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永不满足(秋之神光5)(2 / 2)

加入书签

好像从这个气劲上来,星巴克的这一,跟自己真有像。

“没问题,”德鲁克笑,“这边请,”

专程安排了一趟这样的行程,冯一平自然不只是来看看而已

一走进他们总部楼下的这家店,咖啡的香味扑面而来,与此同时,你感受到的,还有那扑面而来的热情。

收银台后脸上带着不少雀斑的姑娘笑着,“你好,欢迎光临,”

她这么热情,并不是因为工作地就位于总部楼下,在美国这么长时间,冯一平去过不同地方的星巴克,里面服务员的态度,都是如此。

这正是他此行重要考察的对象。

美国的星巴克,没有它在中国开的好多店那样高冷,很寻常的一个场所,这一,跟冯一平对有佳的定位相似。

然而,随着分店越来越多,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母公司嘉盛集团越来越成功,现在的有佳,从业绩上看,是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如果真从服务上看,这里指的主要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真的比刚开始的时候差太多。

欢迎用语还是有,但那语气,一般都干巴巴的,别真诚的笑容,就是一个非常职业的笑容,也很难看到。

冯一平很清楚,有佳这几年一直保持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布,以及一向实惠的价格,还有所售商品过硬的品质,一线的员工,对增长的贡献,真的不大。

很多顾客选择有佳,也许是已经习惯,也许是离家近,方便,也许是冲着嘉盛的名声来的,这在目前,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他知道,日后的便利店,竞争将会有多激烈,有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被赶超,那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为了不打扰这里的顾客,冯一平了一杯原味咖啡后,没有停留,跟我着德鲁克朝楼上走,“德鲁克,为什么你们每一位员工,面对顾客的时候,笑容都能那么真诚?”

这是一栋可能在美国来接近文物,所以是保护对象的建筑,因为不允许做大的改动,在屋上,布设了很多管道,显得有些凌乱。

德鲁克的回答,却非常美国,“我们星巴克,从1971年年开第一件店起,我们的定位,就不只是销售,而是为顾客提供超出期望值的服务,我们销售的不止是咖啡,我们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这样的回答,冯一平很不满意,拜托,你不是哈佛毕业的,你是佛学院毕业的吧!给我扯这些人文的,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企业文化,什么核心dna,那都是用来宣传的,我要的是,具体的做法。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继续不耻下问,“重是,员工如何实践你们的这种理念?而且非常优质的在工作中体现出来?”

“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在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时,首先接触的就是公司最坚持的这些理念,这边请,”

他们来到了八楼,八楼才是星巴克总部的接待大厅,这确实比较奇葩,因为原本接待大厅的位置,被他们开了一家咖啡店——就是楼下那家,老实,这还真跟冯一平的性格挺像。

但是,德鲁克这样的法,冯一平依然不满意,要是知道就能做到,那早就世界和平了好不好!

德鲁克显然知道了冯一平的不满,在办公室里坐定的时候,笑眯眯的了一句,“我们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始终把利润和对员工的投入做到最平衡,比如,我们大部分的员工,原来包括兼职的员工,都有公司期股,贵国我们直营店的员工也一样,”

这才是画龙睛的一句!冯一平顿时眼前一亮。

企业文化什么的,那都是虚的,员工服务太多好坏的关键因素,可能都还是收入。

有佳此前折腾来折腾去的那些绩效工资方案,激励计划,现在想想,还是没能解决基本问题,如何让一线的员工,也能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这倒真是一个方向。

“那么,如何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地段门店的员工收入?”

“关于这个,我们的薪酬委员会,做了一个科学的模型……,”

…………

回硅谷的路上,冯一平还在消化最后在星巴克的收获,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很契合我们一些传统的观念,简单,就是有舍才有得。

关键是,即便是知道这个道理,这样的“舍”,还真不是一般人和公司能做到的。

“舍”之后的安排,也同样重要,不满足的并不只有冯一平,所有人都这样,人心就这样,如果一线的员工,把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视作理所当然,那会不会又和现在一样?

与此同时,一直在关注嘉盛官网的哈斯廷斯,看到这则报道,总算松了一口气,他是真度假,不是掩人耳目,你就多玩几天吧,最好等我们准备好你再回来。(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