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明理学与书院精神(1 / 2)

加入书签

宋明理学与书院精神——清华大学“卓越领导国学讲堂”

各位是在国内从事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大家放下繁忙的工作,到岳麓书院来接受文化熏陶,我想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们所处的文化场所到底是什么。www.Pinwenba.com对大家来说,来到岳麓书院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当然,这段人生经历对你产生的影响有多少取决于你在这里吸取了多少东西,而且取决于今后你把吸取的这些东西怎么在你的人生中、事业中发挥作用。

我讲的题目是“宋明理学与书院精神”,我希望对书院以及它包含的学术文化、文化精神的背景作一番介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讲这个大题目,只能非常简练地抓几个要点来讲一下。

一、 书 院 是 什 么

“书院”从字义上来解释,“书”就是书本的意思;“院”就是墙垣、围墙。两个字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一堵围墙围着一堆书。这种解释非常直白,实际上正是书院的本义。

书院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书院的含义就是朝廷藏书的院子。皇帝要查阅个资料、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专门有一帮文人到书院来查书。所以,当时书院的功能很简单,但以后的书院逐渐发展,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术机构,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的职能。

(一)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对教育的重视是最突出的。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文字、城市和青铜器等,这些都是标志着文明出现的最基本要素。在这些要素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文字。现在我们考证出来的最早的文字就是商代殷墟的甲骨文。据史书记载,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学校。当时的学校有两种,一种是国学,一种是乡学。国学是指朝廷办的学校,乡学并不是我们说的乡下之学,而是指地方政府办的学校。

中国古代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传统,但与西方的政教合一不同。在西方讲政教合一,意味着国王一定要得到教皇以及宗教组织的承认,宗教组织的权力高于王权。中国传统的“政教合一”,其中的“教”,是“教育”的“教”,而不是“宗教”的“教”。国家的政权和学校的组织一开始就是合一的,学校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机构,它从来就是国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机构的职位从来都是由官员担任的。现在像教授、博士这些职称和学衔,就是我们在翻译西方相应职务的时候,借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官职。博士是汉代中央从事经典研究的官职,教授也是古代地方从事教育的官职,他本身既是老师,又是政府官员。

(二) 书院的产生

从夏商周一直到秦汉以后(秦朝是比较特殊的,因为秦不重视教育,以吏为师,而没有专门的学官),除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之外,还有一套体系是私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不纳入官学体系中的。

最早的私学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一套理念和思想,为了推广自己的主张而到处讲学,向聚集在他们周围的弟子传播自己的思想,私学就逐渐形成了。弟子们把讲学的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论语》等著作。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古代的教育用两条腿走路:一套是官学,一套是私学。现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大多是由政府办的,季先生主张当代中国应该发展私学。

官学和私学这两套教育系统在中国历史上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们各有所长。官学的长处是非常明显的:有政府的支持,有充足的经费,有固定的教所,有正规的课程和考核体系,有图书资料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设备,各方面都有保障。但是官学系统也有短处,就是学术文化的创新能力差,特别是在社会变革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官学不仅不能产生新的学术文化,连接受新的学术文化都比较困难,私学在这一点上往往就强于官学。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了群星璀璨的思想家,产生了那么多的学术流派、那么丰富多彩的思想?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私学,有一批人自由讲学,然后互相讨论,互相激烈争辩,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书院产生于唐代后期,最初人们往往把民间私人隐居读书或者藏书的地方称为书院,但书院此时还不具有学校的性质。到了宋代,书院正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然宋代产生的学校性质的书院还是有其比较特殊的原因,即与印刷术的发展有关。因为汉唐以前的书都是帛书和竹简,非常笨重,成本也非常高,主要存放在官府里,一般私人是很难拥有的。自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印书非常快捷,而且图书的价格也非常低,一般人都可以拥有各种书籍。也正因为如此,宋代民间才出现了被称为书院的机构,也才有一批学者、教育家把自己讲学的场所称为书院。

