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前路迷茫(1 / 2)
周书记从霍澜辞这里得到了一个好主意,马上就下山,然后从小路离开五星大队,去了公社找书记。
见了公社书记后,他把五星大队的情况说了一遍,随后做出一脸无奈:“我们是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啊,如果有,我们不会藏着掖着的,大家一起大丰收,这是一件好事啊,我不可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书记,这一次您真的要帮帮我,找一位干事去五星大队看着,要不然我和大队长他们有一百张嘴,我们也解释不清楚。”
听到这里,公社书记想了想说:“我让农科站的工作人员到你们五星大队去看看,如果有需要,会让人长住五星大队。”
他也知道五星大队收成比以前高三成的事,这件事得弄清楚,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增产的方法,完全是地理气候的问题,那就只能尝试用五星大队的粮食作为粮种。
“你把这件事告诉他们,知道有农科站的同志到五星大队,他们肯定不会去找你。”
周书记连连点头:“好,真的太感谢您了。”
周书记回去后,就让人把大队部平时放东西的一间杂物房清理出来,等着农科站的工作人员。
本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公社书记的办事速度那么快,第二天早上,农科站的工作人员就带着包袱来,住进了大队部那间房子。
开始了为期数月甚至一年的观察时间。
而附近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再没有上门去打扰周书记等人,他的耳根子终于清净了。
进入六月,俞菀卿收到四哥从西北寄来的信,信中说了他平日里遇到的趣事,还说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
“周建华准备结婚了。”她看向霍澜辞:“我今天早上还看到周大娘,她都没说这件事。”
她现在已经和周大娘处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了。
这样重要的事,如果周大娘已经知道了,不可能不说的。
霍澜辞凑过来看了一眼,信中写的日期是下个月初八,距离现在还有二十天:“可能周建华写回来的信还没到。”
“不是,这么重要的事,他不是应该打电话回来说。”俞菀卿无法理解周建华的想法。
信中说,周建华要娶的这位姑娘是粤州南市的人,只是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辈到西北生活。
是医院的护士。
“再看看吧,如果过几天周建华还没有写信回来告诉周书记他们,我们再告诉他们。”霍澜辞看向俞菀卿:“我这里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告诉你。”
俞菀卿看向霍澜辞:“什么事。”
瞧阿辞严肃的样子,菀卿意识到事情不小。
霍澜辞说:“傅叔他们要离开了,三天后会有人来接他们。”
俞菀卿有点意外:“已经把事情弄清楚了?确定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不会,这件事是二号首领亲批的,他们离开后,会被送到秘密的研究室里,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和外界联系。”
俞菀卿想起那些埋头研究,和家里人断联的科研工作者,她笑了笑:“我相信,他们愿意长期在研究室里,也不愿意荒废一身能力,在这里种田养猪。”
“阿辞,他们不属于这里。”能回去做他们想做的工作,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幸福。
也是他们经常盼望的。
晚上,两人去了北山。
霍澜辞把事情告诉他们,傅鹤年等人都很意外,董莲意忍不住问:“康老呢?”
他们几个做研究的可以离开,那康老呢?
他们几个人一起相处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特别是在最艰难时相处扶持熬过来,早就好像一家人了。
所以,得知自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董莲意等人第一时间就想到康老。
康老闻言呵呵笑着说:“你们不用管我,我们这样的情况,能离开一个算一个,更何况你们四个都能离开了,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众人却不愿意听康老的话,齐刷刷把视线落到霍澜辞身上。
霍澜辞说:“上面还在讨论康老的去向。”
一句话,让北山这间小屋瞬间安静下来。
傅鹤年拍拍妻子的肩膀:“康老说得对,我们这一群人能走一个算一个,既然上面还在讨论康老的去向,那就证明,康老早晚有一天,也会回去的。”
卢静安藏起低落情绪,笑着说:“对,对,既然已经讨论了,想必就会有一个好的安排。”
要不然,他们的名字绝对不会出现在领导的讨论桌上。
俞菀卿想到他们放在自己这里的资料,悄悄挪到董莲意身边,小声问:“我有事想要和您商量。”
董莲意明白她的意思,拉着她到屋外。
“孩子,我们明白你要说的是什么,我们如今情况未明,那些东西全都留在你手里。”他们早就已经商量了,如果有一天,真的能重新回去做研究,也不要轻易把存放在菀卿手里的东西拿走。
要等到真正的天亮了,他们足够安全,才会把东西拿回去继续研究。
要不然,他们担心今天所谓的安全,只是用来迷惑他们的,甚至就连霍老都被迷惑了,目的就是资料。
俞菀卿点点头:“好,您放心,在我这里,不会有任何问题。”
董莲意含笑点点头:“当然,我们都相信你。”
眼看着就要分开,俞菀卿每天晚上都会去北山和他们说说话。
三天时间转眼就到,两辆吉普车出现在五星大队桥的对岸。
这事引起不少社员注意,有人甚至悄悄跑去大队部把这件事告诉周书记。
周书记赶紧出去看看,就和四个迎面走来的军人相遇。
他们相互打招呼,认识了一下,为首的军人才说明来意。
周书记看着手中的文件,耳中还回荡着军人同志说的,要带走北山茅草屋的四个人。
他赶紧看了一下文件,书记有点意外,这是把最老的那个留下了?
周书记带着几位军人同志到北山去找傅鹤年等人。
一路上,他还在想:幸好他们到北山这两年里,他们没有刻意刁难人,后来就连批判大会都是做做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