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一切都快结束了(1 / 1)

加入书签

通州外围防线的失守在普通秦军官兵眼中是天大的事儿,可事实并不是如此,秦朗本身真的并不在乎外围防线的是否失守了。因为本身通州外头的那三层防线都是在拖延,拖延清军的进攻速度而已。秦朗此前也想不到德州与大名的战事会进行的如此顺利。两座清军经营多时的重地,却都在短短几日内沦陷,还都是沦陷于他们内部的叛徒之手,对鞑子言这可真是一报还一报了。当年老奴崛起的时候,明军在关外多座重要城池都是因为叛徒才沦陷于建虏之手,现在可不就是鞑子在还账么?德州的马化豹,大名的白广恩、高第、魏杰等,真的是帮了秦朗大忙了。就连李联芳都不需要再去鞑子那儿做内鬼了。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投效秦朗了。不然的话,张成轩干的那事儿一旦暴露,锦衣卫的高层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判断出李联芳投秦了。那可是天花啊,鞑子怕的要死,汉人也一样怕的要死。张成轩很信任李联芳这个兄弟,可即便如此,他在使用牛痘的时候,整个人也提心吊胆的。求神拜菩萨,结果牛痘没有要了他的命,他自己反倒差点把自己给吓的去见阎王。然后天花这玩意儿还真的在德州城内出现了呢。不过张成轩是才刚刚下手,等到马化豹反戈一击,整个德州都落入秦军手中的时候,城内连个露出苗头的痕迹都还没有呢。也就是高层对此事心知肚明,秦安亲自在德州处理了这事儿。大军入城的第一时间就叫人控制了张成轩,然后把一切都对他剥开,张成轩内心里一时间如何的复杂且不去说,倒是痛痛快快的把天花粉的使用说了出来。所以只是虚惊一场,到并没有酿出什么大祸。应该是制止的及时吧,日后有发病症状的人,加在一起也才二三十人。风波被轻轻松松的压了下去!基本上不会耽搁秦军主力北上的日程。所以这场带有决战意义的大战已经要接近尾声了。当大名、德州的秦军主力整兵北上,当他们一步步逼近通州,在此之前鞑子若是还没能拿下通州城,那一切不就都结束了吗?清军根本就没有再与北上秦军决战的意义了。哪怕后者是长途跋涉而来,可他们自己呢?久困坚城之下,久战无功,状态还能得好?久战无功本就十分的危险,会大伤士气,大挫军心,现在敌军又有强援抵到,这个时候脑子聪明点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但那样做之后的鞑清……,就也肯定不能在京城继续待下去喽。不说粮食问题,光是地盘就说明了一切。秦军北上可不是当初的鞑子入关南略,那一路北上就一路‘攻城掠地’的。就跟几年前的李自成一样,大军攻到京城城下的时候,整个北直隶已经很难见到还有几座城池打着‘大明’的旗号了。倒是,鞑子肯定要走人的,但那么多老老少少,光是迁移就是一个大难题。可是八旗妇孺如果有失,鞑子的根基就也彻底要完了。再有,注定要丢掉京城的鞑清,从根本上就已经丢失了自身所具有的最后一丝正统性,这在那个注定要被淘汰的读书人群体中多少也是有些影响的。而秦朗这个被天下读书人群起敌视的家伙,身上却无可争议的多出了一股天命。甭管读书人愿不愿意承认,秦朗多次大败鞑清,收复京师,那身上就已经凝聚了巨大的人望,加上京城本身的政治意义,那可不就是‘天命加身’了。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儿,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通州之战的进程。这场战事在开打前,秦军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尽数知道了通州之战的重要性,所以军官也好,士兵也好,全都士气爆棚,打起仗来人人都豁得出去。如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时,阵地上一个整编连的士兵全数阵亡,没有一个人在危难关头当逃兵。虽说被秦朗带来的这两万军兵,一个个全都是老兵,都是他的忠诚部众,但将士们能拼到这一点也是他所没能料到的。那战后统计送到秦朗手中,看到一整个连队从上到下一个生还的都没有,以秦朗如今的铁石心肠眼睛都有些湿润。第二道防线坚持了三天后再度失守,亦或者说是秦朗主动后撤。然后战火烧到了第三道防线,也烧到了通州城墙下。因为这条防线完全就是可着通州城墙修筑的。城头上的火炮完全可笼罩防线前方位置。而且防线的士兵需要撤退时候也一样会得到城头火力的支持,那就省了大劲儿了。这座城池从明初重建时候起,城墙就已经高达三丈有五,周围十一里有余。所以,不管是城外的第几道防线,事实上都是不怎么稳固的。不然的话,也绝不会在短短五六天的时间里就全都失守。但这就像在啃肉骨头,当年把外头的肉啃吃了之后,剩下的可就都是硬邦邦的骨头了。想要把它们也跟肉一样吃进肚子里,可没那么容易。丁武重新躺回了病床上。第二道防线上的守军撤退时候,清军并没有光看着无动于衷,他们也趁机发起了攻势。虽然很多都是干打雷不下雨,秦朗在撤退前做足了准备,但秦兵之所以要后撤却也不是全无原因的。那个原因就出在丁武那儿。撤退的前一晚,清军一夜里三次的羊攻丁武部,守军无论是精力还是注意力上都消耗严重。之后就被清军的第四次进攻给冲上阵地了。手榴弹也没能挡住清兵的冲锋脚步。一群群的清军士兵冲进了秦军战壕,激烈的肉搏战立马就展开来。也就是后方的炮兵和火箭兵反应迅速,切断了清军跟进通道,要不然第二条防线还要更早一天丢掉。丁武在肉搏战中又吃了两刀,本身就老伤未愈,现又添新伤,当然要躺病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