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泰山石敢当奥秘(2 / 2)

加入书签

刘傻子教授说:“所谓‘弱水’,《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绕之’。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弱水’并不是孤单单的一条河,它与周围许多条河相连,或者说‘弱水河’是整个水系的主流。由此还可以看出,它在两千年以前应该是一条河水滔滔、奔腾澎湃的大河。郭璞注曰:‘其水不胜鸿毛。’《十洲记》云:‘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张洪德教授说:“《玄中记》也指其‘鸿毛不能载’。也就是说,这条河水流湍急,连大雁的羽毛落在水上都会沉下去。关于这方面的描写,很容易让人们想起《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经过的流沙河,也许流沙河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据早年记载,这条河里曾捕到过近三米长的大鱼,而这条河的终点——居延海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年产20万斤鱼’的记录。”

沈明贵编辑接着说,《古道寻踪》反映,古人对地域的里程概念并不像现在这样清楚,如果从中原的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地算起,到祁连山脚下,至少有1600公里左右,如果按日行30-40公里的速度来算,也要走上50天左右。试想一个连续行走了50多天,人困马乏的队伍,当看到眼前高耸入云、雪峰绵延的祁连山时,会作何感想。他们发出:“呜呼哉,万仞山峰,舍昆仑其谁?”于是一个新的昆仑山概念就此产生了。

黄梅导游问:“如果说祁连山就是昆仑,那么,周穆王驾八骏去西方会王母娘娘,他的路程需要大打折扣了。周穆王真的是在祁连山脚下见到王母娘娘吗?同样是《山海经》,说王母娘娘在昆仑山宴请周穆王,周穆王离开时,西王母还送了好几车玉石,是不是祁连山下也有产玉的地方吗?”

杨扬导游说:“其实祁连山还真的出产玉石,最有名的就是用这种玉石做的“夜光杯”。难道说周穆王千里迢迢用八骏拉回京都的不是和田玉,而是祁连玉吗?”

龙小宏说:“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记者去参加救援活动,当地的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岷山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昆仑山。由此,都江堰的河水也就是《山海经》里所谓的弱水。根据专家考证,《山海经》一书就出自蜀地。”

刘傻子教授说:“《山海经•海内经》、《淮南子•坠形训》这些古文献讲到昆仑时都不约而同提到‘都广’和‘建木’两个词。《山海经》等所描述的“都广之野”据说是天地的中心,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

欧阳旭说:“是啊,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和天庭的。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

张洪德教授说:“我们注意到,在有关昆仑山的描述,首先都是当时国家所能控制的最偏远的疆界。在周朝的时候,周穆王西行至昆仑,如果按照当时周朝的疆界来看,西部最远之处恐怕也就是祁连山了,那里就是古人认为的地之涯,天之边。到了汉朝,疆域进一步扩大,新疆天山一带,可以视为昆仑;往西南去,蜀地岷山,也可以视为昆仑。清朝的疆域就更大了,这时的昆仑也就是我们现在新疆南部的喀喇昆仑直到青海。可是在明朝末年,国力明显衰弱,所能控制的疆域也在缩小,所谓昆仑山所在地也由新疆的南部收缩到了青海。”

刘傻子教授说:“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这里有座海拔最高的山峰叫玉虚峰。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据说这里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

张洪德考古教授说:“在古籍中,有关昆仑的记载中所涉及的河流,或者所谓的‘弱水’,是一条由南向北淌的大河。祁连山脉的黑河符合以上条件,岷山山脉中有一条岷江,其流向也有由南向北的趋势。当然现在地图上的昆仑山无论是白玉河还是青玉河,流向也都是由南向北的。”

程萍编辑说:“由于李冰治水成功,在民间就流传了许多关于李冰的故事传说。相传李冰上任之后,听说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妇,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打扮起来,准备送给江神,但是江神毫无动静。”

刘媛媛编辑说:“李冰大怒,奋力拼杀,终于杀死由江神变成的苍牛。后来,李冰塑造了三个大石人放在江心,并与江神约定:水枯的时候不能低于石人的脚背,水张的时候不能超过石人的肩头。另外,李冰还刻了五条石牛作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石牛,来镇守江面,不让江中的妖怪作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