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滴水不漏(2 / 2)
陈守信一句话给刘大鹏定了死法,千刀万剐,凌迟处死。“阴手镖”陈陆丰亲自动手,用渔网往身上一裹勒紧,肌肉凸出来,小刀一挑,一块块割下来。刘大鹏也是一条汉子,硬是挺住一声不吭。前后割了一千多刀,把肚皮割破了内脏流出来,刘大鹏才咽气。陈守信拿他的头颅祭奠了吴老艄公的亡灵,大哭一场,把颖儿留在府里。至于阿虹抓获刘大鹏有功,得了不少银子,从良后离开了石岩坡码头,不知去向。
华山王欧凌天知道刘大鹏被陈守信凌迟处死,才松了一口气。
大太监刘璟知道二万石走私官盐全部被水匪劫持,这回他人员损伤惨重,特别是东厂的大内高手连续死了好几人,刘大鹏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心痛的几天几夜未曾合眼。劫持盐运船的据说是“翻江龙”陈岩的水匪。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陈岩是海匪陈祖义的人,有个外号叫“浪里白条”。死里逃生,当然对官兵充满仇恨。刘璟犯难了。
这件事情首先得瞒住明成祖朱棣,刘璟一不做二不休,把逃回来的水兵秘密处死,撒下网暗中调查二万石官盐的去向,石岩坡码头首当其冲,应该说东厂的爪牙遍布全国各地,情报机构也很厉害,但是就是查不出这批官盐的下落。陈守信消除了一切痕迹,滴水不漏。
货物丢失,生意还得做,这条财路一本万利,刘璟是不会罢手不做的,淮安的盐商这次也损伤惨重,见到刘璟有苦难言,脸都不是颜色了。刘璟还得安慰他们,堤内损失堤外补,盐是生活必需品,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可以说,食盐是家家户户生活的必需要的东西,其稳定性、长期性与广泛性自非其他商品可以相比。明朝每年所需要的盐按照当时人口为8亿斤,而全国每年固定行销官盐5亿斤左右,食盐市场四分之一以上被私盐侵占,机会有的是。
实际上,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开创开中法,以运送一定的粮食到边地并按照官方定价发付盐引的法子,让淮商经营盐的同时,满足边防用粮、粮食调配以及盐价稳定。到了明成祖朱棣这个法则已经渐渐衰退,官商勾结运贩私盐,无税费之纳,无守候之艰,购销时间短,资金周转快,其利甚巨,彼其买场盐也,朝贸而夕即可售,售必倍,则不难增价以饵灶。
加上商人以私盐为利,遂贿属盐官。盐官受贿纵私,称掣流于形式,盐引验看为虚,甚至帮助伪造盐引,予走私种种方便。走私不绝,从中渔利。大太监刘璟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因为它风险小,来钱快。刘璟刚刚损失了大批走私盐,朝廷就命令淮安巡盐御史急速组织官盐运往四川。
淮安巡盐御史叫梁金锌,与刘璟狼狈为奸,从中渔利,这次损失也有他的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璟。此次盐运数目巨大,淮安巡盐御史集中了30艘木帆船,五万石官盐。沿长江下四川至重庆。朝廷军机处派出明军水师护航,五艘苍山船,一艘小福船,出动水兵近千人,长江上还没有那股水匪敢与如此强大的明军水师抗衡。梁金锌把这个巨大的好消息通知了刘璟,刘璟大喜。
朝廷这次指名要淮安巡盐御史梁金锌亲自押运,一切都他说了算,那么在官盐里面偷偷藏上私盐也顺理成章了。木帆船装载二千石官盐,30艘可装作6万石官盐,如果在增加几艘帆船一起出发,数量达到40艘可装8万石,5万石正常运输,3万石用来走私,就能把上次的损失全部弥补回来,还能大大赚上一笔,刘璟告诉梁金锌,这笔买卖干了。
梁金锌开始安排,在官运船队里面增加10艘木帆船算不上什么,押运的官兵都心知肚明,加上有东厂的士兵出现,谁敢说一个不字。小福船上的水师总管叫陈展伟,跟着大明水师在海上屡立战功,是郑和身边的红人,如今也沦落成替木帆船护驾保航的水兵,心里有气。那又怎么样,梁金锌官大一级压死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还是刘璟聪明,知道陈展伟在明成祖朱棣那里还是一个将才,说话有用,亲自来到淮安见到陈展伟好言安慰,并承诺事成之后有他一份好处。陈展伟不傻,知道刘璟的分量,一口答应下来。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木帆船在淮安顺利装货,刘璟派出东厂副总指挥刘云钦,也是一个太监,为人狡诈,鬼点子多,身边两个随从都是武功盖世,胆气过人。刘云钦对刘璟说:“刘大人,上次那批货就是在白狗峡被劫持的,‘翻江龙’水匪势力不可小看,他们善于利用地形突然袭击,我们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哟。”
刘璟点点头说:“你放心,白狗峡等天险我会派人过去搜寻,防患于未然。你们这次有坚船利炮,一千多水兵,贼人想来劫持也得考虑考虑,他们具备这个实力吗。不来则已,来了我们就水陆联合,一网打尽。”
刘云钦才放下心来,与水师总管陈展伟认识并很快结为兄弟,商定由东厂士兵装扮成船工守护在木帆船上,见机行事。十堰水师上次支持不力,守将詹国城接到刘璟的命令,这次是朝廷运盐船队,事情重大,不准在出现失误。至于什么失误刘璟没有说,走私官盐毕竟不是明面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