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替罪羊(1 / 2)
沈青檀眉心一皱,又是关州?
流月从袖子里取出信函,递到了沈青檀手里。
沈青檀撕开火漆印,抽出一张信笺,读完信中的内容之后,微微拧眉。
历代朝廷在各地储备的粮仓是为了应对灾情,以及边关将士们对粮食的需求。
若是闹天灾的时候,朝廷会有三个赈灾策略。
其一,开放粮仓免费发放粮食给百姓,或者搭棚子施粥救济灾民。
其二,以平日里的粮价卖给百姓。
其三,借粮食给百姓,等到来年有收成的时候,百姓们再把粮食还给粮仓。
若是灾情严重的时候,百姓没有能力还清在粮仓借的粮食,皇上便会体恤百姓,下诏蠲(juān)免百姓借的粮食。
而去年天灾,靖安帝便下了旨意,让各地的官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免费发放粮食给百姓,或者是借粮食给百姓。
她的人在信里面交代,关州的官员选择借粮食给百姓,而账本上记载的每个百姓都有借粮食,实际上粮食并没有发放到百姓的手里。
因为这一批粮食被官员贪污了,他们以高价卖给了粮商,卖粮食的银子全都进了官员的腰包。
粮商再抬高价钱卖给百姓,家境宽裕的百姓们不想饿死,只能斥巨资买粮食。
家境穷困的,只能等死。
关州的灾民不想等死,所以来了京城谋一条生路。
沈青檀不用动脑子去想,便知道这些官员打的什么主意。
他们想等丰收的时候,再上报朝廷百姓无力偿还所借的粮食。
皇上若是下诏蠲免百姓所借的粮食,官员便能抹去这一笔烂账,白赚一大笔银子。
“流月,研墨。”
沈青檀起身去往书案处,铺开一张素笺提笔写一封信。818小说
流月自小跟在主子身边长大,主子特地教她与听雪读书识字,勉强算是通读诗文。
她看到沈青檀信里写的内容,惊讶地说道:“您要让秦老板囤粮?现在收的粮食全都是陈粮,而且因为粮食短缺的缘故,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再有一个月不到便能丰收了,当季粮食一出来,百姓们不会再缺粮食。”
她分析道:“到时候,当季粮食的价钱都卖不了现在陈粮的价钱,您手里高价收来的陈粮,恐怕要赔本卖出去。”
“关州的流民来到了京城,若非当地的粮荒情况严峻,他们又怎么会背井离乡,跋山涉水的来到京城?”
沈青檀叹息道:“秦叔现在收的粮食,会用来应对关州的灾情,不会砸在手里的。”
流月一听还有地方闹粮荒,拧着眉头说道:“奴婢记得去年闹天灾,朝廷开了粮仓救济百姓。岁末的时候各地都有上报,说是粮荒的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了。”
说到这里,她嘀咕一句:“其他地方已经熬过了粮荒,只有关州还有大批的流民,必定是当地出了贪官,黑心的昧下救灾的粮食。百姓们都快活不下去了,只能逃出关州另寻一条活路。”
“流民到了皇城脚下,事情若是发酵起来的话,一定会得到皇上的重视。”沈青檀搁下羊毫,晾干了墨迹,将素笺塞进信封内,交到流月的手里。她语气莫测地说道:“涉事的官员想捂嘴,都已经来不及了。”
流月问:“若是没有发酵起来呢?”
“这还不简单?”沈青檀意味深长地说道:“添一把柴,再拱一拱火,想不烧起来都难。”
“也对,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流月笑了起来,随即她又好奇地问道:“您要拱火吗?”
沈青檀摇头:“还不到时候。”
流月闻言,将信揣进袖袋里:“那奴婢现在去秦府送信。”
——
承恩侯府。
前院书房里的氛围很凝重,承恩侯面色沉冷地端坐在圈椅里,面前的书案上摊放着一封信函。
他昨日便听说京城城门口聚集了流民,当即便派人去调查了一番,这些流民全都是从关州来的。
他还没有想好对策,便又收到了关州送来的信函。
信函里交代关州的局面已经失控了,大批的流民冲破了关州的关卡,他们逃到京城来告御状。
承恩侯冷笑出声。
告御状。
御状岂是这般容易告的?
“父亲,流民要如何处理?”沈少淮眉心紧蹙道:“此事若是闹到皇上面前,您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承恩侯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件事交给你的舅舅去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