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慕容湛手里捏着那个桃木牌,心里着实想不透,碧青为什么会对刘盛动杀心,为了灭口吗她向来坦荡,也有需要掩盖的事情不成?如果有,又会是什么?这个陆清月又为什么会把木牌交给自己?
见苏全回来了,慕容湛收起木牌看向他:“她可说了什么?”
苏全道:“陆清月不曾说什么,却有欢喜的神色。”
欢喜吗?慕容湛愣了愣,一个被自己灭口的女子怎会欢喜?略沉吟道:“本宫可曾见过她?”
果然殿下不记得了,倒难为那女子如此痴情:“那年殿下押运辎重粮草去雁门,曾夜宿太原邹良庸府中,邹良庸为讨好殿下,送了一位女子侍寝,那女子便是陆清月。”
慕容湛想了想,貌似是有这么档子事儿,只不过,那女子的模样儿,自己的确记不得了,却不想她倒是还记着自己,挥挥手道:“把她好好安葬了吧。”苏全暗暗叹息,这人比人真的死啊,不过,陆清月能得见殿下一面,也算运气了。
三天后,慕容湛到大理寺会审此案,杜子峰传了清月阁的老鸨子上堂,清月阁的老鸨子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吓的都快尿裤子了,一句话整话都说不出来。
杜子峰问她:“陆清月前头可有相好的恩客?”
老鸨子磕磕巴巴的说有,杜子峰拿出一人的画像来教衙差拿下去让她认:“陆清月的恩客里,可有此人?”那画像里画的正是山西太原府附近的强盗头子赵三儿,的确去过清月阁几次,这是杜子峰一早就调查清楚的,还曾在不知道刘盛身份的情况下起过冲突。
老鸨子忙点头,又问:“赵三跟刘盛可起过冲突?”老鸨子也点头,这些事儿在太原府并非什么新闻,老百姓都拿来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堂审下来,案件已经水落石出,老鸨子是人证,而赵三留给陆清月的两颗夜明珠,正是赵三上个月抢来的,成了物证,人证物证俱全,两天后赵三便抓获归案,案子也该了结了。
慕容湛拿着案件的卷宗进宫奏请父皇圣裁,慕容湛如今也见不着父皇,父皇天天跟清虚妖道在清和宫里炼丹,殿门都不开,隔着门听慕容湛回禀案情,半晌儿,父皇的声音方传了出来:“既案情已经查清楚了,你瞧着裁夺便是。”声音颇为虚弱。
慕容湛停了一会儿道:“儿臣好些日子未给父皇请安了,可否容儿臣进殿探望父皇。”
又过了半晌儿,听不见父皇的回应,却殿门忽然打开,清虚真人手持拂尘走了出来,躬身:“太子殿下,皇上正在潜心修炼道法,以求长生,万望太子殿下莫要搅扰才是。”
慕容湛冷冷看着清虚真人,被太子的目光看的不由退了一步:“无量寿佛,太子殿下莫非不想让皇上长生不老吗。”
慕容湛道:“父皇乃是真龙天子,何必多此一举求什么长生,莫非清虚真人认为本宫的话错了不成。”
清虚真人咳嗽了一声:“皇上自然是真龙天子……”忽听殿内皇上的声音:“去吧。”慕容湛暗叹了一声,只得转身出了清和宫,想着自己难得进宫一趟便去了坤宁宫看母后。
娘家获罪满门抄斩,皇上又宠信妖道,迷恋起了长生炼丹之术,弄得后宫乌烟瘴气,崔皇后这两年事事不省心,苍老了许多,这时见儿子进来,也难有欢颜,问慕容湛:“可去了清和宫了?”
慕容湛点点头,见母后神色黯然,不禁道:“父皇自来不信这些,如何会迷恋上道法长生之术?”
“母后疑心是不是周路带回来的那个盒子里,有什么长生之法?”
慕容湛:“即便如此,若果真有长生之术,那木圣人又怎会最终成为一具枯骨。”
皇后叹了口气:“你父皇老了,或许人老了,就开始想求长生了,哪怕只有一线希望,甚至没有希望,都要一试,加上那清虚妖道蛊惑,你父皇如今一心求长生不老,哪还会听的进去忠言。”说着,看向慕容湛手里的卷宗:“这是刘盛被杀一案,已查清楚了?”
慕容湛点点头:“是强盗头子刘三所为,已缉拿归案,择日处斩。”
皇后点点头:“刘盛此人凭借一时之功入朝为官,却不思为官之道,举荐妖道蛊惑你父皇,着实该死。”说着叹了口气道:“这山西的老百姓也真是多灾多难,本来日子就不好过,还摊上这么个巡抚,恐如今更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了,你仔细斟酌寻个妥帖的人去才是。”慕容湛点点头。
皇后忽道:“老九这一走就是五年,也不知道回来瞧瞧母后,叫人实在惦记,也不知如何?”