(三) 书院的两个特点

书院从产生开始就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它继承了私学的优秀传统;二是吸收了官学的长处,并得到了官方的支持。虽然书院代表民间追求文化、重视教育、崇儒重道的精神,但是书院又不像春秋战国、魏晋时期的私学,完全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而是吸收了官学的制度化长处,同时得到了官方的承认与支持。我们今天所说的“四大书院”,都跟官方有关系。这些书院在民间开办以后影响很大,引起了官方的关注,譬如岳麓书院就得到了宋真宗的关注。宋真宗认为岳麓书院办得非常好,亲自题写了“岳麓书院”的匾额。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等在创办以后影响也很大,北宋初期的几个皇帝纷纷赐书、赐田、赐匾给这些书院。中国有崇儒重教的传统,皇帝希望通过支持书院的方式来发展教育。另一方面,民间书院通过官方的支持,吸引了更多的博学之士,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书院似乎定位于官方和私学之间,一方面它和官方保持了适度的合作关系;另一个方面,它不是官学,它的主持人全部是聘请民间学问较高的学者,并不由官方任命。过去州学教授也好,国子监五经博士也好,全部是由皇帝来任命的,他们可能有很高的学问,但在学术思想上不一定能创新。

朱熹在世时,因为一些内部党争的关系,他的学说被称为“伪学”,常常受到打击,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学说才得到官方的认可。类似朱熹这样的学者,主要是在书院内自由讲学,进行学术探讨,使得书院的学术精神非常浓厚。可以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几个重大的学术思潮都和私学教育有关系。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汉代的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每个时代新兴的学术文化都与私学的教育文化体制有密切的关联。宋明理学的发展正好借助于书院。所以,书院作为一个自由讲学的场所得到了一批理学家的支持,成为理学家自由讲学、探讨学术的重要基地。

(四) 宋代书院是一个独特的机构

宋代的书院又是一个独特的机构,和春秋战国的私学、汉代的精舍、魏晋玄学家清谈的场所不太一样。私学可以是在个人家里,而书院是在一个大家都可以自由进出的公共场所里,而且这个公共场所有一定的规模,有相应的一套设备,比如讲堂斋舍、图书资料。书院里的图书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通过搜集、募捐等各种方式集中起来的。所以,书院都有书楼,这对于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可以想象,现代的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图书馆,还能不能叫大学?书楼就是古代的大学图书馆。

书院还有一套管理制度,什么时候讲学,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考试都需要一套制度。书院还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而私学则没有管理人员,随意性很大。书院正好吸取了私学的自由讲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特殊长处,同时又吸取了官学的良好的管理体制。私学没有专门的经费,有人想做孔夫子的学生,得向他交腊肉作学费;书院有一套经济保障制度,不需要收学费。过去的书院老师有工资、学生有奖学金,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学田。历史上,每一所书院均有一大片田产,这片田可以收租,收取的租金就当做老师的工资、学生的奖学金和学生的生活费。田产是从哪里来的?是朝廷赐予和民间捐助的。朝廷支持书院的方式除了赐书之外就是赐田,民间有些人也会捐一些田产给书院,再加上其他途径,书院在经济上也获得了保障。所以无论从经济上、管理体制上,书院都能够非常稳定地办学。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从唐朝末年开始萌芽到北宋创建,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书院,可能在战乱的时候,书院会暂时停办,一旦战争结束,书院马上就发展起来。到了清代,好多官学仅成为国家组织考试的机构,真正从事教育的却是书院。书院非常普及,有数千所,从乡村到家族,到各个县、府都有,还出现了办学层次较高的书院,叫省城书院。

总之,书院成为宋、元、明、清以来的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发展的基地,影响着中国一千多年的文化、学术、教育等多个方面。

二、 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内涵

“理学”也被称做“道学”,但“道学”这个名称容易引起概念上的混乱。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流派都把自己的学术宗旨和学术的最高原则称为“道”。老子、庄子也讲“道”,《道德经》中的“道”和一般的“道”内涵不同。老子对“道”进行了非常抽象的、形而上的处理,对宇宙的化生等重大问题作了很多阐述,所以这一学术流派被称做“道家学派”。汉代以后还出现了道教。而我们讲“道学”的时候通常是指理学,另外还有其他的称呼,诸如“宋学”、“新儒学”,这些都是比较学术化的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理学?什么是道学?我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 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产物

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儒学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原始儒学,从孔子创立儒学开始,曾子、子思、孟子等几代弟子均属于原始儒家学派,留下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学代表典籍。

