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访新澳港的记者(2 / 2)

加入书签

在新澳港。不管是廉租房,还是商品房,都有完善的水电和下水管道设施,尤其是街道的下水道设施都是按照德国那种非常宽敞的下水道模式建造的,而社区的管理也非常的严格,不允许出现侵占公共区域的行为,同时每条街道都有公共使用的垃圾箱,严谨市民随意丢垃圾,这事归巡逻的警察管辖。

经过徐卫这一番诸多规定,展现在世界各地的记者面前的是一个完美的城市,没有贫民窟,没有街边游荡的流浪汉,没哟到处都是生活垃圾的街道,所有的成年人都在工作,所有的孩子都在学校。

此时的这些记者已经忘记了他们来新澳港的初衷,将所有的目光都对准了新澳港的完美城市建设。

新澳港政府的通告虽然对来新澳港经商的商人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但对新澳港籍的市民还是非常管用的,在面对各国记者采访的时候所有的市民都准备好了政府规定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可惜人家记者并没有询问有关新澳港海战的事情,而是询问居民的工作与生活。

心思比较灵活的市民在政府下达封口令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政府并不想让外界知道新澳港海战的详细情况,政府所禁止的也只是关于新澳港海战的事情,对于诸如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则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所以他们对记者的问题是来者不拒。

然而还有很大一批记者比较倒霉,碰到的则是憨厚老实的市民,他们只知道政府不让透漏任何关于新澳港海战的事情,但并不知道海战以外的事情能不能,为了保险起见,对于记者们的问话始终坚持一言不发的态度。

不过总的而言,这些来新澳港的记者还是知道了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对这个理想的过度有了初步的认识。

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后,这些记者终于意识到他们来新澳港的目的,于是在采访完新澳港的新鲜事物后开始采访有关海战的事情,然而当记者一旦将话题转道这个问题上,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这些记者经过多次努力无果后终于意识到这个城市的政府人员或许向这些市民下达了封口令,虽然记者们不太明白这明显是为新澳港政府张目的报道为什么会受到新澳港政府的抵制,但他们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很快,这些记者就改变了原来的采访方式,变成了到居民的家中去采访,不过这些记者依然撬不开早已经被徐卫的生活委员洗脑数百遍的市民的口。

在新澳港的市民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新闻后,这些记者又开始走访来新澳港经商的商人家里,虽然这些商人也被告知不要透漏新澳港海战的信息。但是有一部害怕新澳港政府的报复遵守了这个禁令,还有一部分无视这个禁令,向记者们讲述了自己知道的一切。

这些商人知道的并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信息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被称为风月一条街的妓.院中获知的,而这些妓.院中的信息又以受过汉语和英语培训的日本妓.女为多,于是这些记者又纷纷奔向那条风月一条街。

英国政府自从知会过徐卫防止记者解密后,又让徐卫代行向因为修补军舰还停留在新澳港的英国远东舰队的士兵下达了禁足令,禁止任何军官和士兵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走出徐卫为他们划拨的军营,从而杜绝了他们在记者采访期间继续泄密的可能。

至于那间被新澳港政府没收的日本妓.院,徐卫虽然隔绝了她们与日本的联系。但是并没有虐待这些可怜的女人,甚至考虑到用一个她们的同胞管理她们更能让她们接受,就委任正式成为徐卫第五房妾的井上晴子去管理她们。同时也让刚出茅庐的井上晴子向她的同胞学习一些先进的知识。

在徐卫向市民和军队下达封口令的时候当然也没有忘记她们这些泄密的中介者,于是通过井上晴子向她们下达了封口令。

徐卫当年是以间谍罪的名义没收了这间妓.院,所以这些日本妓.女也被按了一个间谍的罪名,不过包括这间妓.院原来的老板在内的其他间谍在抓到后都被直接打靶了。而她们则是被罚两年之内不能离开这间妓院。不过干活的工资还是照发的,甚至比以前那个日本老板在时发的还要多。

徐卫知道这些女人之所以到海外做妓.女,更多的原因是为了挣钱养家,或是为了替家里还债,所以在下达封口令的时候还对这些女人许诺,只要她们不回答记者们任何的问题,新澳港政府会帮她们在服刑期间为在日本的家里带钱,并且会她们将家人回复的信件带回了。

这些日本女人最终向强权低头了。在记者进入妓.院采访的时候总是保持着缄口不言,最终没有让记者们问道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些记者在非官方的渠道没有获得太多有用的东西。而在随后的对新澳港官方的采访中也一如他们料想的那样一无所获,不过这些记者从新澳港的态度中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实情况,虽然缺少当事人叙述这种有力的证据,他们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报道出来。

由于缺少很多有力的证据,同时以一隅而抵一国委实有荒诞,各国报社之后的报道除了在中国引起很大的轰动外,很少得到其他国家市民的认同,更多的是将报道当成演绎来看了。

虽然这篇报道没有引起预料中的回应,但随后一篇关于新澳港市民的工作、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所有到新澳港采访过的记者都将新澳港形容成如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想想中的那种理想的社会,诸如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上学的机会,政府会安排所有孤儿的衣食住行,整个社会基本上没有失业者,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等等,为此徐卫又无意中引起了一位旅居德国的大神的关注,他就是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是列宁。

在各国大肆报道新澳港的社会结构的时候,徐卫终于用他的实际行动换来了英国政府的奖励,他在英国造船厂订购的军舰可以提前交付给新澳港舰队,这里面包括徐卫之前订购的一艘无畏级战列舰的、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四艘最新式驱逐舰,还有在新澳港海战之后订购的五艘五千吨左右的轻巡洋舰和二十艘一千吨到一千三百吨之间的驱逐舰。

按照造船厂的进度,要建好这些军舰至少等到明年的七八月份,不过英国政府直接命令海军部将刚刚服役的军舰拨出一批交付连同快要建成的一批在今年八月份之前陆续交付给新澳港,英国政府的这个决定除了是奖励徐卫的识趣外,还有想通过这次的交易在短时间内赚取更多利益以便造更多的军舰。

现在的英国其实并不缺少造军舰的工厂,像朴次茅斯海军船厂、达文波特海军船厂、巴尔的摩船厂、德文港皇家海军造船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等十几家造船厂都有建造战列舰的能力,分分钟就能让几十艘无畏级战列舰的龙骨同时铺设,但此时的英国政府缺少的是海军预算,而每卖给徐卫一艘军舰都可以赚取半艘军舰的利润,也算是为英国海军做贡献了。

当年徐卫组建水师学堂的时候因为师资比较薄弱,学生也不太正规,就随口取了“水师学堂”这个更符合旧时代中古海军学校的名字,学堂内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并不是一毕业就是军官,更多的还是做扑通士兵的工作。

经过这次海战之后,徐卫的主力舰队算上俘获的可以是翻了一倍,至于辅助舰队更是翻了四倍,所以需要的下层军官就更多了,于是这些在海战中存活下来的学员们趁着几乎所有的军舰都在造船厂维修的时间内回校重新培训,这次培训更多的是交给他们怎么样才能做好一名军官,而学校的名字也改了,直接改成新澳港海军学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