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美国的后院(1 / 2)

加入书签

朱简烜准备在太平卫过冬,准备深入的了解这片地区的情况。

先去上游视察了正式投产不久的煤矿,也去欣赏了美河上游的河谷山川风景。

北美大河中上游干流和西部支流流经地区大多是平原,而美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是丘陵地形。

流域内年降水量基本都在一千毫米以上,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降雨比较均匀。

所以相比干流和西部的其他河流,美河沿途的景色似乎截然不同,更像是大明江南地区的风光。

不过由于没有强烈的季风性,所以冬夏温差比大明本土要小得多。

如果没有频繁出现的突发性的寒潮、飓风、龙卷风,这里的环境会比大明本土的江南地区更加宜居。

但是没有如果。

现在有了大型煤矿,大平原上的开拓点抵抗暴风雪和寒潮的能力大幅度上升。

在勘探煤矿的时候,太平卫的探矿人员还发现了萤石矿。

萤石本身色泽鲜艳,晶体表面规整光滑,看上去是非常的好看,只是不够坚硬,难以称为宝石。

所以泰平左卫的工匠向朱简烜报告的时候,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太过重视。

但是这对朱简烜而言这是个意外之喜。

萤石当宝石虽然不太够格,但是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是唯一能大量获得氟元素的矿物。

可以用于辅助钢铁冶炼去除杂质,可以作为辅料制作更光滑细腻的玻璃和搪瓷。

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冰晶石,是电解铝工业所需的重要催化剂。

可以用于生产六氟化铀,配合完成铀二三五的提纯。

可以用于生产氢氟酸和氟化氢,是石油化工产业所需的催化剂。

萤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朱简烜不记得北美哪里有萤石矿,没想到这里竟然就有。

然后朱简烜也想起来了,前世美国肯塔基州好像有铀浓缩工厂,而太平卫南侧就是肯塔基州最西端。

看来太平卫所在位置的美河两岸确实适合当工业区。

朱简烜视察一圈,再次回到太平卫驻地的时候,收到了新奥尔良送来的报告。

奥县县令和夏尔·马丁撰写的,关于海地代表来访的消息,以及海地革命的情况,对方的情况和目的。

加勒比最富裕的殖民地之一,现在主动表达效忠的意向。

但是朱简烜却并没有感到一丝惊喜,反而开始发愁甚至是心生厌恶。

如果说前世的加勒比海是当时美国的后院,那身处其中的海地就是美国后院的化粪池。

一个完全炸开之后再也无法盖上的化粪池。

朱简烜不是没有办法和思路去规避乃至解决海地的问题,前世的美国人也不是没有。

但是投入和收获不成比例,根本不愿意去做。

朱简烜不想看到海地的消息,甚至曾经期待海地别和历史上那样爆发革命。

但是那种期待是不切实际的,海地内部的矛盾是切实存在的,无法根本性调和的,革命是必然的。

海地革命之前,海地是加勒比海的明珠,法国在美洲最富裕的殖民地。

当时海地生产了全世界六成的咖啡。

海地革命成功之后,变成了存在于美洲的非洲国家。

海地自我定义是纯黑人国家,他们在独立过程中几乎杀光了所有的白人。

这确实是法国白人奴隶主应得的结果。

黑人摧毁了几乎所有的种植园,不需要再在种植园中劳作,获得了天性的解放,回归了近乎其原始状态的生活。

但这里是美洲,是加勒比海,这里不是非洲大陆啊。

海地岛土著近乎全灭了,死的比白人还干净。

朱简烜宁愿海地岛还是原始状态,只有原本的土著在岛上生活。

朱简烜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占这块地。

只可惜不是。

朱简烜对着报告思考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管海地的麻烦事儿,

虽然海地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各种种植园基本都在奴隶起义的时候被摧毁了。

但是海地真正独立后,会给其他拉美地区形成很强的启发作用。

“一群黑人奴隶都独立了,我们还不能独立吗?”

在原有的历史上,拉美的独立,就是在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海地革命的引导下爆发的。

朱简烜想要南美的土地,那里可能是全世界最适宜耕种的原生土地。

南美的拉普拉塔平原,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大明本土雪峰山、巫山、太行山以东,从海南岛一直延伸到北京这么大的范围。

差不多就是前世地理上的第三级阶梯燕山以南部分。

这里的土地本身土壤条件和水热条件都很好,比北美大平原还要好。

拉普拉塔平原纬度相对北美大平原更低一些,全年积温更高一些,降水量更高一些。

还有一条更合适的大河贯穿其中。

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是从降水量低的地方向降水量高的方向流淌,没有办法为水少的地方大规模补水。

北美大平原的农业经常依赖地下水灌溉。

南美的拉普拉塔河就反过来了,是从降水量高的地方向降水量低的地方流淌,正好可以为较为缺水的地方补水。

拉普拉塔河年径流量约八千亿立方米。

比密西西比河更大,是长江的八成,是珠江的两倍多一点。

相当于一条流量略小于长江的大河,从广东穿过华南地区一路流淌到北京,能够用热带和亚热带的水资源滋润温带平原。

南美的平原在环境气候上也更加优越。

这里不但没有北美的龙卷风,还是少数几个几乎没有飓风和台风的地方,寒潮也不如北美那么的频繁。

这里就是中国传统地主的梦中情土。

朱简烜一直想要把它搞到手,哪怕未来朝廷难以直接管辖,分给子孙建国设藩也好。

未来送几千万大明人过去,把原有的拉美就变成华美地区。

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但是这件事情跟海地有什么关系?

朱简烜要考虑的问题是,应该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手中夺取南美洲,还是等南美洲普遍独立之后再下手攻占。

南美洲从殖民帝国碎成了一群小国家,看上去似乎应该比殖民帝国更容易征服。

但从传统殖民帝国手中获取土地是最简单的。

为了争夺殖民地打仗,是属于殖民者内部战争,争夺的不是本土和家园,而是一种土地资产。

战争没有全民族参与的性质,相应军队的战斗意志也就不会太强。

拉美地区一旦独立,就会直接变身民族国家。

还是经过独立战争锤炼的民族国家,会形成一批经过长期战争生涯的军官和士兵。

这时候再去抢占这些国家的土地,争夺的就是他们的本土家园。

这对这些新生的国家而言是抵抗入侵的战争。

他们会占据地利与人和,战争规模会变得难以控制,关键是可能会高度深入地方,甚至可能形成游击战。

那种战争的消耗就难以估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