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如其名(2 / 2)

加入书签

(铄:古代与“烁”同义,有光明闪亮的意思,形容光辉美盛的样子。)

(卫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熔钟、卫之法于一炉,因撰书论名篇《笔阵图》而名耀书史,除了《笔阵图》这一篇文章外,还有《淳化阁帖》收录的《与释某书》法帖,《玉台名翰》中录有她的《名姬帖》,另外还有《卫氏和南帖》传世。卫夫人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对“书圣”影响深远的启蒙老师,当然文中卫夫人的具体年龄是小说之言,总之她生活的年代跨越了两晋,她所创制的“簪花小楷”字体清婉,飘飘若仙,也体现了魏晋时期的审美。她去世时,王羲之四十七岁,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缅怀至亲,“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便是著名的《姨母帖》。)

(卫展:字道舒,河东安邑人,卫恒族弟,晋代法学家,卫铄的父亲。历任尚书郎,迁南阳太守,转江州刺史。晋王司马睿建国,拜廷尉。卒于官,追赠光禄大夫,著有文集四十卷。)

(卫恒:字巨山,河东安邑人,西晋书法家。少辟司空齐王府,转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惠帝时与父亲兄弟同为贾后等谋害。著有《四体书势》,是存世最早和比较可靠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祖卫觊、父卫瓘、侄女卫铄【确切地说,他是卫铄的族叔】都是著名书法家。)

那可爱的少女立时起身离座,热情地迎过来,口里脆生生地叫声“少姝姐姐”,两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相见如故,手拉着手,问东问西,厮认了半天,惹的大家一阵阵发笑。

真也人如其名呐,少姝怀抱如此想法,还在左右端详,卫铄那标致的鹅蛋脸上洋溢的笑容极富感染力,虽说她骨骼秀丽,身形偏瘦了些,想来是还未长开,清润皎洁的面庞未施过多脂粉,只在眉心处用青粉描摹出朵小小的莲花,独具一格,透着冰雪聪明的伶俐劲儿,奇异地糅合了端庄与清新的气度,叫人见之忘俗。

卫铄说:“我原本住洛阳族祖大人处,伴着姐妹们一起读书习字,士季叔说来河东有事,正好我也想回老家看看,便缠着他跟来了,在华岩馆也好讨教一番。”

钟会清了清嗓子:“受道舒兄所托,卫铄时常跟着我们兄弟俩人习字,这次出游也不可荒废怠惰了,这不,她老父又殷殷垂嘱,除了要有服侍起居的仆妇,另需派个帮闲清客跟随,喏,这后生姓石,是个机灵人,便是职司为她采买文房四宝等所需事宜的。”

(清客:早期是指一些专门陪着大贵族、大官僚、富人等消遣玩乐凑趣的文人艺人,被称为“帮闲”,也叫做“清客”。)

大家连声称赏之际,只有少姝错愕不已,半天合不上下巴,不晓得是羡慕还是同情:“哇,习字也有专人侍奉!”

那后生见少姝恭谨谦和,应答有趣,心中也自生出几分欢喜,赶忙上前,向郭家逐一问安,未露推诿怯场,也不见居功得意,措词恭敬而坦荡:“在下石生,是卫姑娘此程的随侍,姑娘日用的纸笔等物皆由我来采办周置。”

少婵与少姝一同回礼,不过少婵心下多少有些点犯嘀咕,此人看着年岁不大,神气凛然,估摸着他在钟府应当是颇受看重的,不然的话,他家主人何以会单独为其引见?

那石生抬起头来,只见他书生作扮,虽然身量清瘦,却是个风度出众,徇徇儒雅的少年郎,坚毅的嘴角,高挺的鼻梁,都显出几分英气。

思霓笑盈盈地看住他,语气里透出她对小辈惯常的慈爱体恤:“石公子这一路也辛苦了,还请坐下谈吧!”

石生闻言,一刹那间有些受宠若惊,但显然他深谙如何用谦逊恰到好处地守住当下身份,在迅速地与钟会交换过眼神后,他只道了声“小人不敢”,依旧立回一旁,安分缄口,不再言语。

待再次坐定,少婵便附耳过来低语,耐心地为妹妹絮絮填补她的“孤陋寡闻”了:“少姝岂不知,士家大族的家学传承,以儒学为宗,兼习染玄风,并至为注重诗文、书法、琴棋等高雅的技艺,族中长辈亲身面授,责人服侍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