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习惯抄作业的朱元璋(1 / 2)

加入书签

“必须尽快找到公主殿下!否则大明皇帝若是见怪,我们就全完了!!”

公主殿下?

秦枫一惊,皱眉思忖着,是不是自己的古棒语掌握不到家,听错了音。

难道这支朝鲜使团里,还包括朝鲜公主么?

总不会是来旅游的吧。

朝鲜使团,已经是最后的一支队伍,待全部通过淳化县,一场热闹便渐渐落下帷幕。

接下来,他们如何入京,如何见驾,如何凭借各自的礼物和诚意,表达自己对大明的崇仰和尊重,那就是另一番热闹了,自有专门负责外交的部门鸿胪寺负责接待以及安排。

秦枫作为应天知府,保障队伍顺利通过应天府管辖的范围,已经尽到了职责。

虽然最后那句话令他心生疑窦,秦枫却也没太往心里去。

因为他手里还有重要的事情要操心。

那自然就是即将开始的应天府府试。

洪武五年,大明最重要的事,就是重开科举。

这件事,甚至比暂定于下半年的太子大婚,更加重要,因为它牵涉着全国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以及关乎到大明未来的国计民生。

目前缺乏的大量官员,都要从这次科举中选拔出来,再充斥到各地。

因此,秦枫尽管可以提出跟朱元璋圣旨并不完全相符的选拔方式,却不敢对科举本身有丝毫怠慢。

如今,经过各县的县试,通过第一轮选拔的人员名单,已经交到了应天知府秦枫手里。

其中,秦枫亲自主持的淳化县县试,共选出四十九个入围者。

有趣的是,其余诸县,交上来的名单,不约而同,都不超过四十人,其中最少的句容县甚至只有二十三人。

其中缘故,耐人寻味。

倒不见得是各县的标准更严苛,或者人才更稀少。

主要是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应天知府秦枫,之前曾是淳化知县,淳化县的枫兰县学,就是这位秦大人一手创建的。

所以,这事情还用再动脑子么?

什么档次,敢跟秦大人主政的淳化县,选出同样的人才数量?

尊重领导,这是几乎烙印在每个华夏人基因里的习惯。

因此,秦枫现在手里拿到的府试名单,一共两百九十三人,按照秦枫的规则,选出的这不到三百人里,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最小的还不到八岁,最大的则已经超过八十。

这个跨度,是非常夸张的!

接下来的府试,就要从这不到三百人中,再次优中选优,选择真正德才兼备,并拥有执政能力的人,进入到朝廷组织的院试中。

通过院试,就是秀才。通过乡试,就是举人。通过会试,就是进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