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清军来袭下(2 / 2)
众人立刻抬头望去,只见距离城池数里的官道上,一大片尘土飞扬,紧接着,摄人心魄的马蹄声传来,似乎有千军万马在奔腾,所有人的瞳孔一缩,清兵追上来了。
刘肇基立刻下令道:“全军戒备,准备营地,城下兵马,暂时不能进城,立刻列阵拒敌,保护百姓!”
城下的步兵们都知道,两条腿必然是跑不过四条腿的,若是在城下列阵,借助城头的火力掩护还能拼一拼,若是现在开门,城门拥挤,一时关闭不上,清军尾随而至,能顺势冲进城去,所以开门的希望算是断绝了。
百姓们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清军入关之后,各种传闻越传越邪乎,现在建虏在江南民众的眼中,基本上是茹毛饮血、三头六臂,谁愿意跟这群魔鬼打交道。百姓们缩在士兵们的身后,士兵们也是心惊胆战,只是在刘肇基和城头将士们的注视下,两千人勉强列了个阵型。
刀牌手在前,弓箭兵和火铳兵在后,最后面是近战部队,他们紧靠着城墙,形成数道人墙,密集地挤在一起。
“嗷哈!驾!”二三里外,一支穿着镶红边白色棉甲的骑兵正在官道上疾驰,正是追杀过来的清兵。
原来,刘泽清跟准塔秘密接触之后,自认为自己淮安府的兵马根本不可能是清兵主力的对手,这世道,连吴三桂这种边军大将都能降清,自己为何不能换取荣华富贵?所以刘泽清果断递交了降书,准塔的兵马还没跟他打照面,刘泽清就降了,消息传到多铎那里,多铎是万分高兴,立刻命令准塔派出先锋部队越过淮安,去扬州试探一番。
而刘泽清带着兵马原地等待自己的到来,多铎已经盘算好了,等他的主力到了淮安府,就解除刘泽清的兵权,把他送到京师去养老,给他个官职。至于他的兵马,全部打散,充入汉军八旗当中,充当大清国的鹰犬。
随着后期明军将领的不断投诚,八旗高层对于汉军将领的态度也起了明显的变化。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统战价值在不断降低。简单说就是越早投靠,统战价值越大。
比如耿仲明、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都是在清兵还没入关的时候投靠的,这些人自然被八旗奉为座上宾,随着入关之后战事不断进行,后面投靠的明军将领多少是看见大势已去才投降的,这些人有多少诚意多尔衮他们可不知道,所以干脆,后面投降的明军将领,不太可靠的就不废话了,直接解除兵权,给个闲职当当就好,刘泽清就属于这一种。
准塔本就是镶白旗的人,自然是对多铎言听计从,立刻派出一个甲喇,一千五百马队,分成五路,以牛录为单位朝各个方向运动,攻击前进,试探扬州虚实。
今日到达上官桥一线的,正是其中的一个牛录,清兵可不怕明军,入关以来,他们再也没有碰到像辽东一般可以跟清兵打上几个回合的对手,他们碰到的明军无一不是一触即溃,这种情况下,清军士气倍增,他们甚至敢于向着十倍二十倍于己方的明军发起攻击。
比如今日,一个牛录分成三个百人队,试探三个镇子,他们直接发起突击,一个百人的马队就击溃了一个千总营的兵力,清军为了缴获战利品,懒得追赶那些牛羊一样的明军,这才让这些步兵有机会逃到扬州城下。
“吁!吁!”三百镶白旗马甲在牛录章京的带领下勒住缰绳,在三里外打马盘旋,远远注视着扬州城的情况。
“原来这就是汉人说的扬州城啊,城里就是花花世界,真让人眼馋啊。”镶白旗第一甲喇第二牛录的章京塔克舒打着手帘,眺望扬州城道。
在此之前,准塔早就说了,扬州城是繁华都市,里面全都是金银珠宝和美女,进了扬州,全军放假三天,这让镶白旗的士气蹭蹭往上涨。八旗军都是强盗思维,以前多次入关就是为了抢掠人口和物资,扬州这么繁华的大都市,自然是人人摩拳擦掌。他们丝毫不觉得扬州城的明军是阻碍,这些绵羊怎能阻挡清军铁骑。
“章京大人,您看城外,全都是乱糟糟的明军,给奴才一个机会,灭了他们吧。”塔克舒麾下一个拔什库躬身道。
“急什么,先观察观察,你看城头,好像有火炮,勇士们可不能白白损失。”塔克舒摇摇头道。
三百骑兵停下了脚步,尘土散去,刘肇基和城头一众将领这才看清楚对方竟然只有三百骑兵。中军马应魁气不打一处来,“你们他娘的都瞎了狗眼,这就是你们说的千军万马?一共就几百骑兵,就把你们吓破胆了?”
刘肇基也是握紧了拳头,看来南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劲了,不仅仅是战斗力的问题,还有战斗意志的问题,三千人马竟然被三百人吓破了胆,可想而知,他们连抵抗都没有就撤了,怪不得被建虏赶鸭子一般追杀。
“拿我刀来!”刘肇基大喝一声,三百清军马甲,放在江南是了不得的兵力,可刘肇基在辽东可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山海关大战、松锦大战、杏山大战哪个不是尸山血海,建虏北虏都不动就万人马队冲锋,区区三百马甲算得了什么,刘肇基当即就要出战,带兵灭了这股清兵。
可一声大喝之后,却无人应答,刘肇基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扬州,可不是山海关,扬州城内的千余骑兵已经跟着史可法出征了,此刻城内只有数十名用来传令的骑兵,还有刘肇基的几十个家丁骑兵,这么点人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才一百多骑兵,绝不是三百马甲的对手。
对于清军的战斗力,刘肇基还是有清醒认知的,即便是他麾下的家丁,最好成绩也就是一换一。
高衡和郑森站在刘肇基身边,不约而同抽出了腰间的千里镜,观察对方的阵势,只见清军人人着甲,白色棉甲上的黄色铜钉在阳光下极为耀眼,黑顶钵胄盔上的红缨随着士兵和战马的动作不停摆动,虽然只有三百人,但隐隐的杀气极具压迫感。这就是闻名天下的满洲八旗军吗?二人同时捏紧了千里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