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已至深秋(1 / 2)
“善。”两人相视一笑,周瑜又道:“若某所料不错,郭奉孝必引大军速攻安城,渭城,蔡县,取此三城,进可攻,退可守,如鲠在喉,袁术必会倾巢而击,而那时,便是我军挥兵南下之时。”
“待你我脱离了袁术,便是蛟龙入海,猛虎归山,天下虽大,又有何人能阻你我锋芒?”周瑜淡淡一笑,又补充一句,语气自信而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一般。
“某料郭奉孝必是如此,公瑾所谋与策暗合。”孙策突然侧目又道:“大丈夫若不能快意恩仇,取江东又有何用?公瑾切莫在劝,某意已决,必战郭嘉!”
周瑜黯然,低头不语,他在言语之中一直在劝说孙策不要与郭嘉争锋,更不要在袁术面前显露出过硬的实力,毕竟就算灭了所有曹军,孙策依旧一无所有,白白降低自己的实力,损失麾下的精锐,却依旧一无所获,此举乃是莽夫所为。
但他同样清楚,孙策不是莽夫,而是宁愿损失麾下精锐,也要与郭嘉一战,原因无他,仅为替自己报这一箭之仇。
“罢了。”周瑜轻叹一声,又道:“伯符执意如此,某自当奉陪,何况某观袁术之流,难胜郭嘉,若袁术败,数年再无北上之力,而曹军则可趁势坐大,那时在挥兵南下,袁术必亡,若是如此,我等虽取江东,却要与曹军隔江相对,那时的天下大势对我军亦是不利,不妨助袁术已战郭嘉!”
周瑜所言正是几年后,乃至十年后的天下大势,难以想象,他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便有如此精深的见解与谋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谋的一切竟无任何私欲,不是为了一己之仇而劝孙策与郭嘉死战,而是为了孙策军的大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周瑜与孙策便是如此,纯粹的友谊,不掺杂任何私心,所做的选择与决定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周瑜不停的劝说孙策放弃与曹军死战,而是借此良机攻占江东。
又如孙策为替周瑜报仇,不顾自身安危,单骑闯入渭水关下,和此刻的必战曹军而为周瑜报仇的决心,皆是如此。
这才是真正的友谊,或许这就是历史上孙策死后,周瑜手握兵权却未反叛的原因。
“善!”孙策听罢,朗声一笑,又道:“公瑾,我麾下八百精锐已忍忍数日,便在此刻,让郭嘉,让天下人皆知你我真正的实力!
若某所料不错,曹操大军最快应在三日后兵至渭水关,而袁术大军则需七天,曹军唯一的机会,便是在这四天内连破三城才能与袁术军隔河相望,而我军,便要破了郭嘉的战略大计!”
孙策所言正是此刻的战况,一语道破了曹军的战略意图与兵力布置,孙策可不只是一个骁将,可谓文武双全,尤其是统兵打仗,仿佛天生对打仗敏感一般。
“安城,渭城,蔡县。”周瑜淡淡一笑,道:“不怕郭嘉智高,更不怕曹军勇猛,就怕曹军据守不出,三日后曹军必出关破城,而那时,便是我军与郭嘉真正较量的开始。”
孙策朗声一笑,道:“三城内守军虽仅有六千,但却有你我在此,某到要看看,郭奉孝有何本事可再破三城!”孙策自信一笑,到不是他轻狂,而是他有绝对的信心守住这三座城池。
“已至深秋,快下雪了……”周瑜突然轻叹一句,但嘴角上却挂着淡淡的笑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