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联名信(1 / 2)
就在高务实越来越担心黄芷汀生产安全的时候,来自定南的消息格外让他紧张。
这天下值,刚回到昭回靖恭坊的状元第,便有家丁告诉他说定南急报到了,一下子让他紧张起来,匆匆进了书房。
看着案台上火漆完好的特制信封,高务实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来一看……
嗯?
不是生孩子那档子事?
高务实整个人又像是泄气,又像是松了口气,往太师椅上一屁股坐下来,毫无形象地往后一摊,以手扶额,小声嘀咕道:“这个时候寄什么政务报告,吓死老子了。”
不过说是这么说,政务报告也是要看的,他平息了一下心情,这才坐直了身子,将报告打开来看。
这一看就愣了。
由黄芷汀本人领衔,南疆一大批重要人士附署的一封宛如奏疏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其大意很简单,就是他们认为柬埔寨王国不应该保留。
这就很奇怪了,你们关心这个干嘛?这不是明显有悖于我之前架空王室、暗中执政的思路吗?
高务实顿时皱起眉头来。
他之前的计划之所以总要架空王室而不废黜,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从维持当地稳定考虑,因为这些王室毕竟是当地人的代表,让他们挂名统治,底层的本地人就不会太过于抗拒,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统治成本。
这个思路是从原历史的西方殖民者那里学来的,不过高务实也没有打算一直学,因为他还有他自己的后半部分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这种“间接统治”是有期限的。确定这个期限的条件很简单,不是说京华实际占领了某国某地多少多少年,而是一个确切的数据——人口比例。
高务实的想法是,当汉人(其实包括僮人等在内。在京华统治区,这些大明国内的少数民族被整体归纳为汉人)和“归化汉人”占据该王国的人口一半以上,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废黜王室了——当然,一般来说会考虑“禅让”这种看起来比较温和的手段。
不过在高务实的计算当中,这个时间的到来应该会比较晚,因为即便是汉化程度最高的安南,高务实都认为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达成这一条件。
毕竟,仅仅现在安南的版图之中,本土安南人就超过五百万了,而京华提高“汉人”比例的手段毕竟也有限,主要是移民和归化汉人。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从他拿下安南开始计算,二十余年的时间正好可以“培养”出一代人来,这一代人是在京华的“全覆盖式文化入侵”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汉人、对京华的认同感会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祖辈。
当这一代人成为社会主流,尤其是成为京华的稳固“兵源池”之后,京华就可以完全不畏当地人可能出现的反抗了。到那时,取代早已渐渐隐退幕后的王室,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高务实的风格是一如既往的,他不是杨广,不会想着三年五年修一条大运河,然后动摇自己的根基,墙倒众人推。
就像他指挥作战一样,他一般不考虑出什么奇兵,而更愿意稳扎稳打。花二十年时间来给自己的民族扩大出一个王国大小的稳定版图,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更何况这些王国的“同化”工作又不是一个完成了再接着做下一个,他们前后相差的时间并不大,最终完成这一计划的时候,也可能是“接二连三”的。
移民加“归化户籍制”,有个几十年的时间,当地人就一定会成为少数派,甚至搞不好会直接消失——其中大一部分已经“归化”成汉人了。
而且这种归化还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手段,优秀的人归化为汉人,剩下的么……消亡也是正常的嘛。
正常消亡总比搞种族灭绝来得好,至少高务实可以问心无愧了:我不是没给你们机会,不是没给你们选择的余地,但你们就是不肯进步,就是不肯努力,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不能给你们换血、换脑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除了以上这个原因之外,高务实没有考虑过废黜当地王室的另一个原因就更加“现实”了。
避嫌。
他毕竟还是大明之臣,对方毕竟还是大明的藩属国,他高务实以大明臣子的身份废黜大明藩属国的国王,这在法理上也说不过去啊!
当然,大明对于这一类型法理的讲究程度可能比不上欧洲国家,但大明有另外一种讲究:君君臣臣。
你高宫保废掉了南疆某国的国王,现在是要我大明封你去做这个国王吗?那你到底是打算去做国王,还是继续在我大明为臣?
间接统治的时候,高务实完全可以回避这个问题,因为京华集团再怎么强势,也只是“国策顾问集团”,可一旦把间接变成直接,这个问题就只能摆上台面上来谈了。
更何况,南疆又不是只有一国,你高务实打算做哪一国的国王?
哦,你还想做整个南疆的国王?当我大明朝廷是傻子吗!
南疆一统,那至少也有两千多万人口(实际不止),想当初一个安南就让大明劳心劳力成那样了,你高务实一统南疆,我大明还能睡个安稳觉?
是,朱翊钧和高务实的关系很独特,非常不一般,在他当政的时期也许有一定的几率不会把高务实南疆一统当做边疆威胁,可是朱翊钧如果不在了呢?
国家大事不是儿戏,皇帝也许认为高务实可靠,百官却未必觉得,尤其是高务实还有大把的政敌呢。而在这位和他有独特友谊的皇帝不在了之后,可能就是他们的晚辈当政的时期,大明和统一的南疆之间说不定也会变成“不得不战”的局面。言情8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