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无耻 发粮 裁军(2 / 2)
“眼下登州离不开他们。”大勇答非所问。
郭义提醒大勇道:“将军,这些人身为大明官员却不思报国反而投降贼人,怕朝廷容不下他们。”
大勇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不错,但大丈夫言出必行,我既已答应他们不虞有性命之危,便当保住他们项上人头,否则何以立信?”
“万一朝廷非要杀这些人呢?”郭义心道朝廷可不会顾及将军的想法吧。
“唔...”这个问题倒真是让大勇头疼,想了想,随口说道:“那就瞒天过海吧,朝廷毕竟离得远着呢。”
............
从莱州运粮的车队每天都络绎不绝的进出着登州的城门,一车车的粮食不仅让百姓们安下心来,也让锦州军安下心来。在第一批一百多头肥猪运到后,大勇立即下令全部宰杀,好好犒劳自己的部下,顺便也让久未吃肉的灾民们也打一打牙祭。锦州将士吃肉,新归附的几万叛军自然也要给些骨头啃啃。锦州上下在饱餐之后,一口同声还是这猪肉好吃,那人肉酸,不好吃得很。
真金白银买来的粮食也让宋光兰等一众官员们有了底气,原先他们还担心费尽心思把人迁来却没粮食给他们吃,结果在家乡没饿死,倒在府城饿毙,那跟造孽没什么区别。好在施大勇不知从哪拉来的粮食,让他们没了这个担心。
有了粮食,移民安置救济的工作就必须加快了,城中现在大小粮食供给点有十多处,每日里官府都派人沿街鸣锣,提醒百姓们到供粮点领粮。发粮为上午一次,下午一次,若是误了点,那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标准是十岁以下幼儿一次可领四两米(面),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不问男女,一次都可领半斤米(面),五十岁以上的则参照幼儿发放。如此一家比如有男女四人,一天领到的粮食能达到四斤左右,这可是这些灾民想都不敢想,兵灾之前太平年景他们也不曾每日吃这么多粮食。
有官员劝过大勇不要给灾民发放这么多的粮食,一家一天给上一斤就行了,保证他们不饿死已是大勇恩德,给那么多做什么?大勇却是不听劝,执意按这个高标准发放,说是百姓苦,自己能多给一点便是一点,何必斤斤计较呢。也警告从事粮食发放的官吏们切莫从中伸手,更不能克扣,否则就把他们剁了喂狗。
警告过后,大勇不放心,生怕这些贪惯了的官吏们会忍不住伸手的诱惑,为此特意在每处发粮点都安排锦州松山出身的军官监督,并且每日的帐本他都要亲自过目。好在没有发生降官贪污的事情,也是,这些人如今性命都在大勇手里,也早就不是什么朝廷的命官,哪里还有胆子做那贪污之事呢。
定下标准,不论是那一万多叛军的家眷还是大勇带来的难民以及邻近府县迁来的灾民,每日口粮的供给都是一样的,并无歧视。
初时,还因为人太多,供给点维持秩序的兵丁少发生混乱,百姓哄抢的事情也出了几起,但在大勇又派出一千兵丁供登州知府差遣后,这等哄抢混乱的事情便彻底消失。
残存百姓多是老弱妇孺,青壮皆被叛军裹挟走了,无赖地痞子也没能幸免,再加上百姓手中根本没有余财,所以官府根本没有什么治安案件好审,从上到下全投入到移民和安置救济的大事上。
与此同时,恢复府城周近田地生产已经提上了日程,宋光兰等人报上来的青壮缺口有四万之众,说没有这么多的青壮,府城周近的良田便无法保证全部及时种上秋麦,在登州屯田一事也就成了水中镜月。
缺口之大,裁军便成了大勇的当务之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