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河北到底是个啥情况(2 / 2)

加入书签

一句话:站唐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官职;站安大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统战价值。

路线虽然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唐庭看看河北豪强的本事。

至于河北边军,他们严格来说并非河北势力,反倒是内部有很多不同意见,他们造反并没有河北人那么积极。

比如说平卢镇就有人不肯就范,更别提河东这边,响应安禄山的人更少。

那么安史之乱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简单点说,就是河北本地势力逐步夺权,顶着大唐或河朔三镇的皮,完成内部基层组织演进的过程。

这一点以前基本上很少有人提及。

安史之乱有不少大战,潼关之战,香积寺,邺城,太原,睢阳,这些地方都发生过大会战,双方死伤惨重。

唐庭那边我且不说,安史叛军,死的人不在少数吧?

这个不需要去算,死了二十万人是很正常的。

战争两年后,刚刚起兵的那部分人,我说他们起码死了个七八成,这点没什么疑问吧?

可是一直到八年之后,安史之乱表面上结束,河朔三镇自立以后,那些藩镇节度使手中,居然还有十几万可战之兵。

这些人从哪里来的?跟着安禄山混的么?

不不不,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河北人,甚至是河北汉人!

他们都是后期慢慢补充到安史叛军里面的士兵,其中,很多都是出自河北团结兵。

也就是说,虽然名字都还是“叛军”,皮还是一样的;但军队里面的主体已经不一样了,自然,他们的政治追求也不同了。

团结兵,这个概念一言难尽。它不是团练性质,更是与本地豪强格格不入,不听他们摆布。

真要说的话,有点像是四川袍哥或者旧上海的帮会一类的组织。

团结兵制度的发展,对于中晚唐一直到北宋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它是唐代封建社会上层权力逐渐梯次瓦解的产物。

赵匡胤为什么要玩“义社十兄弟”?

因为他们的老爹也是这么玩的,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玩的,有深远的历史传承。

团,抱团取暖;

结,结社。

所谓团结兵,无论刚开始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何种寓意,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士卒与军官阶层互相通婚,家庭互相照顾,战场上互为臂膀的组织。

随着安史之乱破坏了原本的社会结构,导致人口大迁徙。所以很多迁徙到新地方的人,肯定会被原本的住户所排斥,产生所谓的“主客矛盾”。

为了生存,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客居于此迁徙过来的人,都必须彼此抱团。这种抱团,打破了宗族的观念,以“义”字当先。

生活上结社,邻里互帮;

一家有事,十户相帮。

军队组织,则是牙兵阶层脱颖而出。

牙兵之间,战场上互相照应。

平日里有事一起上,一人闹事,一军哗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家庭都已经互相通婚联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军队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强大太多了。

你看,那些“狗史官”们不愿意写的东西,其实历史脉络分明得很,跟后面发生的事情每一件都能对得上。

安史之乱率先在河北孕育出“结社军队”,然后随着藩镇割据的加剧,结社与牙兵开始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大唐遍地开花。

谁站唐庭,谁站安大帅,战争结果如何,反倒成为次要的了。

无论是漠北还是江南,无论是河西还是河东,无论那些节度使是什么立场。

那些基层的牙兵,那些骄兵悍将,他们仿佛超越了地理的限制,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银枪孝节的丘八,与黑云长剑的丘八,虽然服役的地方相距甚远,但他们桀骜不驯的做派,就好像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一样。

这便是历史的必然性,很残酷,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而这些东西,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就已经相当普遍,萌芽欲出土了。

河北、河西,有关结社(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文物陆续出土,便足以证明它不是猛然间出现的。

但是安史之乱催化了这一过程。

我会在下半部里面,相当多前人没写过的东西,剧情不会走得那么快,也不会走得那么直,你们慢慢看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