慕容湛道:“母后放心,九弟在百越城很是自在。”
皇后道:“蛮荒之地都是些蛮族野人,怎会自在,那百越城不定多荒凉呢。”
慕容湛:“母后回头得空去百越城瞧瞧就知道了,百越城虽是南蛮之地,却并不荒凉,岭南可比咱们大齐要富庶的多,一年三熟的粮食,数不清的珍奇瓜果,如今南北商道通畅无阻,两个月一趟的商船,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颇为方便,老九不回来,可不是在哪里受罪,想来是乐不思蜀了,更何况,他刚任南蛮王不久,需安抚蛮族。”
皇后忍不住笑了一声:“这倒是,常听宫女们说起,王家的商船每隔两个月就会运回来岭南的瓜果,母后这宫里隔些日子就会送来几筐,馋的这些小宫女们,天天在门口望着盼着,一个个都成了馋猫。”
慕容湛笑道:“这是老九孝敬母后的,只不过,这些瓜果因要长途运过来,还青的时候就得摘下来,一路还得用冰块镇着,失了原先果子的香甜,刚从树上摘下熟透的果子,才真好吃。”
皇后笑道:“如此说来,等得空,母后真的去一趟百越了。”娘俩说了会儿话儿,慕容湛方出宫。
为免夜长梦多,转天就把刘三处斩了,慕容湛把武陵源的那个桃木牌叫苏全差人送去了武陵源,也叫王家安心。
再说安大牛,回来才发现自己身上的木牌不见了,待要回去找,常六拦住他道:“如今刘盛被杀,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这时候咱们再回去岂不自投罗网。”
安大牛急道:“那木牌可是武陵源的,若给人找到岂不麻烦。”
常六叹了口气:“如今只能希望,你那个牌子不是掉在了清月阁。”
两人回来自然把此事跟大郎碧青说了,碧青见安大牛自责的不行,遂劝道:“那木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举凡武陵源的人都有,外头铺子里的伙计也有,丢了也是常事儿,就凭一个木牌,也不能就说是武陵源杀的人。”安大牛方好受了一些。
碧青这是嘴上宽慰安大牛,心里却不禁叹息,莫非这就是命,以安大牛跟常六的身手,杀个人实在不叫什么事儿,却偏偏把桃木牌遗落了。
刚出事儿的时候,碧青心里真慌,这人哪有不怕死的呢,尤其还牵连这么多人,可事情到了这一步,再慌再乱也于事无补,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想明白了,碧青反倒心定了,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
却没想到前后不过几天的时间,刘盛被杀一案竟然结案了,山西的强盗头子刘三被当成凶手处斩了。
两位先生也甚为纳闷,此事碧青并没瞒着两位先生,东篱先生还说,刘盛这样的贪官污吏早该有人收拾,那样儿不像个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先生,倒像一位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侠客。
武陵先生略沉吟道:“如今的大理寺卿正是杜子峰,虽杜兆跟刘盛坑瀣一气,杜子峰却跟你颇有交情,莫非你知会了他?”
碧青摇头:“师傅,这是杀头灭族的大罪,我跟杜子峰虽有些交情,也不过寻常罢了,怎能那此事求他,况且,皇上下了严旨,尚有太子殿下主理,杜子峰便有意帮忙,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敢瞒天过海。”
东篱先生却道:“若是太子殿下主理,此事便说得通了。”正说着,便有东宫的侍卫来了。
等送着东宫的侍卫走了,碧青方打开那个小木盒,里头竟是安大牛遗落的桃木牌,东篱先生笑道:“丫头,如今终于可以放心了吧。”
碧青点点头,的确可以放心了,可自己这心里,怎么仍有些七上八下的呢,而且,太子如此偏护王家,又是为什么?
