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陈则铭脸色苍白,朝他摇了摇手,低声道:“我头症近来犯了,总是不大舒服。”
黄明德连忙来搀扶他,“那等会老奴叫太医过来。”他顿了顿,低声道:“万岁还等着千岁呢,得快点。”这老太监声音中有种难以掩饰的急切,似乎在期待什么。
陈则铭瞧了他片刻。
身后几名人高马大的宦官一直寸步不离跟在他两侧,此刻的他当然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这几人不会是他的对手,可惊动了卫士,深宫大内之中他也没希望逃脱。
他双手冰凉,不是因为身陷困境,而是因为萧谨原来真下了这样的决心。
这便是调朴寒重为殿帅的真正用意所在了。
表面上陈则铭还是兵权在手,但宫苑已经不是他的势力范围——除了静华宫,宫中禁卫已经全是朴寒的人。这样的调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足以把魏王逼反,却足以让魏王受制。
可真正致命的原来是后头这一步。那些赏赐果然全是用来花人眼惑人心的而已。
汗血宝马当然是个饵,设局的人料定了他急于面圣,等不到第二天。
这样的棋不是萧谨能想出来的,可他用了。
朴寒虽然曾是萧定的人,萧谨却把他从底层再调了回来,这是提拔之恩。那拘杀魏王时,这个人便是可靠的。
陈则铭分析得异常冷静,他似乎突然心思通透起来,能看得清每一丝隐藏在事实背后的线索。
他把它们一一串起来,顺着线头看下去,他看得漫不经心,似乎踏入这个圈套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同名同姓的旁人。
他猛然间意识到韦寒绝是不得不走,否则他在朝为官的大哥怎么办,他的家人怎么办?陈则铭觉得为家人而退的少年与当年的自己异曲同工。
他把那点残留的不甘抹掉了。
陈则铭仔细看了看黄明德映在灯下满是褶皱的脸,这老太监笑得好生谄媚,似乎又看不出与平日的区别。陈则铭突然觉得也许是自己多心了,萧谨那样一个孩子,会做什么呢?能做什么呢?
直到他点点头,黄明德才如释重负,又叫了人过来搀扶魏王。
陈则铭让那人退下,道,“不至于。”
黄明德笑道:“那便好,千岁自己千万走好。”这话似乎语意双关,陈则铭恩了一声。他想对方其实并不需要自己作答了。
到了东暖阁,黄明德并没进去禀告,直接将殿门推开,请他入内。
那里头灯火辉煌,但就是没半个人影。
陈则铭撩袍走了进去。
门从身后被合上了。
殿中烛火一盏接一盏,风一吹过,纷纷张牙舞爪跳跃不止。过了一会,光线骤然暗下来,那是夜风穿堂而过,吹灭了几盏宫灯。
阁内没有伺候的宫人,于是熄掉的灯也没人续火。
陈则铭默然站在门下,听着空旷殿内的动静。
那是一种很奇特的声音,很多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又被压抑得细不可闻,但他还是听到了。他想象着那屏后的军士此刻均是被绷成弓弦一般的紧张,嘴角不禁勾起嘲弄般的笑容。
他的心或者是落了下去,或者反而却踏到了实地,因为猜想已经终成现实,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
他静静等待事情的继续发展。
这么站了许久,偏殿的门才开了。为首的身披锦袍,心神不定,正是萧谨。
看到陈则铭,少年皇帝的脸色很是难看。他有些慌乱,怔了片刻,才慢慢走入,到龙椅前坐下去。一旦坐下,他因为年少而显得单瘦的身体就不免有些佝偻起来。
几名佩刀卫士挡在他身前。
陈则铭很惊奇萧谨依然肯出现,或者正是因为这感叹,他的心终于能觉察出伤处。
他跪倒在地,道了圣安。
萧谨始终不看他,也不开口,也许因为紧张。
皇帝不说起身,于是陈则铭便没起身,他抬起头,看着座上那个少年。
他一手将他扶持起来,全心全意教他武功,真心真意想辅佐他成为明君,而他,终于还是容不下他了。
萧谨觉察他的目光,将脸侧回一些,这少年紧紧皱着眉,他还不习惯背叛,还是会内疚,这些感受使得他在陈则铭眼前,如坐针毡。
陈则铭看在眼中,终于能有些欣慰的舒了口气,然而已经走到这一步,又何必回头呢。
陈则铭俯低身体,清晰道:“臣头痛之症近日频发,枢密院事务繁忙,臣自忖已经不堪重任,早该避让贤路。恳请万岁收回三衙兵权,臣欲就此致仕,望陛下恩准。”
他也不说废话,开口就直奔主题。错过这一刻,便可能再没机会开口了。
陈则铭的声音并不算大,可殿中四下都寂静无声,于是萧谨还是听清楚了这句话的每个字。他露出意外和无措的神情,呆呆看着跪在原地不肯上前半分的权臣。
陈则铭若是同往常一样,跪安之后起身进言,那在接近萧谨的途中,屏后的卫士便会冲出来,一拥而上,将他制服。
陈则铭却跪得离他远远的,自动交出兵权。
萧谨慌乱了,这反应脱离了杜进澹与他的策划,而他缺乏应对的机敏。
他用很久时间才下得了这个决心,如果不是陈则铭坚持要把朝廷封赏散给军士,应证了杜进澹笼络人心之言,他也许还要迟疑下去。他要将陈则铭拉下马,落去他的爪牙,这样他才能安心长久的把这个人放在身边。
他料想过陈则铭的各种反应,那些画面中有愤怒,有争议,有不服,甚至有唾弃,唯独没有这种常见的平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