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城市化和国力(1 / 2)
简单来说,发展潜力良好和其他条件比较优越的乡村地区肯定会受到重点关注,这样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在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虽然东非强调均衡发展,但也不可避免东非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工业化中的巨大优势,发展速度明显比其他区域更快。
这一点其实也是前世苏联面临的问题,苏联初期城市发展方针中虽然强调控制大城市发展,但几十年的时间证明,几乎没有取得太大作用。
恩斯特曾经也试想过东非按照德国城市模式发展,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并不是可行的。
单从人口和国土面积上来说,就不太现实,就拿目前德国来说,其国土面积只有不到六十五万平方公里,只占到东非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德国人口却高达六千多万,比东非的二分之一还多一点。
所以德国的人口密度和地形因素支持德国城市发展模式,但是并不适合东非,东非想学习德国模式,至少东非人口在增加三倍以上,因为东非面积比整个欧洲还要大一点,但人口比欧洲整体要少很多。
目前东非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是区块模式,尤其是中部,东部和西部这三大板块,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团组,在通过全国大交通实现全国范围的工业生产合作,毕竟东非一个省基本就相当于欧洲中等国家面积,三到四个省差不多就分别和德国,法国,奥匈帝国面积相当。
而东非又和远东帝国,俄国,美国等同样超大型国家不同,上述国家中,除东非外国家发展更加不均衡,比如美国经济重心在东北部,俄国在西部,远东帝国则在东南部。
东非西部虽然和东部相比有些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明显,这也塑造了东非的城市布局,单从城市分布均衡的角度来说,东非介于欧洲和世界其他区域之间。
总得来说,东非城市不像德国那样均衡,也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过度集中,这就牵扯到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
在城市发展中,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和人口息息相关,而大城市人口多,就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建设成本。
就比如加油站,在大城市加油站因为人口聚集,一般情况下使用率肯定比中小型城市要高,而再往下到乡村地区,那使用率更低,要是在偏远一些更是如此。
而学校,医院等典型的公共资源也是如此,就比如恩斯特前世的小学,是一所典型的村小,在恩斯特上学的时候还有上百人规模,等恩斯特长大后,常年学生甚至难以维持在三十人以上,有些村小甚至只有个位数学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当然,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资源又属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有时候也不能单方面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对于东非资源投入,肯定要多方面考虑,使得综合效益最大化。
这也就是恩斯特要求政府官员从多方面角度考虑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化发展较快的今天,东非必然要做出一些取舍和牺牲,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恩斯特:“如今我国人口处在高位增长阶段,所以很多问题尚且不会显现,但是人口增长终究会达到一個极限,我们很难预测这个极限具体在哪一年,通过我国城市化,尤其是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城镇化提升速度来看,假设我国未来每十年城市化率提高大概五个百分点。”
“那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可能需要七,八十年时间,所以我们甚至可以以七十年为一个时间段,从而考虑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当然,从欧美国家城镇化经验来看,我国或许只要四,五十年时间就有可能实现当前欧美工业强国水平,我也比较倾向于后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