要为家乡着想一下,听说锦州军规定那些屯田青壮三年后可以归乡,他们就急了,要是人都走了,凭登州现有的人口,何时才能重新安定繁荣起来。

留住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女人,有了女人便会有孩子,再有官府给的土地,他们不自然而然成了登州人,哪里还会想回那个还不知道在不在的家。小吏们一琢磨,觉得把人留住是好事,便把这主意上报了。宋光兰他们也无所谓,想想也是好事,能让屯田军户消化这些女人对他们的负担也是一种减轻,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法子好,宋光兰他们不说,大勇差点忘记自己手中还有好几千女人,也想到当初自己收容这些女人可不单单是为了让她们能够活下去,而是为了给自己的部下们娶亲的。

想到那些随自己一路征战下来客死异乡的部下们,大勇就心酸不已,对死去的人,他只能将他们的尸骨带回家乡,对活着的人,他却是能做得更好的。

拜文贵武贱这个根深蒂固思想所赐,虽然现在早不是太平年景,但那“好男不当兵”的思想同样还是百姓们的主流思想,因此绝大数平民是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当兵的,这导致大明的士兵们要么在本卫所同为军户之是嫁娶,要么就只能娶些身有残疾或是有其他毛病,基本上就是别人不要的女子为妻。

就现在,锦州军内除了几十个卫所军户出身的娶妻外,其他人可都没老婆呢,就连大勇都没有老婆。有时深夜,大勇脑子里转来转去的可都是女人的身影。

年纪轻轻就要提着脑袋跟着自己上战场杀敌,随时都有可能长倒不起,临死也没尝过女人的滋味,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没有血缘留下,想到这些,大勇不但心酸更心痛。身为他们的将军,他不能让这些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去,他要补偿他们,他要给他们娶妻成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