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农民进城(2 / 2)
前世荷兰农业十分发达,荷兰实际上是以做生意的态度在发展农业,低进高出是其基本原则。
荷兰基本上放弃了诸如粮食生产一类的低附加值农业,而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蔬菜花卉园艺业、乳肉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种子种畜培育产业。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以花卉、蔬菜、肉类、奶制品和各种农产品加工制品为主,而进口则以低附加值的粮食、饲料、油脂原料等,以及自身无法生产的热带农产品为主。
而荷兰所依附的就是欧盟这个体系,如果欧洲其他国家都对荷兰进行封锁,那荷兰的农业自然也就完蛋了,不过荷兰这种小国,本身选择权就不多,也没有什么威胁,加上地理位置,港口,河流等其他优势所以能发展的不错。
显然前世荷兰农业发展模式,对于东非这种超大型国家而言是不可复制的,除非全世界其他国家都进口东非的农产品还差不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东非全国无法复制这种农业模式,不代表区域不可以,尤其是达累斯萨拉姆市城市圈这种经济发达,且交通便利的地区。
随着东非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对高附加值农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国内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果蔬和畜牧业。
所以恩斯特说道:“在保证全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城市外围的畜牧业和经济作物是东非农业在一五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对丰富的物产供应,也是虹吸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
换句话说就是要人为提高城市生活待遇,从而刺激东非农业人口进城,从而推动本国工业化发展。
毕竟东非农业是比较奇特的,在东非农业体制下,农民生活质量比较稳定,风险小,如果是在其他国家,就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法国,拿破仑时代法国农民生活质量比较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法国工业和城市发展。
当然,提高城市居民待遇,只是东非政府加速农民进城变成市民和工人的手段之一,在东非体制下,实际上每年都有大批农业户口进入城市工作,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东非对外移民需求下降,更多精力就是将本国已经开枝散叶的农业居民,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城市。
只不过这个过程并不算太激烈,城镇化终究要和工业化水平相符合,过度城市化就会想前世拉丁美洲国家那样形成大量城市贫困人口,毕竟本国工业水平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计划,这势必导致黑灰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引发社会秩序的崩坏。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