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枭雄朱温晚年的狗熊表现(1 / 2)

加入书签

911年夏,梁主朱温接到密报,称晋、赵联军厉兵秣马,拟于今年秋收后,大举侵境。

朱温先遣使至魏博杨师厚处,嘱他严加防范,自己随后将亲率大军予以支援。

朱温的身体状况其实已经不适合战场了,多年的征战加上无节制的酒色,常让朱温感到乏力、头疼,虽多年医治,但头疼益甚,见不得风吹。

但夹寨、柏乡两次失利,已让梁军将士患上了恐晋症,特别是听到了李存勖亲自带兵来犯,梁军将领竟无一人主动请命领兵迎战。

为了鼓舞士气,挽回颓势,朱温只得强撑病体,传集将吏、校阅军士,待三军集齐,乃亲自披挂上马、挂帅出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面对后起之秀李存勖,朱温心里也是没底,但作为梁主,他就是最后的防线,他的后面再也没有别人。

朱温率领八万精兵从汴梁出发,越过黄河,第一站到了卫州,即今新乡卫辉。暂停扎营,埋锅做饭,正吃饭间,梁军斥候来报,晋军已从井陉(今河北石家庄北)发兵,距此不过二百里。

当下只得匆匆食毕,急行至相州,欲先占据有利之地,后又接斥候情报,晋军尚未南来。梁军松了一口气,再相州洹水处扎营休息,营寨尚未安札完毕,又接边吏急报,晋、赵联兵已大举来犯,唬得朱温寝室南岸,急忙引兵前往边境魏县险要处驻扎。

临近边境,各种传言更盛。一日早起,不知从何处传来风声,说沙陀铁骑二万,正奔驶在来魏县的路上,即刻便到,顿时全营大乱,军士喧哗,你逃我散,乱作一团。朱温命将官严刑禁遏,也起不了作用,扰乱半日有余,发现沙陀骑兵并未出现,且十公里之内,也没有见到敌骑,扰乱才慢慢平息了。

逃散的军士又陆续回营,因人数过多,朱温无法一一追究,只抓了几个散播谣言的军士,砍头以正军法了事。

在魏县待了一个月左右,沙陀骑兵的影子也没有见到一个。徒落得梁军奔波跋涉、如惊弓之鸟。风餐露宿,食不得安,让朱温的头痛病更加严重,况且眼见军心不固,朱温只得传令,兵回洛阳。

途径怀州,怀州刺史段明远出城迎接,很是恭敬,邀梁主入城,贡馈甚盛。段明远有一妹子,年方十六,生的芙蓉脸面,在府内与丫鬟荡秋千嬉戏,恰被朱温瞧见,惹得朱温春心荡漾、欲火难耐,遂向段明远索要侍寝。

正合了段明远攀附之意,便令妹子淋浴盛装,扫蛾眉之妆,呈窈窕之姿,送入朱温行营处。一夜间,春风一度,雨露亲承,深得朱温欢心,即被朱温面封为美人,随军带回,同时令段明远改名为凝,升迁为郑州刺史,授右威卫大将军,监河两岸诸卫军。

行军途中舟车劳累,且因色欲过度,年过花甲,精力愈衰,朱温旧疾复发,感觉天旋地转、头疼欲裂,服过了无数人参鹿茸,方才起得了床。

恰好此时,大燕皇帝刘守光派使者前来求援,言道定州王处直,向晋、赵求得援兵,兵分两路,正夹攻幽州,情况万分紧急。朱温这才明白,原来晋、赵联军确实出境了,但针对汴梁朱温的只是疑兵,真正的主力已直扑燕国皇帝刘守光。

又想到刘守光悍然称帝,又骂道,“守光小儿,自恃兵强马壮,枉敢称帝,尚需梁支援吗?”

燕使长跪不起,上奏道:“幽州危急万分,我主盼陛下,如久旱盼甘霖,更愿以子侄礼臣事陛下,陛下若坐视不救,恐河朔终非梁所有了。”

朱温怒气渐消,观守光所上表文,中多悔过乞怜等语,又思若当真坐视不管,徒令河东作大,到时更不可约束了,况自己亲率大军,劳而无功,若回洛、汴,徒坠士气,只增笑耳。

想及此,朱温便又和颜悦色,许出援兵,并请燕使转告守光,朕即日就亲提锐旅,攻赵以舒缓燕国危局,你一定要守处顶住,此乃围魏救赵之计。

计议已定,燕使自回国报信。朱温乃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使,率领三万人围攻深州,贺德伦为招讨接应使,袁象先为副使,也率领三万人围攻赵州,自己率领余下的一万人马,作为后援部队,在后面居中接应。

两路兵马,同时发出,朱温安居后方,准备静待捷音。不几日,正与段美人饮酒作乐,突有哨兵踉跄奔入,大声奏报道:“沙陀兵来了”,朱温此时正喝得大醉,听闻此言,酒醒了一半,想到自己手下就剩下一万余人,精兵都随杨师厚、贺德伦发出了,不觉大骇。

再想到沙陀军马快剑利,朱温顿时慌了手脚,来不及披挂,出帐骑马,带亲兵数百而走,奔向杨师厚军前。

皇帝都跑了,将官也跟着皇帝跑,营中的梁兵趁乱哄抢一番,一万余人马顿作鸟兽散。

看朱温狼狈而逃的样子,不觉让人感慨,朱温年轻时候是何等英雄,及篡唐称梁后,行军打仗又是何等不堪,前后判若两人。

杨师厚督军到了深州境内,到了枣强县,围了起来,开始攻城。枣强城虽然小,但城池坚固,且守城的全是赵州精兵,身经百战,很是坚韧,任梁军如何攻扑,死战不退。

杨师厚命梁军轮番攻城,一日攻了数次。枣强城墙屡坏屡修,内外死伤,约以万计,继而城内羽箭告急,滚木礌石也没剩多少,眼看着难以再坚守了,有人建议,莫若先降,再图他计。

议论间,有一年轻人挺身而出:“梁贼自柏乡战败,恨我赵人入骨,今若出城去降,肯定是自取死路,我愿意独入户口,杀他一二员大将,或得使他解围,若事不成,再请诸公死战,我宜无恨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