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嘴硬的汉武帝(1 / 2)

加入书签

天禄阁。

刘彻一边听董仲舒讲课,一边思索着。

等董仲舒讲完,刘彻有点厌恶。

从先秦开始,要统治国家,都要有对应的策略不说,还要有理论基础。

所谓理论基础,就是统治的合法性的理论。

在春秋战国时代,五行学说最终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汉,也是全盘接了五行学说的理论。

但,五行学说发明出来本来就是为了给没大一统的国家用的,大一统之后,这个五行学说就不够看了。

于是汉初几代以来,历经了不少理论派系,甚至连黄老道都拿出来治国了。

到了刘彻时代,董仲舒出现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几个字是后世人知道的董仲舒的给汉武帝的策略。

其实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哪门子策略?这分明是要求!

董仲舒提出的其实是“天人感应”‘大一统’以及最让刘彻反感的君权天授的延伸,天子论。

天人感应这套系统以德、贤来和统治挂钩,太优秀了,虽然拿野心家没办法,但是能让大部分人稳定在体系内。

而大一统理论,更是杜绝了周崩之旧事。

但天子论,刘彻就不爽。

刘彻本来是想当天王老子当天父天爹的,给董仲舒整成天子了,超级减辈。

董仲舒看刘彻看自己不爽,于是也不做官了,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儒家起来了,自己功成身退,永远留名青史了。

所以董仲舒去了刘彻哥哥刘端那儿当国相。

并且和汉武帝约好了,刘彻要是能找到一套理论代替那套体系,董仲舒再回来辩经。

但只等四年。

四年过去了,董仲舒要彻底退休了。

现在,董仲舒辞去刘瑞的职务,回到长安,就是要站完最后一班岗,只要新年一过,刘彻就永永远远的输了。

以后的皇帝,永永远远的都是天子,永远要注意德行,永远要为贤是举,永远要遵守独尊儒术的诺言。

直到没有皇帝为止。

现在,董仲舒回来,是为了给未来皇帝刘据讲课,翻年后,董仲舒就要告老还乡了。

刘彻一想到董仲舒给自己找了个野爹,哪怕这个野爹是上天,还是想打他。

董仲舒讲完,刘彻脸色波澜不惊,转头想到了高兴的事儿:“子孟。”

霍光立刻起身,以标准的儒家礼仪:“陛下。”

董仲舒满意的抚摸了胡子。

刘彻乐呵:“子孟,你说你二哥,这七天能写得出一篇赋吗?”

霍光深思熟虑了几秒后抬头:“回陛下,臣觉得臣二哥可以。”

整个天禄阁,一片欢声笑语。

试问现在长安城谁不知道,霍海四个月前才开始学认字,而且是跟骠骑将军霍去病学的。

霍去病是什么人物?长安城著名学拒,学个屁流派世家子弟首推代表。

当初刘彻准备亲自教霍去病孙子兵法亚圣兵书的,结果霍去病:“学个屁。”

他孙子吴子打的是春秋战国的仗,我霍去病打匈奴学他们干嘛?

事实上霍去病也是自己研究出了没人用过的骑兵打法。

但,这只代表他聪明。

现如今,著名学拒教的二弟,学了三个月,要写一篇赋。

这难度不亚于著名轮椅驾驶员孙膑要完成一场长跑。

刘彻:“咳咳,子孟,你也有孟浪的时候啊。”

霍光:“二哥是可以的。”

和霍海待在一起三个月,霍光从霍海口中听过的各种故事,深意不比任何经史子集差,而且二哥虽然不识字,但是春秋战国的典故张口就来。

二哥唱过的曲子,有感而发的感慨诗句,那都不是凡人能写的。

如果换个人,已经喊出了‘我二哥在文之一道的天赋上,比我大哥在武之一道上的天赋更强。’

可惜这个人是霍光,只是重复第三次:“我二哥可以。”

刘彻笑着:“好了好了子孟,你的性格虽然稳重,但信任亲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和幸福。”

“当然了,你和你哥关系好,值得信任也是对的。不像有些人。”

此话一出,现场笑声少了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秒后,笑声又大了三分之一。

少的是现场皇族的笑声,多出来的是大臣们的更肆无忌惮。

推恩令一直延续到今天,几乎已经把皇族的势力瓦解了小半,如此推行下去,二十年后再也不会出现王族造反的情况了。

众人正笑着呢,一名内侍太监端着黑漆托盘小步上前:“陛下,霍海公子上奏赋文。”

现场所有笑声戛然而止。

众人都看向了托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