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枪火》后面的东西(1 / 2)
黄大头案发生后,监狱里处于一片紧张气氛,各个牢房连夜进行严格搜查,搜出不计其数的违禁品,用牙刷磨成的小刀、工具房里偷出来的起子、不知从哪拆下来的铁棍……。只有孙子明他们牢房最干净,在经验老到的阿虎的威慑之下,警察还没搜查,犯人就自觉地把东西给扔便坑里去了,所以才没有人被关禁闭、受处罚。
又过了三四天,监狱里的气氛才有所放松,犯人又可以放风、上图书室了。这天下午,孙子明在图书写剧本写累了,听到两个女警在角落里八卦,才知道黄大头杀害阿灿他们用的是牙齿,活生生地用牙齿咬烂了两人的喉咙,象是只嗜血的野兽一样。
“哎”孙子明长叹了一口气,也不知是为黄大头叹的,还是为这监狱叹的。叹气声吸引了两警花的注意,两人走了过来,“孙导演,恭喜你啊!”
“恭喜我什么?坐牢?两位madam别拿我取乐了。”孙子明头都不抬,这地方女人少,偶尔看到两个,不管年龄、长相、身材如何,自己都会有生理反应。
“你真不知道?哦,这几天戒严,你没看到报纸。我给你说,你拍的《枪火》在柏林电影节上又获奖了,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现在所有的报纸杂志,都在报道你们的新闻。”
另一个警花也八卦道:“柏林一位著名影评人说,‘我猜中了开头,没猜中发展,更没猜中结果。这部影片,应该再拿一个最佳编剧奖。’孙导演,你真**!”
孙子明听得愕然,这部片子能拿最佳男配角?半天才伸手要报纸,“madam,报纸呢?”
“啊,你等着”两女警转身就跑,连她们警裙里扭动的滚圆****都没吸引孙子明的注意。这事太突然了,这可是部正宗的香港黑帮片,德国人能看懂?
一会两女警气喘吁吁地拿了本《电影双周刊》和几张报纸跑进来,孙子明几乎是从她们手里抢过来,‘祝贺《枪火》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剧本、最佳导演五项提名,斩获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电影双周刊》
‘香港黑帮、动作片的突破--评《枪火》的开拓性’
去年自听说孙导演想拍一部实验性质的枪战片,业内就不太看好这部影片。因为它的预算太少了,时间也太紧了。十二天拍完,三百万的预算拍枪战片,能拍出什么好片?
就象王京导演所说的,《枪火》剧本在光影公司‘剧本评审委员会’审核时,让评委会给涮了下来。后来是王京导演劝说剧本评委会,才三百万的投资,冲孙导演的名号也亏不了,这才有后来的光影公司追加150万资金。
结果呢?五项银熊奖提名,斩获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我们都没猜中这个结果!
笔者有幸参加了《枪火》的专业影评人、影迷午夜场,分析《枪火》的成功在于它的创新。
自吴雨森导演拍出《英雄本色》后,我们香港枪战电影充斥着黑大衣、手持双枪、转身扫射、血浆四溅、跳接和慢镜头,全部都在吃吴导演的剩饭。而枪火呢?
《枪火》最大的突破在于,对观众观赏力有高度信任和要求,叙事布局了大量的暗示、暗场、省略、意会、联想,点到为止。整部影片镜头流畅却气氛压抑至极,冷酷无情却又透着一丝温情,一丝温情之下又让人觉得现实的残酷。
这也是当初光影公司剧本审核时,第一次没有通过的原因。孙导演这部电影对观众观赏力要求过高,以至于他手下的头号大将刘韦强先生,对香港观众的接受度都没信心,宁愿制作完四个月后不上映,把影片拿到观众观赏力更高的欧洲去评奖。
那这部电影的具体特色何在?为什么会在柏林引起轰动效应?本人分析如下:
幕与幕之间,有很多静态场面来表示各人的等待。由于静的时间长,当一有动的事件(枪声)发生时,由静突变为动,瞬间爆发出极大的爆炸力。
叙事结构的特色,影片用大量影象构图去突出五个枪手冷峻孤立的形象。对白简化到最低限度,营造成一种极度压抑的气氛,就等着动的时候,将压抑彻底渲泄出来。
特别是‘冷面小生’吴毅江演的阿南,就三句对白:审问逃跑保镖时,‘十分钟后没死,放了他’;抓到内鬼时,听完他的心声,轻叹一声‘哎’;告诉阿鬼,阿信与大嫂有私情,‘阿鬼,大嫂有了,是阿信的’。阿鬼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地出了门,阿南转身抡起一张椅子砸碎在大门上,扔下烂椅子又若无其事地去算账。
前面阿南的极度压抑,最后失态地砸碎椅子,静极之后的动,留给了观众无尽的遐想空间。吴毅江这位孙导演从小龙套中拣到的巨星,就这样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三大a级电影奖中,拿到表演类大奖的华人男演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