碧青忍不住想起那张冷峻淡漠的脸,皇子她接触了三位,慕容鸿如今还在武陵源的学堂里当教书先生呢,一晃五年,也就去年他母妃去世的时候,回了一趟京城,其余时间都在武陵源,教书之余就研究算学。
慕容鸿最喜欢研究藏宝图上的算题,即便解出来了,仍然会一遍一遍用别的法子算,对于慕容鸿来说,世上一切跟算学比起来仿佛都不算什么了,虽然当初碧青希望他如此,可真这样了,碧青又觉不妥,好歹人家是皇子,这么孜然一身的在武陵源一待就是五年,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可又不能劝他,恐劝也没用,这样执拗的慕容鸿,一旦走上了这条道,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崔九是个二皮脸,在碧青眼里,仿佛永远也长不大,可这几年却把百越城治理的井井有条,跟祝月连着生了两个女儿,虽听说纳了不少小妾,但对祝月所生的两个女儿却尤其宠爱,去年小五去了一趟百越,回来说两位小郡主漂亮非常,说的碧青心痒痒的难受,恨不能自己也生一个,可惜大郎始终不同意。
碧青异常怀疑,蛮牛是怕自己怀了孩子,就断了他的好事,跑题了,拉回来接着说崔九,有两个女儿的崔九,应该长大了吧,这次他回来,自己正好可以看看,如果还有机会的话,五年不见也挺想他的。
而慕容湛自己永远猜不透,虽知道他对王家颇为护持,可这件案子非同小可,太子殿下又怎会把这个桃木牌送回来,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反正刘盛既死,这件事就过去了。
碧青后来想过,或许只是自己认为刘盛没见过凤林,刘盛当年帮着料理家里的事儿,天天在府里出入,凤林虽来的少,不定就照过面,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却怎么也没想到,后头还有一个邹良庸。
邹良庸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当初因攀附上崔家才步步高升,想着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都攥在手里了,却不想崔家获罪,他也跟着受了牵连,能得活命已是运气,只得跑到雁门开了个皮货铺子维持生计。
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谁让自己倒霉呢,却偏偏让他看见了王记的常大掌柜,在雁门城,举凡做买卖的,就没有不知道王记,不知道这位常大掌柜的,在北胡,从前大王贺鲁到北胡各部落贵族,都只认王记,认这位王记的常大掌柜。
要说王记做买卖也仁义,他们这些散户收来的皮子交到王记,也能赚几个钱,若是千里迢迢弄回京城,就只有赔钱的份儿了。
京城各家皮毛衣裳,均出自王记,直接从草原部落里收上来的皮货,比他们这些散户收的强太多了,好的收不上来,差的卖不上价儿,后来雁门的皮货商人,也学聪明了,收了皮子直接卖给王记,别管好赖的也能赚几个。王记有专门制鞋的作坊,这些不太好的皮子都进了王记做鞋的作坊,做出的皮靴子卖到各处,颇受欢迎。
邹良庸对这位常大掌柜慕名已久,琢磨找个机会见见,以自己的本事,要是能在王记谋个差事,至少比做这样的小生意强,故此,变着法儿的钻营,一听说常大掌柜在哪儿,就颠颠的跑去,可惜这位大掌柜太过神秘,每次自己都扑了空。
也是凑巧,今年八月自己拿着皮子去王记交货,自己到的时候,正瞧见一个披着毛斗篷的人上了门口的马车,一晃眼间,自己瞧见了那人的脸,不禁愣了一下,再也想不到会在这雁门城看见崔家的大少爷。
想自己都受了牵连,崔凤九可是崔家的嫡长孙,下一任的家主,自然必死无疑,当初崔家满门获罪,过了这些年,他怎他会好端端的出现在雁门城?
抓住王记的伙计问刚才上车的谁,伙计道:“那就是我们王记的常大掌柜。”
常大掌柜?邹良庸都想放声大笑,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崔家的嫡长子,怎会成了王记的大掌柜,即使他的长相跟过去有些不同,可自己常出入崔府,怎会认不出来,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崔凤林怎会获救,又怎会成了王记的大掌柜。
如今大齐恐无人不知武陵源的王家,王大郎南征北战为大齐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之际,却急流勇退解甲归田。
王家的生意却遍布大齐,而王大郎跟崔家却从无来往,说到关系,也就王大郎的媳妇儿,是武陵先生弟子这件事,勉强跟崔家有些干系,可当初崔家获罪之前,皇上已经赐了姓于武陵先生,认真说起来,武陵先生早就不能算崔家的人了,而崔凤林这个崔家的嫡长孙,怎会跟王家攀上交情。
更何况,敢冒着全家杀头灭族的危险,救下死囚,又岂是寻常交情,这里头的事儿,邹良庸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不过,想不明白没关系,有人明白,山西巡抚刘盛出身武陵源,这个别人不知,自己却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必然知道些什么,哪怕刘盛不知道底细,就凭崔凤林,如今是王记雁门城的大掌柜这一点儿,他王家也休想置身事外,一心想扳倒王家的杜丞相跟赵家,抓住这个机会怎肯放过。
王家倒了,获益最大的恐怕就是这两家了,而刘盛如今也正依仗杜兆那个老匹夫,或许自己可以趁此机会起复,说到底,还是当官舒坦啊。
邹良庸想好了,就来找刘盛,刘盛为官贪婪,只要肯送礼的,见到他并不难,邹良庸变卖了家产,见到了刘盛,把雁门城见崔凤林的事告诉了他。
刘盛顿时大喜,想不到老天给他送了这么一条发大财的道来,见邹良庸甚有计谋,便留他在巡抚衙门里当了师爷。
邹良庸的意思是让他把此事告知杜丞相,刘盛表面上答应,心里却另有计较,从雁门城回来之后,说是进京实则去了武陵源,以此要挟找碧青要钱。
刘盛死在清月阁的当晚,邹良庸就跑了,心知这定是王大郎杀人灭口,世族家里谁不养几个杀手,就是为了干这个的,更何况,王大郎还是百战的将军,干这样的事儿简直比吃饭睡觉还简单,从刘二的话音里,猜着刘盛是去武陵源要银子了,邹良庸暗骂刘盛是蠢货,当王家傻啊,自己送上门去,不弄死他才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