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大劫(1 / 2)

加入书签

“这符箓……竟能这般提升人身气血,力量速度,甚至精神意志?”

“祖皇,究竟在战神殿中参悟到了什么,为何与那些神武尊者的战神真武截然不同?”

许阳开始为自身绘制符箓,苏少卿也抚摸着自己的身体,细细感受这六丁六甲护身神咒的效果。

六丁六甲,神咒护身,拥有许多神效,能够增强人身气血,提升魂魄元神,还能形成咒文防护,抵挡外魔侵害,得此加持之后,纵是孱弱之体,也可赤手搏魔。

苏少卿身为武者,对此感受更加真切,因此心中更是惊奇。

此世武道,万法源流,皆来自战神殿,除此之外别无真法。

无论三教道统,还是圣地魔门,修炼的全是武功,从没有法术的说法,就连那些神神叨叨的和尚道士,练的也是战神图录中的武学。

什么道经佛经,至多只能修身养性,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力量,法咒符箓之类的更是诓神骗鬼之说,除了那些村夫蠢妇,谁也不会相信。

可如今……

苏少卿一手按在胸前,感受着那若有若无的符咒之力,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祖皇不愧是祖皇,别人练武他修仙,就如当年一般,别的抱丹武者,只得五百寿元,不飞升便要死,他镇世八百载,却依旧春秋鼎盛,如今更是死而复生,算下来已经活了近一万六千岁。

虽然那些乱臣贼子先行一步,在祖皇醒来前强占了战神传承,篡夺了大周江山,但凭祖皇手段,未来必能拨乱反正,重振祖宗基业……

“想什么呢?”

一声轻语,中断思绪。

苏少卿惊醒过来,回首望去,只见许阳衣衫整齐,似乎已将符箓绘制完成,此刻正坐在剑气削出的石台上,眼神平静的注视着她。

“没,没什么。”

苏少卿摇了摇头,慌忙说道:“就是讶异这符箓之力,祖皇竟在战神殿中悟出了这等仙家手段?”

“道法符咒罢了,谈不上仙家手段。”

许阳摇了摇头,没有在这话题上做太多纠缠,直接问道:“说说吧,我死后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今天下,又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之前搜魂失败,所以想要了解此世情况,就只能向苏少卿这个知情者打听。

听他这么一问,苏少卿也想起了此时处境,眼圈顿时一红,直接跪倒在地:“我等后世子孙不孝,未能守住祖宗基业,还请祖皇责罚!”

许阳神色平静,古井无波:“说吧,怎么一回事。”

话语平静。

为何平静?

因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间更没有不灭的王朝。

虽然当年他镇世八百载,一统天下,四海皆平,将那些伪道伪佛的三教道统还有一干牛鬼蛇神灭了个干净,还建立起了成熟完善,深入人心的法度体制,但这至多只能延命,并不能改变大周灭亡的结局。

毕竟,时过境迁,人心有变。

他在的时候,不仅拥有绝对的个人武力,还拥有绝对的群体势力。

教师技能,各项特性,以身作则的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干练的弟子门人,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使得他的政令,他的意志,能够由上至下的贯彻实行。

什么世家门阀,什么地方豪强,都无法与他抗衡,再加上法度执行,体制建立,上行下效,深入人心,如此才能维持国势,八百年长盛不衰。

但他死后呢?

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来。

再无一人有绝对的武力,绝对的权威,能够培养出忠诚的势力集团,贯彻君王的意志,维持国家的法度,保证体系的稳固与清洁。

权力,是由上至下的,也是由下至上的,没有一个强力忠诚的势力集团拥护,那九五之尊的帝王,也不过是一个深宫之中的吉祥物。

上层无力,下层必乱,欺上瞒下必成常态,再加上人心有私各自为利,使得君臣之争,党派之争,重重利益争端,成为朝堂常态……

这样发展,岂能不灭?

别说什么法度,什么体制,再好的法度,再好的体制,没有人维护,没有人执行,那也形同虚设。

就是当年他留下了子嗣,大义在手,名正言顺,也挡不住这人心汹汹。

所以,大周灭亡,意料之中,并不值得惊讶。

相比王朝的覆灭,许阳更好奇一件事情。

那就是科技的发展。

历史是呈螺旋形上升的,除非出现文明断层,否则无论王朝如何更替,科技发展都只会向前推进,不可能向后倒退,就算中途出现一些波折,最后也会被整体生态修正过来,就如华夏史书。

所以,问题来了。

当年他为进入虚空挪移,方位不定的战神殿,在推动武道进程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科技。

最后他离开的时候,大周已经完成了现代工业化,连航天卫星都放上了太空,战机航母更是不在话下,否则也难做到天下一统,四海皆平。

有这样的科技体系打底,再经过一万多年的发展,就算不能演变出个超级文明来,也不该倒退回去吧?

可是现在……

之前那一票人马,包括苏少卿在内,都是古装扮相,所用兵器也是刀枪剑戟等冷兵器,没人掏出机枪来哒哒哒,也没人抗火箭炮轰轰轰,见不到半点现代科技的影子。

什么情况?

这帮人是怎么把他建立的科技体系玩没的?

难道练武功跟推科技之间,有什么不可调解的冲突吗?

还是他们有了更为先进的科技生产力?

许阳心中,疑惑重重,尽是不解与好奇。

自己走后,这帮人到底搞了什么花活?

“子孙不孝!”

对此,苏少卿也是满脸复杂,沉声叙述起了这万余年的变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