原始儒学发展到了汉代,出现了汉学,而且还出现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因为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运动几乎烧掉了所有的儒家书籍,到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的时候,现在所说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都很难找到,所以许多经典就是靠儒生的记忆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载下来的,研究这些经文的学问就叫“今文经学”。

后来,人们在孔子老家的墙里发现了先秦的经典,是战国时代的五经,经文是用战国时代的文字记录的,研究这些经文的学问就叫“古文经学”。

因为研究不同的经书,就形成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大学派。汉代儒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把儒学经典的意思搞清楚,经学家们必须依赖文字学、训诂学等传统学问来研究经典。

(二) 宋代理学体系的建立

到了宋儒所处的时代,他们思考的问题与前人就不一样了。魏晋以来佛、道二教非常盛行,儒家学说主要是一套伦理政治之学,在如何做人、如何建立一套政治制度方面比较擅长,但是对人的身心安顿问题,儒家关注得比较少。不能说儒家不关注这一点,孔子也说“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的“天命”就是安顿精神、解决人的信仰问题。但是仅仅依靠“天命”是不够的。

宋儒吸取佛、道二教的理论精华,开始侧重探讨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希望儒学成为类似于哲学和信仰的思想文化体系。理学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提出一套哲学体系,通过一套概念来论证儒家的伦理(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天理,是从逻辑上来论证的,所以称之为哲学层面;二是理学不仅仅是一套哲学体系,而且还是一种信仰。

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就是通过一套概念体系,来论证宇宙、人生、社会等命题的。但信仰不是论证这些命题的,而是要解决人的精神安顿问题。一个不认识任何文字、不懂任何哲学的人,也可以有信仰,可以执着地相信某一种东西。信仰的具体称呼不同,在中国叫天理或者叫天,在基督教里叫上帝,在伊斯兰教里叫阿拉或者真主。虽然名称不同,即宗教的象征符号不同,但都是一套安顿生命的体系。

自从西学传入中国以后,学术界一直在思考儒学到底是不是宗教。有个说法叫“三教九流”,三教是儒、道、佛三教,把儒家也称为“教”,现在很多从事文化学研究的学者就把中国称为“儒教中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分析冷战以后的世界格局时,认为未来世界是一种文明冲突的格局。世界上有几大文化圈,包括伊斯兰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还有儒教文化圈。他把中国包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称做“儒教文化圈”。这样看起来好像儒教是一种宗教。

可以说,在中西文化一接触的时候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儒学像哲学,因为有一套天理的理论体系。天理不是一个人格神,而是一个哲学概念。西方人说“My God”(我的上帝),我们翻译成“我的天”,其实两者是不一样的。“My God”这一说法是相信有一个主宰者存在,“我的天”可能相信有一个主宰者,也可能是坚信一个最高的宇宙法则。“天理”既可能是一种哲学,但也可能是一种信仰。哲学是描述客观现象的问题,一个哲学家可以思考谈论超我之外的客观事物,但若是一种信仰,则一定是将自己投身其中,把个人跟天或者上帝结合在一起的。宋儒讲的天理实际上就在人心中,所以,理学首先是宋代把哲学和信仰合为一体的一种儒学。

(三) 理学是文化综合的产物

虽然理学是儒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但它又不仅仅是儒学。理学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道家、佛学等各家的主张,也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结合起来。近代以来有些人批判理学是“大杂烩”,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

儒学重视政治、伦理,解决的是世俗的问题。按照西方基督教的理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世俗世界,一个是超越的世界,后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上帝的世界、神圣的世界。儒家比较重视政治伦理,也就是所谓的世俗生活。儒家认为一个人一定是一个社会成员,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个“君”是名词,第二个“君”就是动词,“君君,臣臣”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君主就要按照君主的要求那样做,作为一个臣就要按照臣的标准来做。“父父,子子”的意思也是这样。按照西方社会学的说法,君臣和父子只不过都是社会的一个角色而已,人在社会当中就要承担许许多多的社会角色。

儒家强调,一个人一定要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因为这个角色代表的就是你本人。你承担了什么社会角色,就承担了什么样的社会义务。当时孔子到处奔走,四处游说,宣传他的学说,有一个隐士就问他:“你明明知道你的学说行不通,还何必凄凄惶惶地到处奔走、讲学?”孔子认为,人毕竟不像山林中的鸟兽,而是一个社会中的人,故而对这个社会群体即国家和家庭有责任。

