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孙伯民回来(1 / 2)

加入书签

学完这些到了七八岁,进入了正式学习的应试科举阶段,就要开始学四书五经。

学这九本书,不能乱来,要有先后顺序。

先学四书,再学五经。

然而四书,又需要按照顺序学,不能打乱。

先学《大学》,以立其规模,就是先打基础,《大学》就是教人学做大人,教你如何做人,对这个世界有基本的认识。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囊括了儒家思想的精义。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此书最难读,需要把上面三本读熟,读透,领悟其意,才好研究《中庸》。

读完四书了,下面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五本书需要读熟,但很难精通,需要你选择一两门来专治,作为自己的主业。

郑夫子强调,四书五经是根本经典,读书人必学,想要科举必须精读背熟。

郑夫子还说仅仅读熟四书五经还不行,还有看多几倍内容的大儒注释。

意思是像今天的高考,不仅要学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参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45套全国各地模拟题》》等

同样四书五经,也要多读历年历届大佬的注释。

等读完这些,一般人已经十五六岁了,准备考童子试了,极其聪慧,又运道的,也能考院试了,通过后,就是秀才了。

孙山听到郑夫子讲考秀才就要读那么多书,头晕脑胀,不知所措。

但这还未完,郑夫子继续补充,想要科举,读四书五经还不够,还要学些一些“课外书”。

比如律法类的《大乾律例》,算学类的《九章算术》,历史类的《廿四史》等等。

讲完这些,郑夫子感叹地说:“这些书,不要说读熟读精,我们农家子,连买都买不起。”

话锋一转又说:“你大表哥出身耕读世家,很有机会考上秀才,考上举人,如果运道好,进士也有可能。”

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孙山:“孙山,你或许有机会,现在你还小,先努力认字,要是将来真有机会,一定要抓住。”

说完后,再也不理会孙山了,独自去中班教学了。

自从知道科举要读那么多书,孙山更勤奋学习了,不管怎样,启蒙书,四书五经一定要倒背如流,其意也要耳熟闻详。

如今得加快速度,争取一两年把启蒙读完,再转到县城秀才门下读四书五经。

孙山做了一个计划表,争取今年读完买的四本启蒙书,最迟八岁开始读四书五经。

再花七八年把四书五经读烂背烂,然后准备考童生试。能考过最好,不能,再给三四次机会自己,最后实在考不过童试,成为童生,直接放弃,去打工。

如果考上童生,要是23岁前还未考上秀才,就彻底放弃,安心找活计干,争取小富即安的生活。

读了一会儿书,外面天黑了,孙伯民等人回来了。

放下农具后,苏氏赶紧到隔壁的鸡栏捉了一只大肥鸡,家里的鸡还是特意养到过年吃的,未吃完,如今变瘦了些。

黄氏说到:“这只鸡,再不劏,就变瘦了,伯民服役回来,辛苦了,炖个鸡吃吃,补补身子。”

苏氏点头说:“阿娘,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劏,等会加些枸杞,红枣下去炖,今晚大家一起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