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五六 再走阳和(2 / 2)
他们脸上都涂着厚厚的油脂,嘴唇上尤其多一些。
也不知道是猪油还是牛油,反正董策是很不习惯这种味道的。而且他上辈子是油性皮肤,经常起油,日常用的都是控油的洗面奶,最厌恶的就是脸上油油腻腻的,但是现在也不得不如此。若是不涂抹这些油脂的话,用不了多久,脸上的皮肤就会皲裂,出现一道道细的血口,不但疼而且还很痒,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冻伤。
也就只好捏着鼻子忍了。
这一次跟随董策过来的,便是王通和他麾下的忠字都。
家丁们都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崭新的布面儿,厚厚团团的,都是从流民里选出来的裁缝缝制的。那裁缝是祖传的手艺,六七辈儿人几百年传下来的,原来在陕西榆林府下面镇子里开的有铺子,在当地很有几分名声,这手上的活计也是很能拿得出手的。不过后来镇子给八大王打下来了,镇上大户人家给烧杀的一干二净,他这些年的积蓄下来,也有一座宅子,二三十亩地,五六分家业,因此也在清算的行列中。一家老都被杀光,他侥幸挣扎出一条性命来,跟着流民一路浑浑噩噩到了磐石堡,总算是能吃上了一口热饭。
手艺还在,董策亲自交代下去的事情,也是用心,这衣服板整好看,便是在城里穿着在一般百姓里头那也是不落面子。这年头吃油穿绸的,终归还是不多。
外面是棉袄,里头是单衣,一个个都带着厚毡帽。饶是如此,这些家丁一个个也是脸色发白,很有些萎靡不振。
这冬日外出,真真是个苦活儿。
大伙儿都从马上跳下来,原地活动了好一会儿,方才是舒坦了不少,觉得身子也热乎了,也能感觉到外面衣服的暖和了,身体从里到外开始复苏过来。
这里是阳和城南大约半里地外的一处山丘背面,不算高的土丘多少也能阻挡一下北方呼啸而来的寒风,在这个窝风的地方休息休息,也算是惬意。
董策眯着眼往下头打量。
不远处就是一条宽敞的官道,直通到阳和城的南门。尽管这会儿是数九隆冬,天寒地冻,但是官道上车马却还是络绎不绝。有的行商赶着走骡,一步一步的往前挨,有的规模不大的商队,则是几辆牛车,几辆驴车,吆吆喝喝的。考究一儿的,有儿地位身价的,用的是驽马役马拉的车。
远处的阳和城南门人喊马嘶,声音鼎沸,热闹非凡。
在这个时节还能维持这等繁荣景象的大城,数遍整个大明朝北地,怕是也没有太多。
也有些行脚商人走不动了,想往这儿躲着休息休息,但是董策这群人都是人高马大,神情彪悍,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是以也很知趣儿的无人过来打扰。
他又在十里铺呆了两日,不是为了别的,却是为了搬家的事儿。
进入冰河时代这几十年天气酷寒,九边之地就够冷的了,九边外面的辽东、喀喇沁、察哈尔等地就更是冷得不得了。丰州滩附近的大板升农业区早就已经在连年的大旱天灾之中荒废,这片本号称塞上江南的肥沃土地,先是被天灾席卷,而后被黄台吉一路屠杀,早就变成了人间鬼蜮。
一到冬天,草原上便是白灾纵横,大雪呼啸,牛羊都给冻死,人也无法幸免。许多蒙古牧民吃光了家中那些冻死的牛羊,再也没了吃食,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等着饿死,要么……
就是去抢南边儿的明国!
是以一到冬天,就是草原民族南下劫掠的高峰期。虽这会儿原本雄踞漠北,号称全蒙古之主,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已经被黄台吉几次打击给吓得逃到了甘肃嘉峪关外的大草滩呆着,察哈尔众多部落牧民也随之迁走。他们反倒是因祸得福,大草滩地如其名,水草丰美,极为适合放牧。
只不过走的大部分是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有一部分其它的部族留在了归化城以南,丰州滩以南,鄂尔多斯万户以南。
这个年代,论起战斗力来,山海关外雄踞辽东的女真是无可置喙的东亚第一,跟他们比起来,不管是蒙古还是明军都是菜瓜一般的存在。
成吉思汗的子孙,当年傲啸天下,纵横欧亚大陆三万里,从东海之滨,日升之处,一路杀到波罗的海沿岸,日落之所的蒙古铁骑,早就已经是成为了永久消逝在风中的古老回忆。
他们的战斗力比之祖先,大概唯有‘羞愧’二字可以形容。当年林丹汗趁努尔哈赤南下攻明之时,率领号称‘四十万’的大军攻略后金,结果努尔哈赤打完了明朝之后,立刻率军转战千里,把林丹汗打了个大败亏输,一路溃逃千里才稳住阵脚。这个距离,差不多就相当于是从临清一路逃到了蓟镇。反正够远的。后来黄台吉更狠,趁着大草原上连续几年旱灾,林丹汗国力极大受损的时候,后金精锐尽出。十万后金、蒙古科尔沁诸部联军直逼归化城。林丹汗这一次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带着人跑了,当然,就跟后世那位煊赫天下四十年的西太后在八国联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宣布‘西狩’一样,林丹汗自然是不会自己跑了的。
%77%77%77%e%64%75%0%0%e%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