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真相现象(1 / 2)
黑色属水,这流水纹更不用说了,也属水。
因为周人的图腾是火,所以秦始皇一直坚信,秦的水会灭了周的火。
而壁画下面那些穿着绿色长袍和白色衣服的人,应该分别是秦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和庶人。
我曾看到过一些古籍中的记载,秦朝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许浩此刻一脸不解,但满眼崇拜地看着朱庆阳:“三爷!这东西您也懂?我还一直以为土夫子都没什么文化呢。”
很显然,许浩对于朱庆阳的崇拜已经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了。
仿佛朱庆阳所说的每一句话,许浩都会觉得非常有道理。
朱庆阳顿时看了许浩一眼:“土夫子怎么了?我还真就告诉你,真正的土夫子可一点不比你们这考古队差。很多历史的真相,其实都藏在古籍和野史之中!”
朱庆阳的这番话让许浩顿时点了点头:“是是是,三爷说的是!”
如此态度,一来是因为许浩对于朱庆阳的确非常崇拜,二来朱庆阳也的确用他自身证明了这句话。
韩风看了看四周,这个墓室内没有任何的棺椁。
地面是由珠宝制成的一份秦国地图,四周的墙壁上皆是壁画。
“这里应该类似于一座功绩殿,主要用来记录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脚下的地图寓意着他统一了六国,墙上的壁画也是对他功绩的各种记录。”
对于这一点,其他人倒是没有异议。
朱教授走到一面墙前,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说道:“这面墙上的壁画,记录的应该是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功绩。壁画上清晰地描绘了他如何将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修建的长城联接起来。旁边甚至还有一句话:‘铸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延万余里……’”
站在另一面墙壁前的张小娴紧接着说道:“这面墙上记录的应该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功绩,他以商鞅时期的秦国度、量、衡器皿作为全国统一的长短、大小、轻重标准。这的确为后世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众人都在专注地观察着墙上的壁画,试图了解这位传奇皇帝的一生。
然而,就在这时,温文彬的声音突然带着几分诧异传来:“你们快来看,这面墙上的壁画记录着什么?”
听到温文彬的话,韩风等人聚集了过来,很快便发现这壁画的确有些奇怪。
上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最离奇的是,海中居然隐约可见几个人头,就好像这几个人是从海里探出头来朝外看的。
而且,这几个人刻画得非常丑陋,面目狰狞。
另一边的秦始皇则正做出挥手指挥状,身后是箭雨射出。
温文彬看不懂,朱教授等人也看不懂,但韩风几人的眼中却闪烁着些许惊讶。
他们意识到,海中那些丑陋的人,不正是在北海遗迹内见到的鲛人吗?
难道秦始皇东巡的时候,真的与北海一族接触过?
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古墓中会有鲛人烛这种东西。
更让几人感到惊讶的是,壁画里的海中似乎还有一条长长的庞然大物若隐若现。
在朱教授等人看来,这幅壁画很难理解,但韩风等人却因此感到诧异。
他们心想,这一切总不能都是巧合吧,否则怎么连北海祖龙的身影都画了出来?
这位千古一帝到底都经历过什么,仅靠这些壁画显然还无法完全诠释出来。
然而,放眼望去,这座大殿内尽是始皇帝的丰功伟绩。
同时在最后面的几幅壁画中,还记录着他下令建造皇陵时的场面。
但在看到其中一幅壁画的时候,朱教授等人的面色纷纷变得凝重起来,眼中满是震撼……
在壁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秦始皇下令烧制陶俑的过程。
四周还有许多已经成型的人像。
壁画生动地展现了每个制作步骤: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砂进行加工,刻画细节,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后烧。这些陶俑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成为了评判的标准。
每一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
一排排的人佣出现,景象何其壮观。
其中大多是兵马之像,不仅有战马、士兵,甚至还有战车。
在另一幅壁画上,还描绘了这些人佣随同秦始皇下葬的场面。
张教授看到这里,激动不已地说:“这些兵马俑,若是真的能找到,这将是重大的发现!”
张小娴也难掩兴奋地点了点头:“没错,既然壁画上记载了这些兵马俑随同下葬,那么它们一定就在某个地方。这样的发现足以震惊整个华夏,甚至是全世界。”
考古队全员对于这样的发现都兴奋不已,毕竟这对他们来说是穷极一生都可能遇不到的事情。
从壁画上看,这些人佣雕刻得非常精细,手法高明。
如果真的能保存到现在,那简直就是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秦朝时代!
身为考古学家,他们怎能不感到激动?
也的确如他们所料想,在未来的新时代,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确是闻名全世界的名胜古迹,更是全球奇观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