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394章 李二勃然大怒(1 / 2)
等李孝恭他们走后,长孙笑道:“陛下来得倒是时候。”
李二笑了笑,说道:“巧合,巧合。
怎么,今天父皇为难你了?”
“倒也谈不上为难……”长孙简单的把事情经过介绍了一下。
“看来父皇也闲不住了啊。”李二听完后,笑了笑,说道,“无妨,由着他来就是。”
对于李渊,李二其实也没更好的办法。
长孙听完,也有些无奈。
碰上这位滚刀肉,确实是有几分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
“陛下,赵王占领了清水川,高明那边会不会……”长孙问了一句。
李渊也好,李元景也罢,她其实都不太在意,她真正关心的,只有李承乾的安危。
李二笑道:“放心,高明那孩子,没那么好对付的。”
说到李承乾,李二会心一笑。
该说不说,李承乾之前的所作所为,真的让他尤为满意。
当初刚听到李承乾拿下浇河郡的时候,他还担心这小子会趁势大军突进,为此还做了一些准备,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按兵不动。
没人知道,那一瞬间的李二有多高兴。
这就叫默契。
他为什么做准备?
不就是担心李承乾年轻气盛么?
结果呢,李承乾表现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沉稳。
就这一份沉稳,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说他担心李承乾什么。
这个可能就他自己知道了。
长孙显然没有他这么轻松,闻言问道:“我大唐可否借此时机驻兵清水川?”
他相信李承乾能解决眼下的危机,但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希望能给予自己儿子多一些的帮助。
李二摇了摇头,说道:“你以为今天父皇为什么会破天荒的来参加宗室的酒宴?”
“难道妾身想得不对?”突然说起这个,长孙有些疑惑。
“倒也不是不对,只是不够全面。”李二说着,抓起长孙的手,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说道,“父皇之所以爽快的答应你说的那些,其实就是在为赵王谋取一样的权利。
换句话说,他在帮赵王放弃大唐的王爵,也可以说,他需要赵王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在这一点儿上,伱们两人其实都有各自的目的。
你希望借此镇住那些生了心思的王爷们。
父皇也希望借此彻底断了赵王的退路。
要不然,你以为父皇为什么会答应得那么干脆。
不过是他也这么想的罢了。”
说到这里,李二摇了摇头道,“自从赵王前往了清水川以后,他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是真的回不来了,嗯,和高明完全不一样的。”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长孙听完后,趴在李二的怀里陷入了沉思,她还是想不明白李渊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良久,这才问道:“父皇就不担心赵王出什么意外?说到底,赵王年岁也不大,和高明差不多,可不是每个人都是高明啊。”
这话里,透着一股子骄傲。
高明啊?
那可是我的儿子,是谁都能比的么?
李二却也是沉默了良久,终究还是轻叹了一声,才说道:“父皇也是用心良苦,你不懂的……”
具体的原因,他也没解释,但看得出来,他对此也是深感无奈。
又聊了几句后,两人又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了一番,好一阵唇枪舌剑的争锋后,两人这才沉沉睡去。
次日,李二醒来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工部。
之前听闻大明王廷的军械出现在了高句丽,他当时就宣召了一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工部尚书段纶。
大明王廷的军械出现在哪里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哪怕是李承乾勾结高句丽,他其实都不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大唐在这方面落于人后了!
这才是他在意的。
想我堂堂天朝上邦,岂能久居于人后?
“参见陛下。”
李二一到工部,段纶就迎了出来。
“有结果没?”李二冷着一张脸问道。
段纶有些尴尬地说道:“回陛下,暂且还没。”
“你们工部是干什么吃的!”李二顿时就怒斥道,“如今前线的将士正因为军械的落后,迟迟没有进展,而你们一个个高官厚禄的,让你们照着做都做不出来?”
他是真的怒了。
“大明王廷才多少人,又只有多少工匠,凭什么他们从无到有都做得出来,我大唐照着做都难,说,这是为什么!”
段纶额头上直冒冷汗,自从之前李二特意宣召他,将其骂了一顿后,他这段时间也是真没敢闲着,可他们这段时间,日日夜夜的在工部苦熬,但现在还是一点儿头绪都没,他能怎么着?
“微臣失职,还请陛下责罚。”没办法,段纶只好低头说道。
“责罚、责罚、责罚!”李二顿时怒道,“要是责罚你,大唐就能造出自己的连弩,朕早就做了!”
段纶低头不语。
李二吐了口气,说道:“带朕去看看。”
说着,两人就来到了工部的一间工房内,这会儿,正有数十名工匠跪在地上,恭迎圣驾。
李二随手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一把连弩,拿在手上说道:“这玩意儿真有那么难?
工部上上下下研究了有半年了吧?
愣是一点儿结果没有?”
面对李二一连三个问题,段纶是一脸的尴尬。
说起来,这就是他工部尚书的失职。
恰在这时,跪在地上的一个工匠却是突然说道:“回陛下,这个东西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大胆,谁给你的胆子在陛下面前信口雌黄的!”
他话都没说完,就被工部一主事大声呵斥了一句。
一届工匠,凭什么在陛下面前信口雌黄?找死不是!
“陛下,是微臣御下无方,还请陛……”
段纶也是急忙在一旁说道,不过他话也没说完,李二就说道:“刚刚谁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站起来回话。”
听到李二这话,跪在地上的工匠中有一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这人年岁约莫三十左右,站起来的时候,浑身还在发抖,头都不敢抬起来。
“刚刚不还掷地有声?怎么这会儿就被吓破胆了?”
见此人这般,李二有些失望。
谁知此人闻言,当即抬起头说道:“掷地有声是因为草民说的是实话,之所以紧张,不过是任何一个人第一次见到陛下都有的紧张而已。”
他也是个聪明人,刚刚之所以说那句话,不过就是为了博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罢了。
李二一听他这么说,当即就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
“回陛下,草民杨万才。”
杨万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