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鸿胪寺的和尚呢-下(1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哈……”听到李世民说起和舒婷贝的对话,午休刚刚醒来的诸葛亮躺在床上笑得翻来覆去,“四主公真是英明神武,不愧是活宝级的人物,这样的玩笑都能开出来。”

坐在床榻边上的李世民苦着脸。他可不觉得那是舒婷贝的玩笑。显而易见的是,秃驴们把“寺”这个字给败坏的不像话了,以至于舒婷贝听到“寺”这个字,就直接联想到了寺庙。

“寺”是什么意思?《说文》有云: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三苍》说得更明白,寺,官舍也。

之后佛教传到中原之后,开始用“寺”这个字来称呼自己聚居的地方。从这一点上可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在一开始就没把中原地区的政权当回事儿,一上来用的就是官舍之名,这可不是表达尊重的方式。

早期的佛教,各种佛陀雕像也都是鹰钩鼻的雅利安人种雕像,那是征服者的样子,雅利安人曾经杀入印度并留下后裔。可惜他们来到中原之后,我们又有理由骄傲地说你的政府到此为止了。接下来的佛像演化,毫不例外的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不久之后,就连佛祖也长得像是慈眉善目的中原老者。

由此可见所谓的历史传承,根本不可能原汁原味。佛家如此、道家、儒家乃至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无不如此。所以那些声称遵循至圣先师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究竟遵循的是谁的意思。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给那些学术上的野心家们创造了很多打着“复古”旗号,宣传自己意思的机会。比如在“疑经”浪潮当中,占据官学地位的王安石,被苏轼讽刺,被王安石打压的程颐程颢的洛学,还有世界观最为贴近原子论的张载关学。

此后的八百年里,程朱理学最终靠着自己的胡说八道占据了统治地位。犬儒们的猜测之一是:明朝统治阶级文化修养偏低,他们可能认为,南宋政权把朱熹的学问指斥为“伪学”,所以才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华,所以明朝果断的坚持朱熹的学问。于是,后金女真军队长驱直入,明朝火器部队甚至叛逃,再然后,南明政权甚至没有获得南宋政权那样偏安一隅的机会。

自此,“无中华”已经不需要“崖山之后”了。

我们现在所坚持的所谓大汉传统,让刘邦刘秀刘备看了之后都要笑掉大牙。

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传统小说扭曲世界观的能力依旧存在。罗贯中所著《三遂平妖传》之中,曾经多次出现“有诗为证”的逻辑,这四个字,其实也不仅仅出现在这本书里。但是我们知道,“有诗”其实狗屁都证明不了。但是下层文人们,依旧愿意通过展示自己三毛五分钱的文字功底,然后利用普通大众对文化的盲目崇拜,宣传自己都拿不准的世界观和逻辑体系,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如今的有些网络小说上还存在着,并最终让迷信者更加迷信,让很多邪教有了存在的基础。如今,我们得感谢我国教育让我们不再盲目崇拜,但同时也要鄙视我国教育,让我们没在学校教育阶段了解这些事实。

对于诸葛亮的话,李世民的态度显然是不以为然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觉得让诸葛亮去劝说一下舒婷别注意历史常识是个明智的决定。或者,诸葛亮刚才的那句话,还有另一种解释。

聪明的诸葛武侯早就想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但是他也知道,这种劝说时没有效果的。所以,即便他清楚李世民是一片好意,他能做的也只能是为四主公遮掩一二。

要真是这样的话,李世民都觉得他继续呆在这里是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说不定,诸葛亮现在已经在心里赶他走了。

“这样的话,那我先走了。”

诸葛亮从床上爬起来,叹了口气,送走了已经不愿意再多说什么的李世民。

回来之后,诸葛亮一想起英明神武的舒婷贝就想笑。最后他还是忍不住,去找到了舒婷贝。

“我们,要不要去鸿胪寺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