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来,给我戴上(1 / 2)
杨书记和张队长在这边嘀嘀咕咕,那边陈凡驾驶小游艇,短短几分钟,就越过废品回收公司、水利处等几家江边的单位,抵达位于上游的北城区江边。
看到熟悉的小树林,他便将速度放慢,缓缓驶向江边。
现在的长江水位已经减退,不仅距离江堤很远,还露出一片石滩。
未经人为改造的江边基本上就是三种环境,沙滩、石滩、泥滩。
最方便停靠的自然是沙滩,至于石滩,将就一下吧。
陈凡尽量找了个适合停靠的地方抛锚,不等船停稳,姜丽丽便跳上一块大石头,往前方跑去。
不远处,姜甜甜和一对中年夫妇快步往这边跑来,脸色兴奋中夹着几分焦急,可是他们都不敢大声呼喊,只是不自觉地又加快了脚步。
陈凡没有下船,就算他要去跟姜丽丽的父母打声招呼,也不是这个时候,人家一家人急着团聚呢,还是等他们聊完了再去问候更合适。
他从驾驶位站起身,抽出一支烟点燃,看到姜丽丽和他们汇合、抱在一起,不由得露出满脸笑容。
随即走到船尾,打开后座椅下面的柜门,从里面拎出来一只一米长的布袋子,又翻出一只他自己做的马扎。
马扎这玩意儿,陈凡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在云湖地区见过,这里只有各种木制和竹制的小板凳。
他第一次见马扎还是当年在大学里面,那破学校在北方某城,宿舍里连个书桌都没有,只在床位墙里面抠了个洞当书柜,一人发個马扎当凳子,从那时才知道还有马扎这东西,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自然让北方的同学笑了他四年。
至于那只布袋子,里面是一套拼接鱼竿。
(6、70年代的拼接鱼竿,别问怎么用,没用过-_-||)
鱼竿是水运公司修理厂的崔厂长送的,和鱼竿一起的还有一些船上能用得上的小工具,比如两柄拼接船桨。
陈凡怀疑他是不是对这台二手操舟机的质量信心不足,生怕跑到路上就歇菜,特意弄了两根船桨备用。
为啥不再弄个风帆呢?
研究了一会儿,聪明的陈凡便掌握鱼竿的拼接方法,将鱼竿套上,长度竟然超过了5米。
随后将鱼线和鱼钩都装好,江水这么急,也不用撒鱼饵什么的,便直接从罐子里拿出蚯蚓挂上,甩钩钓鱼。
这里能钓到鱼吗?
不知道,反正比在船上干等着强。
结果一支烟没抽完,陈凡就感觉到手上的鱼竿力度有变化,当即提着鱼竿缓缓抖劲,没怎么费力,就拉起来一条体型细长的鱼。
陈凡拉着鱼线凑到眼前,顿时眉开眼笑。
竟然钓到一条江团鱼,这是什么运气?!
众所周知,长江有四鲜,分别是银鱼、刀鱼、长吻鮠和鲥鱼。(另一种说法是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
尤其是其中的刀鱼,更是因为炒至天价而闻名天下,被称为长江第一鲜,野生刀鱼炒到一万多一斤。
其实刀鱼不算珍贵,只是后来因为捕捞过度而变得稀缺,大量的湖刀和海刀都在冒充江刀,除非是老饕,否则一般人都吃不出其中的口味差别,但价格就差了几十倍。
而长吻鮠就是江团的生物学名,也是四鲜之一,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野生江团都非常难得。
这种鱼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鮰鱼、肥头、肥鱼,有的地方就叫江团。
80年代初,江边城市就卖到10块钱一斤,其他地方更贵。
现在嘛,就算不如,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五六块一斤肯定是要的,比肉贵多了。
就和大闸蟹一样,很多人都听过三年时期阳澄湖渔民用大闸蟹果腹的故事,便以为当年大闸蟹不值钱。
其实不然,早在红楼梦里就有贾府中秋节吃大闸蟹的描述,还有专用的“蟹八件”,可见很多年前,大闸蟹就是高端食品,那个年代只不过是特殊情况而已。
这个江团也差不多,虽说普遍行情是鱼不如肉,可碰上这种高档江鲜,也能卖出比肉贵很多的价格。
钓到江团,陈凡自然不会拿出去卖,他喜滋滋地掀开一块甲板,里面竟然是一个小鱼池,将鱼丢到里面,再从另一个甲板下翻出一只带绳子的小桶,打了一桶水上来倒进去,江团立刻开始游动。
有了收获,陈凡信心更足,又是一竿子甩下去。
江岸边,姜恒看着陈凡的背影,眼神不禁有些古怪,但很快恢复正常。
再转头看向挽着母亲胳膊的姜丽丽,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歉意,“丽丽,这次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另外,”
他说着又看向陈凡,“小陈跟你讲的那些话很有道理,而且他肯跟你讲这些话,是交了心的,你可以多听他的意见。”
姜丽丽闻言也看向陈凡,展颜笑了笑,轻轻点头,“我会的。”
沈雪怡拉着她的手,小声问道,“丽丽,跟妈妈说实话,你跟他……?”
