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河决堤(2 / 2)

加入书签

六部位于长安城内皇城,而大明宫在长安城北龙首原上。距离的劣势,此刻便体现了出来。但好在,女将军足够快。

当她拉着惊魂未定的工部尚书赶到明光殿时,其余各部长官还纵马奔驰在含元殿前凤尾道上。

大晋最位高权重的官员,他们掌握着整个帝国的走向,左右着天下人的命运。此刻却如贩夫走卒一般,不顾满身泥水,草草参拜过,便向身边同僚询问灾情。

六部尚书及侍郎到齐时,官家已稍稍收敛了心情。姽婳将军也与众人一样,淋得水人一般,列席旁听。她去通知六部的时间里,两位丞相与官家并未闲着。

右相裴斐年轻一些,中气更足,快速向众臣说明一番如今灾情。再听一次,丝毫不会减少心痛与心焦,官家急声道:“工部即刻着人赶赴河道修治,吏部随同查看灾情,有州府县官员治理不力的,即刻查办!”

“户部,拨出钱粮来……”户部尚书没有照例哭穷,只是皱了皱眉,计算着国库的手执,“各级官员,有敢于贪污者,严惩不贷!”

“刑部制定律例,于灾区趁机哄抬物价者,严惩!”

一连串的严惩过后,官家心中郁怒稍平。看起来兵部与礼部似乎没有什么事,官家道:“众卿便在此,尽快拿出救灾细则来。”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挂在殿中的舆图,那上面是大晋的锦绣河山。此刻,河决堤,如画江山中洪水已滔天。

管着帝国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历来没有一个不是吝啬鬼的。便在此时,老尚书不曾哭穷,却也颤巍巍提出:“钱粮须不够用。”

官家道:“国库不够,从内库出。”国库是国家的钱粮库,内库则属于皇室,这两库历来是分开的。自来只有向国库要钱充实内库的天子,还从未有过以内库资助国库的官家。

众臣对视一眼,皆伏地拜倒:“官家圣明!”

官家挥挥手:“莫说废话,商讨对策要紧。”

事实上,大致方针已定,如今需要的只是何处分拨多少人手、多少粮食的问题。涉及数字,姽婳将军心算当属殿中第一,户部老尚书每报出一串数字,她便能应声说出答案,令进程快了不少。若她不是武将,又是女子,老尚书简直恨不能将她调任自己麾下。

户部需要计算的数字完毕,吏部、刑部与两位丞相的讨论成为中心议题。官家忽地一侧脸,看向退在一旁的姽婳将军。她低着头,嘴唇微微翕张,若不是又抬头向官家使了个眼色,他几乎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明明离得那样远,官家听见女将军如在自己耳边说话:“官家,请派府兵救灾!”而观殿中其余人等,分明都未曾发现她的小动作。

“府兵救灾?”官家轻声重复,却令争执不休的众臣都看向他。官家不知女将军的意思,因道:“派府兵救灾,众卿有何意见?”

右相略一思忖,道:“臣以为不妥。”救灾是各级府县的事情,府兵属于另一个系统。何况,兵者国之大事,怎能轻易调动?

兵部尚书沉默了半日,此刻道:“臣以为大善。国家养兵千日,正是为此危难之际可用。”

新一轮的争执发展之前,左相结束了争论:“臣也以为可。”于是府兵救灾被添进了议程,兵部连同礼部都有了用武之地。

官家看刘苏一眼:“解释。”

女将军侧过身,掩饰自己的动作。“府兵人数多,且经过训练,治河道比百姓更有效。”自古的传统,府兵只管打仗,河道却由百姓来修治,便是“徭役”。但百姓怎比得上训练有素的军队?

“再则,府兵代表的是朝廷。天灾降临,百姓必定彷徨愤怒,以府兵救灾,可使百姓安心。”家破人亡,再纯良的百姓,也要对朝廷有所怨言,若是当地商铺哄抬物价,更是容易激起民愤。府兵赈灾,一则镇压不安分的乱民;二则令百姓生出更多的忠勇之心。

不必她多说,官家已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想得更多。只是姽婳将军竟如此懂得民心可用,以她的经历,无论怎样想都是不可思议。莫非真是天资卓越?

这样的人,若不能为朝廷所用,必成大患!莫名地,官家想到了超然台上狠狠钉入他身体的子弹。

但很快,他就压下了多余的心思,专心与大臣们商议救灾事宜。夜幕降临时,没有人离开,娘子派人送来了简单的饭食,众人匆忙用过,便又投身舆图、簿册及数字之间。

直到次日凌晨,他们才议定了所有可预料的细节。六部长官一夜未曾出大明宫,京官们全都在观望。翰林学士们清晨走入大明宫宫门,便被拉去抄写令他们极度惊讶的发令,紧接着,快马从大明宫疾驰而出,将最新的策令颁行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