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援朝抗倭(一)条陈(1 / 2)

加入书签

“听司礼监的人说,外廷有句话叫做‘赐宴蜻蜓点水,大宴装模作样’。所以我猜,你刚才肯定是没吃什么东西的。”乾清宫东暖阁里,朱翊钧笑眯眯地伸手一指早已备好的一桌酒菜道:“这不,我就特意给你开个小灶让你垫垫肚子,顺便陪我喝几杯——作为庆祝。”

皇帝特意给人开小灶,这待遇可不得了,但高务实估摸着也是猜到朱翊钧今天心情极好,和他开起了玩笑,道:“臣在民间听说过一个《京师名实相违》之条目,叫做‘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皇上这小灶可别是光禄寺和尚膳监的水准吧?”

“你家的厨子自然是好,光禄寺和尚膳监肯定比不了。不过这小灶是内庖做的,倒也差不到哪去。”朱翊钧果然并不在意高务实鄙视名义上最正宗的“御膳”,反而笑道:“再说御膳虽然不行,御酒却是历来不差……来来来,坐下来再说。”

有明一代没有一个称作“御膳房”的机构,烹饪皇室饮食的地方名为尚膳监。它和光禄寺的关系有点意思,大抵就是光禄寺负责采买和决定菜单,尚膳监负责做菜,还另外有个机构叫尚食局,专门负责伺候吃,但它们三者并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其中光禄寺是外廷机构,属于正规的国家单位,尚膳监、尚食局属于内监系统,归司礼监领导。

开始的时候光禄寺的存在感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光禄寺可不仅负责给皇帝一个人做饭,它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例如,宫中的各种大宴都由光禄寺一手操办,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吉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寺供办。经筵、日讲结束之后赏赐大臣的酒饭,也由光禄寺负责办理。而且光禄寺还负责办祭品,在各种祭祀仪式上献“福胙”和“福酒”,给先皇们的陵寝“陈设牲醴”……

另外,到了一定的节日,光禄寺也会准备不同的吃食以赐群臣:立春则吃春饼,正月元夕吃元宵圆子,四月八日吃不落夹,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阳吃糕,腊月八日吃腊面……

因此光禄寺的饭菜,无论是献给死人还是供应活人,无论是生的还是熟的,那工作都是有政治意义的。各地进贡的方物,如茶叶、新笋、鱼干、肉干,也是由光禄寺来收纳并处理。所以说光禄寺这个机构,和后世人眼里的“御膳房”职能确实有重叠之处,但并不能直接等同。

前期大明的皇帝基本上都老老实实吃光禄寺做的饭,所以光禄寺这地方,也确实是个肥缺,全国各地进献的食材都经过它呢。

然而到了大明后期,皇帝们渐渐就不爱吃光禄寺的饭了,为何?因为它难吃啊!比如谢肇淛就说:“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

这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如今光禄寺做给皇上吃的“御膳”,也无非就是大鱼大肉,然后猛烧、猛煮、猛加调料罢了。

列位想想,这玩意不就是食堂大锅菜么?你说什么,皇帝怎么可能是这个待遇?诶,别不信,来看一张永乐二年郊祀结束后的庆成宴菜单就知道这话成色十足:

上桌:按酒五般,果子五般,茶食五般,烧煠五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肉饭,酒五钟。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猪羊肉饭,酒五钟。随驾将军:按酒一般,粉汤,双下馒头,猪肉饭,酒一钟。

看看这些菜品,是不是和列位读者诸君心目中山珍海味的“御膳”大相径庭?别说心目中的御膳了,这看起来只怕还不如现代社会的单位食堂——除了一般不配酒水之外。

高务实刚才所说的“京师名实相违四条”也是真事,可见光禄寺饭菜之坑爹,已经在整个京城都出了名。

于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制度也就出现了变化。比如原先光禄寺给参与经筵、日讲的讲官准备的酒席就取消了,改为直接把膳席折合成银两给讲官们——这事还就发生在去年,是高务实亲自下令办的,极受翰林院与詹事府支持,连内阁都无一人反对。

光禄寺做饭不行,大明朝的祖制又不是轻易可改,那么皇帝吃饭怎么办呢?当然是一贯的老办法:绕过祖制——这里就是直接交给太监们负责。

来看《酌中志》中的记载:“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之。近年改由此监(这里指尚膳监),亦节省意。至十三年,复令司礼掌印、掌厂、秉笔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

这就离了个大谱,难道除了尚膳监这个宫里的“正规食堂”之外,竟然还要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秉笔兼东厂提督来给皇帝做饭?记性好的读者恐怕这会儿能想起一件事,二十多年前高务实刚刚随高拱进京那会儿的掌印太监孟冲,就是厨师出身,掌尚膳监起家的,对吧?

但是,以上所言其实并非真让司礼监的大太监们亲自给皇帝做菜,而是由太监手下的家厨操办——这就是皇帝刚才提及的“内庖”。

你想,这些太监手握大权,又没后代,有钱有闲,如何消遣?那就只好把大笔的银子用在口腹之欲上,所以太监往往是最追逐美食的一群人。

正所谓“凡攒坐饮食之际,其固获扬饭流歠,共食求饱,咤食啮骨……如有吃素之人,修善念佛,亦必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多不以箪食瓢饮为美。”

这就有点像后世寻常人印象中的所谓法式大餐,谓吃东西不能光只是吃,还得讲究个逼格。也可见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从国朝早期那种朴实演进到了虚华。

不过高务实倒不排斥饮**美,他只排斥大规模的铺张浪费。因为饮食本身也是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越是历史悠久、光辉璀璨的文明,在饮食上就越发多姿多彩、精雕细琢,这是历史的沉淀、文明的结晶。

只有以扬州盐商为代表的那种铺张浪费,才是高务实坚决反对的。例如杀上百头羊,只取羊身上最鲜美的一两条肉做菜,剩下部分直接扔掉,这是高务实严厉批判过的,他自己也从不允许高家有这样的行为。

皇帝说“坐下来再说”,高务实还真不客气,先是坐了下来,然后便开始说:“可见这宫里的事还是花宫里的钱去办,内外互不牵涉,才好办得妥帖。”

朱翊钧端起一壶宫里自酿的竹叶青,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朝高务实晃了晃,问道:“竹叶青还是?”

“可有秋露白?”高务实问道。

“有!竹叶青、秋露白、荷花蕊、寒潭香、金茎露都有,倒是太禧白今年似乎不太够。”朱翊钧起身道:“你等等,我去拿。”

高务实笑着起身道:“还是臣自己来吧……可在老地方?”

“在啊,一直都和十年前放在同样的位置。”高务实不太像个好客人,朱翊钧也不像个好主人,随意伸手一指,同时说道:“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念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