过去父母去世,儿子要守丧三年,孔子的学生宰我说:“守三年丧太辛苦,可不可以不用守这么久?”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内心安稳,就可以不守。”等到宰我离开的时候,孔子就骂他,这真是一个不仁义的人。你的父母把你生下来,至少要哺育你三年。现在父母去世,你连回报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儒家从一开始就认定,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中就是社会的一个角色,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社会义务。这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政治规范。

(四) 佛、道关注个人

但是佛和道与儒家不一样,他们一开始就关注个人。人作为个体与作为社会角色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着生死,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人生短短几十年,如何来安顿自己的生命?这是佛、道二教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本是尼泊尔的一个王子,人世间最好的东西他都拥有了。后来他发现生老病死的大限任何人都不能避开,于是他开始修行,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创立了佛教。道家,特别是庄子,讲了很多人生的哲理,认为人生的是非得失全部都要抛开。只有抛开这些,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精神自由、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佛、道不仅重视个体生命的超越与安顿,而且重视哲学思辨,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儒、佛、道三家各有各的道理,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都有一段出入佛、道的经历。早年他们学儒学,后来他们也学佛学、道家,最后他们又回到了儒学,但是他们把这些学问综合起来,创立了理学。所以这样的个人人生经历以及以后创立的学术体系里面,既包括儒家的政治理念,也包括佛道哲学的思辨、人生的体验、生命的安顿等问题。所以说,理学是古代文化综合的产物。

(五) 理学是东亚文明的思想内核

理学是东亚文明的思想内核。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所谓的儒家文明并不完全是孔孟之道,尤其应该包括程朱理学。儒教文化圈里,不论是韩国还是日本、新加坡,他们所接触的儒家文化全是理学化了的儒学。

(六) 理学的宗教性

西方人最早接触儒学,讨论儒学,也是与理学有关。大家知道,明末时的耶稣会士到中国来传教,很快就接触到儒家思想与“四书”。他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到底儒学的“天理”和上帝是不是一样的?

有一批传教士认为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在给中国士大夫传教的时候就说:“上帝和讲天理实际上是一样的。你们信仰天理和信仰上帝没什么区别,你们学了儒家经典之后可以再读我们的《圣经》。”后来,另外一些传教士发现把上帝和天理等同起来是不对的,因为新儒家讲的“理”、“气”是哲学概念而不是人格神,而且儒家还有自己的孔庙,有祭天、地、君、亲、师的传统,这和祭拜上帝的传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跟上帝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综上所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古代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将哲学和信仰融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第二,它是综合了古代各种思想文化的产物,是综合了古代的儒、佛、道思想的学术形态;第三,它是东亚文明的思想内核。

(七) 理学流派

理学只是一种学术思潮,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流派。在北宋的时候有濂学,由周敦颐创立;有洛学,由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创立,因为他们在河南讲学,所以被称为洛学;还有关学,即关中之学,位于今天的陕西,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有朱熹创立的学派,叫闽学;有以岳麓书院中的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湖湘学派,还有陆九渊创立的江西学派。

每一个学派的宗旨都不一样。比如说,周濂溪讲“无极而太极”,他作了一个《太极图》,认为是无极产生太极,太极产生阴阳,阴阳产生五行,从而产生万物,宇宙就是一个从无极化生到太极的体系;张载创立的关学把“气”看得最高,把宇宙、天地看成“一气”;而二程讲究天理,把天理放得最高;南宋江西陆九渊则认为人的心是最重要的,天理就在人心中间,不能离开心讲天理,因此,他们崇敬“心”,把主观的“心”看成是最高的,所以叫心学;湖南的湖湘学派认为人性是最重要的,人的心依托于人性,天地万物之理全部在人性中间,他们把人性作为哲学最高的法则体系来遵循。

每一个学派都有相应的哲学体系。在这些哲学体系中,二程创立的“天理”论,经过朱熹的发展,成为理学的正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他们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论证天理如何化生万物,然后又提出一套修身的方式来体认天理。这套体系在南宋的时候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到了元代,得到了朝廷的推崇,到了明代则变成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一直延续到清朝。所以,元、明、清历代皇帝都非常推崇程朱理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