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大学之梦(完)(2 / 2)

加入书签

几人愕然,邓副省长低声解释道:“经世大学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民办大学,这是真正的公益性大学。办成后,不但能提高湘省的教育水平,也能拉动一部分经济增长。于情于理,政府都要大力支持,而不是沾你们的便宜。”

明白了,邓副省长的意思是这所大学是个公益事业,既然是公益事业,政府的土地就是免费提供的。就象邵六叔到处给学校捐教学楼、图书馆,政府不可能接收了他老人家的捐款,还问他收土地款、各种税费了。

邓副省长大乐,笑道:“对,就是这个道理。开学后,你们学校缴纳的税款,会当成地方政府捐款全部返回给学校,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学业。当然,这笔钱是我们地方政府捐赠的,资助范围要略微倾向一点本省子弟。”

这事是好事,但孙子亮与胡卫国交换了个眼色,拉着高校长到旁边低声说了几句,最后还是决定婉拒。

无偿接收土地、捐款,就欠了政府的人情,未来学生在政治上有诉求的时候,学校的立场怎么办?学生永远是热血的,虽然孙子明他们认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上街/示/威/游/行,但学校也不能剥夺人家思考、参与政治的权利。

商量完,高校长笑眯眯地站在旁边不说话,胡卫国笑呵呵道:“邓省长,领导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领导、高校长,要不我们这样吧,50%土地款、税款当成学校对湘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捐款,另外50%当成给宁乡县的基础建设基金。以后我们学校要在这边扎根,总要与当地群众搞好点关系嘛。”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邓副省长心里赞叹了句,打圆场道:“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象这样的纯公益事业,如果政府一点表示都没有,你让我们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往哪搁啊?”

孙子亮也连忙解释道:“邓省长,您误会了。亲不亲,家乡人呢。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一贯主张公平竞争、守法经营,如果学校免费接受政府的资源,这与我们各自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冲突。”

既然这样,邓副省长也不劝说了。没几天,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大力扶助不以赢利为目的民办学校,绕个弯子又把学校的税款和土地款还给了孙子明他们。(三年后,经世大学正式开学,湘省这项政策也由中央采纳,在新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公益性的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平等,享受一切国家免税、扶助政策。由于这一政策由经世大学而创立,又被媒体戏称为‘经世法案’)

正在与宁乡县政府谈判的高校长、胡卫国他们,一接到文件通知,则有点哭笑不得。

县政府一方,本来就作了半卖半送的打算。投资几十亿美元的学校,建在自己地盘上,将直接拉动本地经济,而且还是金灿灿的政绩,这可是天上掉下大馅饼的大好事,所以他们将土地款主动压低,生怕筹备建校的高校长他们不满意。当县里的领导们,接到文件后更是按上面政策办,直接安排土地、交通、城建部门开工,生怕‘经世大学’反悔,更改办学地址。

可胡卫国他们不行,他们事业做到这个份上,连在生意场上都会给合作伙伴留有余地,何况这是公益事业,更要凭良心做事的。经过高校长和孙子亮、胡卫国三人商量,决定扣除一亿美元的筹备经费、设计费用,剩下的三亿美元当成工程款,用于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再绕个圈子还给当地群众。

当只准备象征性收千把万美元的县政府,接到筹备组的《关于捐建宁乡县交通规划方案》时,全县都沸腾了。三亿美元啊!在九五年,这个钱还非常值钱的年代,三亿美元可以连全县的乡村公路,都改成柏油路,就更别提县城建设了。

经世大学的义举,经省电视台一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再次关注。可是当各大媒体记者去采访时,那位正在审核设计图纸的高校长,只是轻飘飘地一句解释,‘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经过记者一解读,高校长的意思即:经世大学所做的,是给未来的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教育他们如何做一个道德高尚、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

四年后经世大学正式开学,凭着强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自由的学术氛围,在国内的高校中卓尔不群。

十年后,当国内各个高校接连爆出学术告假、师生不/伦等丑闻时,经世大学依旧学风严谨,学生们不为纷乱的世情所动,只知道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十三年后,高校长因为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孙子明等校董会成员破例为他塑铜像,安放在经世大学主教学楼前。

二十五年后,经世大学培养出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六十年后,当九十岁的孙子明辞世时,经世大学已经拥有二十七名诺贝尔获得者教授,成为与哈佛、耶鲁齐名的世界著名大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