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玄黄界的眷顾(1 / 2)

加入书签

新郑城,原韩国王宫已被秦国改为临时驻兵行营,王宫大殿之中,左云亭闭目盘膝于王座之上,丹田全开贪婪的吸收着天地灵气。感受着自己体内二里冰霆灵海,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疯狂增长。

“这种修炼速度,只怕东极海都找不到比我快了吧!这次参加复赛的一千多人中,绝对没有一个人的修为进境能超过我,哪怕是…………李云耀!”

要知道,现在的玄黄界还处于灵气复苏阶段,天地间的灵气含量,哪怕比东极海的许多荒岛都还不如,左云亭知道的许多参赛选手,这二十年的修炼速度,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

比如那计无申,二十年前进来的时候已经是筑基三层修为了,现在也才筑基五层。而他进来时,才练气七层修为,短短二十年就到了筑基两层修为。

这全都要得益于玄黄界的眷顾!

左云亭二十年前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秦国之后,彼时才练气七层的他,别说去争夺王位,就是连出现都得小心翼翼,毕竟和他一起选择秦国阵营的还有十二个筑基境修士,若是被人察觉到了,潜龙令只怕立刻就会被抢走。

当初选择阵营时,有靠山报团的都将前面的六国选好了,只剩下秦国留给剩下一批一百多号人,左云亭选择秦国时,也从未想过能靠阵营胜利晋级决赛,哪怕是知道秦国国力是七国第一之后,他还是觉得希望并不大。

甚至在想到其他人的修为时,他对自己能否晋级决赛都不是很乐观。

尽管困难重新,左云亭也没有选择放弃,除了阵营胜利之外,还可以依靠个人持有的潜龙令数量晋级,他想的就是抓紧时间修炼,将修为提升上来,在复赛后期再伺机抢其他人的潜龙令。

而当左云亭一开始修炼,他就发现了这玄黄界似乎有点不对,明明天地间稀薄的灵力,当他修炼的时候就会变得浓郁起来,他甚至感觉,连爷爷凌绝真人洞府里的三阶聚灵法阵,都比不上这里。

左云亭苦思冥想了许久也没有找出问题的答案,只能将其归结于玄黄界的眷顾,但后面他就发现,这种眷顾还不光是体现在他修炼上面。

祝炎龙在他们进入玄黄界之前,就已经交代过。他们这些潜龙榜参赛弟子,对玄黄界来说都是界外人,也就是天外来客,一旦做出违反此界规则,以及主动泄露自己界外人身份的事,就会引来界源警惕,主动将他们踢出玄黄界。

因此太元仙宗真君已经提前做好安排,参赛选手一降临到这个世界都会有安排好的身份,算是蒙蔽住玄黄界的界源。

二十年前伴随着彗星降世,他们这些参赛选手全都纷纷化作玄黄界之人,也是天下人口中所谓的七国妖孽大才辈出时代。

外界虽已经有智慧超绝者猜出了他们天外之人的身份,可只要他们不承认,就不会引来界源警惕,因此这也算是这次参赛者的一条规矩。

而之所以说玄黄界对自己的眷顾不光体现在修炼上,就是因为,左云亭发现自己居然不用遵守这个规则,他向外透露了自己天外人身份,玄黄界的界源也没有将他驱逐。

有玄黄界界源给他开的这两个,简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左云亭在秦国简直无往不利。

玄黄界目前的修炼体系,是开脉炼体悟元灵,最高也只能到所谓的绝世级修为,左云亭一番研究过后发现所谓悟元灵实则还是处于炼体阶段,照着这样修炼下去,他们永远也无法突破到结丹层次。

于是左云亭先是深居简出了八年多,将修为提升到筑基境之后,趁着前任秦王和吕不韦的朝堂矛盾,暗中与白起商鞅等六大文武之首结交,并用筑基境修炼法门换取六人效忠,最后轻松解决秦国朝堂,成功登上秦王之位,然后借助秦王权势,将秦国境内的参赛者一一找到。

“你们都是无奈才选秦国阵营的,与其这样整日防着对方一盘散沙,被其他阵营一举击溃,不如团结起来跟着我,秦之国力在七国中最强,再加上我们这些人本就是最不被重视的,只要齐心协力,未尝没有胜利的希望,如何?”

想凭一番话就收服这些各岛天骄,左云亭自是不敢有这样天真的想法的,因此他当初是带着商鞅白起等六个秦国绝世级修为的大臣一起去的,好在效果不错,淘汰了一成不想跟着他的参赛者之后,剩下的九成人都选择跟着他。

当左云亭成为秦王,看到最低都是后天境武者组成的三十万秦国大军时,就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复赛比拼的绝不是个人武力。

玄黄界目前的规则之内,最高只允许出现筑基境巅峰的修士,当三十万后天武者站在面前的时候,别说一个筑基境巅峰,就是假丹境上人都会选择转身离开。

在知道复赛是阵营对战时,左云亭起初还以为比拼的是个人背景和人缘,直到后面发现七国之间纵横交错的局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国力,他才明白过来,比的是选手的经营谋略,以及对大势的掌控能力。

左云亭向来奉行的都是谋定而后动,知道了复赛比的是什么,他就有思路了,先定下了蓄势蛰伏的秦国方针之后,他就开始想办法发展增强国力了。

在思考如何增强国力,发展秦国的过程中,他鬼使神差的想到了一个人,晶源岛李氏的族长李青霄。

当年母亲被抓走的时候,交代过自己,只有打败了李青霄,才有希望救她回来。因此自小打败李青霄的执念就扎根在脑海之中,他也从未停止过对李青霄的关注,在这种关注之下,李青霄身上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可以说他都了如指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