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霸道(1 / 2)
这么霸道的编剧和导演,李翰祥还是第一次见。但不可否认的是,韩平有那个底气。
电影圈是很现实的,能够为电影公司带来利益的导演和编剧,哪个老板不喜欢。
如果韩平下一部电影继续取得成功,别说左派电影公司,就算是受到弯弯资金控制的电影公司也会为了利益找他拍电影,甚至进一步,受到国际资本的邀请也有可能。
这么一想,花个十五万港币,还不是自己的钱,用来交好一位潜力无穷的导演也不亏,甚至血赚。
于是乎,双方做了口头约定,等到资金到位后,李翰祥就会出资买下韩平的三份剧本。
十五万港币啊!
韩平心里美滋滋的,这可不同于廖一原给的奖金,他可以拿得心安理得,谁都挑不上刺。
十五万港币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换算下来有三万八千二百多块钱。
想想也挺感慨的,他拍了两年戏,工资加奖金也不过五千块,结果现在卖掉三份剧本就能赚将近四万块钱。
只能说,这个时代还是更钟情于文字工作者。
别看这些年国内一部电影动辄几亿人次观看,电影明星们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粉丝追随,享受着鲜花和掌声。
可若真正论起在文艺界和官方的地位以及影响力,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哪里比得上那些作家。
以文联来举例,它是文艺界联合会的简称,其中包括了文协,也包括了影协以及其他众多的团体成员。
听起来作协和影协都是文联的团体成员,双方应该是对等的,对吧?
但事实上,文联和作协都是正部级单位,而影协却是文联的下级单位,正厅级单位而已,影协和作协差着级别呢。
作家在地方可以挂职,导演可以吗?
作家可以从一介白身一跃而成部长级干部,导演可以吗?
说点现实的,一部作品小说可以出版,拍成电影却要被禁。如此差别对待,这让电影从业者到哪说理去。
这种情况直到后世才好了那么点,但也有限。
说好转,也只是电影从业者赚的钱更多了,仅此而已。
“对了,还有个事要提前约定好。”
韩平开口,李翰祥心脏猛地一跳,不是吧,又来?
他苦笑着说:“韩导,你有条件能不能一次说完?”
韩平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带着一丝歉意,“李导,我也是导演,知道导演创作是需要自由度的。可我还是要提前说好,你改我的剧本可以,不过不能添加那些暴露的镜头。”
他也是才想起来的,李翰祥可是香江有名的风月片大导演,要是不加以限制,他害怕这位李大导演又整出些幺蛾子来。
电影被禁,无法在内地上映是小,可编剧那一栏可是写着他韩平的名字,他可不想以后出名了,被粉丝拿着这段黑历史调侃他。
李翰祥不同意韩平的看法,“韩导,你不了解,香江观众最喜欢宫闱秘史,就连相关小说都少不了这些,没有这些,电影岂不是要少一大看点?”
韩平笑了笑,李翰祥到底是香江导演,视角还是在那宫闱秘史上面。他是拍惯了风月片,一时转不过弯来。要是他这一版的慈禧三部曲还是按照风月片的思路来拍,票房上会取得一些成绩,但绝对称不上一部合格的史诗片。
“李导,你要是用拍风月片和宫闱秘史的手法拍慈禧三部曲,那又和你之前拍的电影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你也不用花十几万买我的剧本,随便在香江找个三流小报的编辑都比我写的好。”
闻言,李翰祥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换一个小年轻这么调侃他,他绝对会发火,但这人偏偏他不太惹得起。
而且,他本心里觉得韩平所言有理。
这些年,他也一直想突破自己,但每每拍摄完成,又走了老路。
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来的执导思路,做差了,真的差了。
为什么这么看重韩平的剧本,不就是因为韩平的剧本有史诗片的格调和厚重感嘛。
这么一想,他的脸上缓和了许多,看向韩平的眼神带着一丝感激。
万幸啊,要是没有韩平给他这么一记当头棒喝,他可能又要走向老路了。
李翰祥心里感慨万千,却不会表现出来,他皱着眉,半晌才不情不愿道:“好,我就卖韩导一个面子,拍摄的时候我不会往里面添加暴露镜头的。”
“不过有些剧情是不是要删掉,比如这圆明园的修建过程,还有民间的反应等。”
韩平坚定地摇头,“不能删,圆明园的修建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不拍出来,怎么体现清政府的穷奢极欲!”
滕洪升在一旁看的是目瞪口呆,他还是头一次见编剧如此不给导演面子,当众驳斥导演的想法呢。
不过旋即,他就想到韩平也是导演,嗯,这就合理多了。
汪厂长要是知道他的想法,只会觉得他少见多怪,毕竟韩平在燕影厂那叫一个胆大包天。
“我……”李翰祥张张嘴,只觉得委屈的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