姜丽丽顿时脸色通红,拉着母亲的手顿了一下脚,“妈,你说什么呢。”
她说着心里忽然涌起一股酸涩,情不自禁地低下头,“他是大作家,马上又要去考研究生,而且有很大的把握,连江南大学的老师都看好他,别的地方不说,单单卢家湾里面,就不知道有多少好女生惦记着他,而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知青,可不敢想。”
姜甜甜在她另一边挽着她的胳膊,听着妹妹话里的酸涩,不禁幽幽叹了口气,将她的胳膊挽得更紧。
姜恒听到这话,心里满不是滋味,轻轻叹了口气,“是爸爸连累你了。”
姜丽丽赶紧抬起头,嘟着嘴说道,“爸,你说什么呢。”
沈雪怡拍拍她的手背,又紧紧抓住,轻声笑道,“伱也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去到哪里,我的女儿都是最优秀的,没有配不上的人。而且现在报纸上关于翻案的报道屡见不鲜,说不定哪天我和你爸爸就能恢复名誉,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姜丽丽抿嘴笑了笑,轻轻点头,“嗯。”
顿了一下,她撅了撅嘴,看看母亲,再看看父亲,“妈、爸,我要走了。”
姜恒顿时一愣,“这么快?”
他抬起手腕拉开袖子,看了看时间,“哟,都一个多小时了。”
姜甜甜这时才说道,“爸、妈,刚才丽丽也说了,现在卢家湾跟以前大不一样,丽丽都不用干太多农活。而且有小凡照顾着,不会受了委屈,你们就放心吧。”
说着将妹妹的肩膀搂住,笑道,“等你考上大学,那时候我们再去看你。”
她甚至不敢说回家团圆。
事实上自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有不少和她们一样的人想通过高考摆脱现状。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有极少数人看不清形势、还沉浸在过去的时代中,上蹿下跳地反对。
她虽然答应了陈凡会报名参加考试,可对于能否报上名,一点信心都没有。相比之下,姜丽丽远在南湖公社,又有陈凡关照,成功的可能性还更大些。
一家人又聊了几句,姜丽丽才从包里拿出几个小包裹,一个递给父亲,“爸,这是我自己做的护膝,是用碎狐狸皮缝的,冬天马上就要到了,你带着保暖。”
姜恒笑着接过去,“好好好。”
姜丽丽又将一个包裹递给母亲,“妈,冬天你还要上街扫地,这个是我做的手套,也是狐狸皮的,戴着就不冷了。”
沈雪怡接到手里,一把将女儿抱住,轻轻拍了拍肩膀,“丽丽最乖。”
抱了几秒松开,姜丽丽将最后一个布包递给姐姐,笑道,“你就没有礼物啦,这个是我整理的数学学习资料,前面的都托小凡带给你啦,这是最后一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别被我分数甩太多。”
姜甜甜接过去,伸手摸摸她的脸蛋,顿了好几秒,才说道,“有事就让小凡给我带信。”
姜丽丽点点头,再看了一眼父母,“爸、妈,我走啦。”
说到最后一个字,便红了眼眶。
她赶紧抽了抽鼻子,转身便往小船走去。
这时姜恒赶紧上前两步,“等等。”
姜丽丽转身看着他,“啊?”
姜恒指了指还在钓鱼的陈凡,小声说道,“他对你这么照顾,我应该感谢感谢他。”
沈雪怡也轻轻点头,“我们应该跟他说声谢谢,这是最起码的礼数。”
姜丽丽愣了两三秒,才“哦”了一声,转身带着父母走向小船。
陈凡坐在小马扎上,又提了一竿,嘴里直嘀咕,“这地方鲤鱼真多。”
一个多小时,他身后的小鱼池里已经有十几条鱼,除了最开始钓的3条江团,只有两条铜鱼和一条鲥鱼,其他的全是鲤鱼。
好吧,铜鱼也属于鲤鱼科,所以是捅了鲤鱼窝子?
取下鱼钩,将鱼丢进鱼池,早已听到脚步声的他立刻站起身,装作刚看见的样子,放下鱼竿走过去,笑道,“聊完啦?”
姜丽丽刚准备说话,不自觉地便红了脸,随即转身看了看父母,竟然喃喃地说不出话来。
莫名其妙的,她忽然有种见家长的感觉,羞得满脸通红。
姜甜甜一看妹妹这样子,不由得抿抿嘴暗暗摇头,随后上前一步,对着陈凡说道,“小凡,这是我爸、我妈,……”
陈凡立刻跳下渔船,由于手上刚抓了鱼,便笑着挥手打招呼,“叔叔、阿姨好。”
论年纪,他们都已经40出头,算本来年纪,陈凡还不到28,勉强喊声叔叔阿姨也说得过去。
要是算现在的年纪,那就更没问题了。
姜恒看着陈凡,暗暗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