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儿童文学》(1 / 2)
此番进京,魏解放想的就是给儿子安排个活儿干,绝了他考大学的心。
连考三次都不过,甚至老天爷都派出了几十年不遇的大冰雹,可能这就是天意吧。
只不过魏平安一开始想岔劈了,想明白堂哥的诉求后,他重新坐下。
把魏明塞进北大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安排进北大上班也是非常棘手的。
现在燕京城里就业难啊!
以前城市里出现就业和粮食压力就把青年们丢去农村自力更生,可现在没有谁的号召力能再来一次“上山下乡”了。
再加上曾经的知青乌央乌央开始了回城大潮,900万人口的燕京城足有40万待业和无业青年!
前阵子还听说好些没工作的青年都跑去前门卖大碗茶了,两分一碗,受尽白眼。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待就业青年可能会造成的潜在社会危机,除了建议他们自谋生路外,全市各机关单位也要承包一定数量的待业青年,自然也包括北大。
外地人想进城务工?想屁吃。
但这些话不能跟解放哥解释,他不懂,也不愿意懂。
所以魏平安咬咬牙先答应了下来:“成,我来想办法,刚刚还以为你要把小明塞进北大上学呢。”
“啊,这可以吗?”
“不可以!”魏平安赶紧打消他的念头。
魏解放遗憾地笑笑:“嘿嘿,有工作就成,上学不也是为了找工作嘛,我就说我兄弟有本事吧!小明,表示!”
魏明赶紧斟满一杯老白干,对着堂叔道:“叔,我干了,您随意。”
他想表现豪气,但现在这具身体实在不争气,呛的他脸通红,还是欠练啊,他记得自己跟平安叔的酒量是不相上下的。
前世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流程,只不过后面出了一些波折,他最终没能进北大工作。
魏平安喝着酒,心里想着能利用的关系。
他现年36岁,在北大总务部的综合办担任主任,和学校各方面都要打交道,朋友面也广。
只是在这个特殊的节骨眼上,肯定要搭上不少人情的。
这顿饭吃到了下午两点,魏平安脸不红气不喘道:“我先给你们安排一下住的地方吧。”
“花那冤枉钱干啥,我们……”魏解放抹着嘴打摆子,想说在客厅打个地铺就成。
魏明及时堵住了他的话:“行,我们听叔安排。”
他也当过城里人,哪怕没成家,也不愿意亲戚朋友进入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宁愿出钱安排酒店。
魏平安觉得这个侄子比他爸醒目多了,希望他在北大能好好表现,争取早日转正。
刚刚他已经说过了,最好的情况也要从临时工开始干起,而且这个期限还不确定。
毕竟只要成了北大正式工,学校就要负责户口和住房,起码进入了排队的序列。
像他们这栋楼,除了他这种行政老师和教授,还住着厨房大师傅、校医院护士、后勤电工等,这年头讲究一视同仁。
离开蔚秀园后,他们由西门进入北大,此时的北大校园热闹非凡,79级新生的到来让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
魏明打量着周围昂扬的大学生们,看着他们清澈而愚蠢的眼神,心想自己就是在北大卖文化衫都能赚嗨了吧。
魏平安一路走,一路向魏明介绍,这是鸣鹤园,这是镜春园……
拐了几个弯,最后停在了朗润园。
朗润园和燕南园都是学校资深教授们居住的地方,环境很好,朗润园更是被水系环绕,宛如湖心岛。
六十年代北大在朗润园见缝插针地利用空地盖了大批公寓以解决教职工住房的问题,当时在群楼间还盖了一座宾馆。
这也是目前北大校园内部唯一的招待所,因为在校园北边,人们称为“北招”。
宾馆负责人见了魏平安非常客气地称呼“魏主任”。
“王经理,这是我哥,这是我侄子,可能要住两天,有房间吧。”
“魏主任开了金口,没房间也得有啊,我看看。”王经理说话有些市井气,一看就是心思活泛的。
最后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二楼的标准间,两张一米二的床,有独立卫生间。
风景也好,透过窗户还可以看到一片开到荼蘼的荷花,不知道是不是“季荷”。
见魏解放晕晕乎乎的,魏平安干脆把饭票和粮票交给魏明,并做如下指示:
“晚上你们自己去教职工食堂吃饭,或者出南门有个长征食堂,我就不过来了,明早我来接你们进城好好逛逛,再和你婶子吃个饭。”
魏明接过那些票也不客气,没有饭票不能在校内吃,没有燕京粮票或者全国粮票不能在校外吃。
这年头出门难啊!
把魏平安送走后,魏解放脱了鞋倒头就睡,完成了给儿子找工作这件大事,他心里踏实了,睡得也香。
魏明把行李整理了一下,但心中激荡难平,于是他拉上窗帘,褪下裤子。
先把老娘缝的12块5毛钱巨款取出来,然后给老魏留了个张纸条就出去了。
上书:魏明去逛未名湖。
出门一直向南就是未名湖了,在看到未名湖之前首先能看到博雅塔,这是北大的最高建筑。
看到一片湖光后,魏明开始顺时针沿着湖边转。
湖嘛,都差不多,关键是湖边凉爽,小风一吹有助思考。
他的当务之急是留在北大,留在北大的最终目的是在燕京安身,大舞台才有大发展。
而要留在北大就必须搞好跟平安叔一家的关系,好风凭借力嘛。
现在是下午三点半,估计时间差不多了,他要去拔掉一根刺,一根影响他们叔侄关系的刺。
于是转到西岸“未名湖”立碑处,魏明就直接从西大门出去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