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果园琴声(1 / 2)

加入书签

“大伯父,我记得开张那天,冯伯和梁伯他们来捧场,也买过几筒极品白牡丹。”夏青云若有所思地说道,“若他们买的茶叶没有问题,那一定就是后来有人暗中做的手脚。”

茶庄的钥匙除了花景天和夏青云,还有一把在掌柜刘海手里。刘海是花家以前在玉州时老管家的小儿子,花家举家迁往京城,老管家便辞工回乡,没过几年就病逝了。刘海以前是个机灵能干的,又知根知底,花景天便请了他来茶庄做掌柜。

两个伙计是从牙行里物色的,身世清白,而且也有先前东家的举荐信。按说,他们既然愿意来做工,茶庄的生意越好,他们的工钱也就越多,不应该做出有损于茶庄信誉的事。

花景天皱眉道:“青云,店里就这么三个人,挨个查问,不信找不出这个捣鬼的人!实在不行就把他们都辞了,重新请人来。”

“大伯父,咱们手里没有证据,无缘无故辞了他们,传扬出去对茶庄的声誉也是不好。倒不如假说是茶园的工人装错了,以后暗自留心,早晚会找出这个人的。”夏青云将货架整理好,转身说道。

第二天,茶庄开始营业前,夏青云把刘海和两个伙计都叫在一起,吩咐他们以后在售出筒装茶叶的时候,一定要当着客人的面打开茶叶筒眼看。她特意在几个竹盒里各放了一些茶叶作样本,供客人们比对。

一连几天,凡是进店的客人,夏青云都招呼他们坐下喝杯茶,一边聊天。一边根据他们的喜好推荐适合的茶叶。没多有少,客人们或二两,或半斤,总会买上一些。一来二去的,回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但是这样一来,她大半的时间都被拴在茶庄里,分身乏术。茶楼那边的生意就顾不上了。虽然花景天的一些老友经常来捧场。但是生意还是未见起色,心下不由暗暗着急。

这天,花景天匆匆赶来。说京城来信有急事需要他回京一趟,夏青云让他放心去,又回宅子取了些果粒干和青梅几个人新制的茶让他带给大伯母。

送走花景天,她带上周氏和花福按照果农田振宇留下的地址找了过去。

初春时节。南澜江两岸绿树红花,踏青的人三五成群。还有人在岸边放纸鸢。夏青云看了一会儿,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田家的果园在玉州城左岸,离南山寺不远。成片的果林有的花儿才落,有的已经挂上了青青的果子。还有些早熟的品种,果子已经绿中泛黄,不久就能采摘了。

顺着林边的小路。夏青云来到一处农家小院。竹篱笆圈成的院子里,田楚悠正端着一盆水。一跛一跛地往屋里走。

“敢问这里是田家吗?”花福问道。

田楚悠转过身,认出他身后的夏青云和周氏,惊讶地放下水盆,“小姐,您怎么找来了?”

夏青云笑道:“出来走走,想着你家在这儿附近,就过来看看,不请自来,你不会见怪吧?”

田楚悠脸上一红,方才觉得自己怠慢了贵客,赶忙将她们让进来,冲屋里喊道:“娘!咱家来客人了!”

屋里走出一个面容清秀的妇人,粗布衣衫上虽然打着补丁,但浆洗的十分干净整洁。

“娘,这位就是上次买了咱家果粒干的城里小姐。”

“快屋里坐。”妇人边说边咳了起来,田楚悠一面帮她抚着后背,一面歉然道:“我娘身子不好,总是咳嗽。”

夏青云随她们走进屋里,屋里的摆设很简单,家具也很陈旧,但是却收拾的一尘不染。墙上挂着不少字画,更让她意外的是,墙角的柜子上还摆着一把古琴。

她走过去,轻轻在上面拨弄几下,琴声悠然,显然是有人常弹,琴弦调的极好。

“小姐也喜欢抚琴?”田楚悠跛着脚走到她身旁。

“喜欢听,但是不会弹。”夏青云笑道,“这琴是你平时在弹?”

“琴是我娘的,我从小也学,可娘说我没有弹琴的天赋。”田楚悠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答道。

夏青云不禁多看了田楚悠的娘几眼,怪不得她看上去气质优雅,不似普通的农妇,原来竟是一位琴师,田家人还真是多才多艺!

“婶子,不知道有没有耳福能听上一曲呢?”夏青云笑问。

妇人大大方方地站起来,福了一礼道:“小门小户的,也没什么可招待小姐的,既然小姐说了,恭敬不如从命。”

田楚悠将琴抱在桌上,给娘搬过凳子。

妇人手指轻轻在琴弦上按了按,右手勾挑,左手轻抹,流水般的琴音倾泻而出。琴声委婉缠绵,又不失细腻含蓄,忽而轻灵清越,忽而沉着浑厚,像一缕似有似无,似断似续的轻烟,将夏青云带进深深的思绪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