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畅想(1 / 2)

加入书签

真的一起看录像了,而且还是四个人一起看的,就连小丫头宋颜也被叫了出来。

只不过,看的不是啥小三黄,而是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

那大片儿对中国人很有意义,因为那是第一步在国内上映的美国分账大片。

同样,那片儿也正式代表着老美侵入了国内票房市场。

眼睛看着哈里森福特在电视上到处逃命,乔吾的思绪却已经飘向了远方,直飘向了京城。

上次去京城意外的结识了野鬼乐队的张放几个二货,更跟蓝老头的外孙高富帅裴东河成了好基友。

正因为各种条件都具备,所以乔吾就给裴东河出了个开设娱乐公司的点子。

裴东河自然是没那个眼光和能力的,但是他有背景有关系,而且有钱,那就足够了。

只要关系吃的通,只要有钱投进去,那么自然会找到大把的专业人才来给自己打工干活儿。

想法只是刚一提出就在酒吧遇到了马朝辉,那就是一个有能力有底子的专业性人才。

他借裴东河的势力背景,裴东河用他为将,公司只要不自己作死的话自然可以混的风生水起。

乔吾最初的计划是借野鬼乐队搭台起火,但是有了马朝辉之后就不必那么干了。

或者说,就不用再那么小打小闹从无到有的慢慢积累了。

马朝辉有经验,有班底,所以新公司就可以直接借用一个完善成熟的台子正式进圈儿唱戏。

因为国情特殊,国内的歌星想赚钱是没那么容易的。

出唱片赚钱什么的完全是扯淡,各种盗版带可以轻易让人崩溃,唱片那点儿钱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回宣传培育的费用呢。

说到底,出唱片只是为了打开市场,为了在市场上打出名头。

有名了以后就可以靠出场费赚钱,成大歌星了就可以开演唱会卖门票,可以搞代言等等,那些才是真正赚钱的路子。

在文娱圈,其实最赚钱的还是玩儿电影。

刚有开公司想法的时候乔吾是想让裴东河慢慢搭台子进圈,等有了班底以后再涉足电影。

可有了马朝辉合伙后就不用那么慢了,完全可以借他的班底提早进入电影圈。

乔吾虽然不懂怎么开公司,更不懂怎么经营管理,但是那些具体的事情不需要他去做,他只需要出些点石成金的法子就行了。

不懂圈儿里的事儿,但是日后那些大明星大导演乔吾还是认识的,他完全可以让人把后世那些个摇钱树揽到自己公司麾下。

具体到电影,乔吾不会写剧本,不会做制片,更不会导演,可以说完全是个圈外人。

但是他知道哪些片子可以赚钱,知道哪些片子可以赚口碑。

不会写剧本没关系,但他会写故事。

只要写出故事和思路,完全可以找一帮专业的编剧把故事转化完善成真正的剧本。

有了上辈子的经验,乔吾这个对电影三不懂的圈外人完全可以成为影视圈里的超级大牛!

当然,有了裴东河的背景只能说前进的路上没有了阻碍,可以说已经组建好了向前奔进冲锋的超级战车。

但是,现在这辆战车还没有油,一辆没有动力的战车根本就跑不起来。

这才两千年,想拍个电影还得找国营场合作让他们出品,赚了钱还得给他们分一大笔。

这事儿改变不了,也没什么。

真正缺油的,其实还是这年头国内的电影市场。

市场不行,拍出来好片儿给谁看?

国内的电影大多没啥特效什么的,这年头完全可以把后世那些疯狂捞钱的电影给拍出来。

可是,电影市场根本就不成熟,这时候提前拍出来的话完全是在暴殄天物!

后世票房过十亿的电影要是现在拍出来,最终的票房能有个几千万就算不错了。

得等,得等市场更成熟些,得等国民的生活方式大改变了才行。

2000年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可是已经有许多人都在喊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这一年马云成了福布斯名人,中国的网络时代因马云一个人的成功开始了巨大的萌动于改变。

这一年阿里巴巴开始了第二次融资,乔吾知道这个只会下金蛋的超级老母鸡,可他才重生不过旬月,他连个毛线的机会都没有。

阿里巴巴找的软饮孙正义,那小日本给了阿里两千万美金。

这一年就蚂蚁一个人粮草充足,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开始了暴跌,并直接持续了两年的低迷期。

今后的两年国内互联网进入了冰河时代,各家公司都步履维艰苟延残喘。

正因为明白大势,所以乔吾一点儿都不急,他有的是时间赚钱,有的是其他金母鸡可以抱养。

千禧之年本身仿佛就带着巨大的魔力,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处于新与旧的拧巴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