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刘梦石见义勇为(2 / 2)

加入书签

次子睚眦,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

三子嘲风,样子像狗,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解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音乐和鸣叫,刻于钟钮上。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五子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坐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貌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威武。

六子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有,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七子秆,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有威力,好狱讼,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又相传它主持正义,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门大堂两侧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子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幺子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鱼形的龙(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处眺望,遂位于殿脊两端。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因此把它安在屋脊两头,也有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貔貅,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寓意是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神父元神补充说:"长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乐,三子嘲风和么子螭吻都位于屋顶,六子霸下和八子负都围着石碑,有重复之嫌。还有的说,龙王的儿子饕餮,样子似狼,性贪吃,位于青铜器上,现在称之饕餮纹。

高僧元神补充说:“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将其刻在桥梁外侧正中,防止大水将桥淹没。据民间传说,这种怪兽贪吃无厌,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体,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

道长元神补充说:“趴蝮,样子似鱼非鱼,善水性,体态优美,饰于石桥栏杆顶端。椒图,形似螺蚱,好闭口,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反感别人进其巢穴,故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

白龙很是满意,他让刘傻子骑在自己身上,他从海底飞升到空中,飞到三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