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律法(1 / 2)
“好,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我就交给你来办,此事若办成了,可救多人于水火,还望杨书生尽心。”傅婉书做了一辑,拜托他。
杨木深回礼,郑重地拿着那纸,面上蒙了一层坚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志向。
这绝非是好高骛远,他愿意积跬步以至千里,心想,若能将眼前的事儿办好,也算功成一件。
澄透的朝霞斜飞在天边,染红了半个京城,傅婉书从书坊出来便急忙忙朝刑部赶去。
她昨晚熬了大夜和父亲议事,今早又起了大早,作了一篇文章,将陈斌和陆嘉临所做之事详实写出。
其实陈斌的事儿大家都知道,至于陆嘉临,她知道只听信王大新一人之词不行,又吩咐人去查,准备过几日趁着京城里的风言风语把这事儿推向风口浪尖的时候一击中的,直接抄了强抢民女的贼窝。
在文章中,她故意抹去了杜氏的名讳,保护受害人的尊严,可就怕到时候证据不够,陆陈两家加以狡辩,圣上难以相信。
她一向没什么耐心仔细盘算,只能且思且行,先把事情推出去,再视情况而定。
刑部,王大新跪在堂上,已经被赵大人下令打了五十个杀威棒,程春站在一旁没有替他求情。
赵大人公私分明,只尊律法,犯案就是犯案,杀人就是杀人,和他讲情,比让陛下禅位还难。
何况只是五十大板,和他杀了两个人比起来,着实还轻得很。
“王大新,你所说都是事实?”赵大人沉着声,冷喝一声。
“禀大人,句句属实。”王大新屁股上一片血迹,抽搐着脸,歪歪扭扭地跪着回禀。
“你既然已经承认,就画押吧。”赵大人一个眼神,立即有小吏上前,让他在供状上摁手印。
程春忙摆手叫停那名小吏,转身垂着头问向赵大人:“大人,不知您要如何判处王大新。”
“自然是呈请陛下,请处死刑。”赵大人眉眼淡淡,没有丝毫表情。
程春闻言,有些急了,抬起头指着跪在堂上可怜兮兮的王大新,朝赵大人又说:“大人,您都听了王大新的杀人动机,没有丝毫触动吗,难道不觉得他杀得人本就该死吗?”
“他杀的人该不该死,不是他说了算,杀人偿命,他既然杀了人,就该判处死刑,无论是何种缘由,律法就是如此规定,程侍郎勿要多言。”赵大人脸有些阴沉,看着王大新,一字一句地说道。
王大新臀上伤得不轻,意识恍惚地跪在地上,听着程春和赵大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大概也知道了什么意思,满心期盼被人亲手浇灭,寒意从脚底升到了头顶,脸色灰败,手脚颤抖。
终究,还是难逃一死吗?
“大人,属下来晚了。”傅婉书一进堂,便瞧见王大新半死不活地半趴半跪着,脸色煞白。
程春一见她来,脸上顿时涌上喜色,向她走了几步,嘴里说道:“怎么来这么晚,作甚去了。”
她忙向赵大人和程大人做了一辑,略带歉意,却没说自己做了什么,只问向赵大人:“大人想必已经听说了程大人和犯人所说,了解了此案的来龙去脉,不知大人要如何判处。”
当前,陈大人还不知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已经投案,不然还不得立马就冲过来喊打喊杀。
至于陆大人倒不会有辱身份的事儿,但恐怕也不会留着王大新。
所以现在最主要的是赵大人的心思,如果赵大人也愿意保王大新,那就好办多了。
“今日午朝,我会向陛下奏请此案,判处犯人死刑。”赵大人冷漠的目光扫向王大新,仿佛已经再看一个死人。
“大人不可。”傅婉书忙躬身喊道,走近赵大人身旁,又说:“大人既然已经知道陈斌和陆嘉临所做的事,怎么能把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王大新给判处死刑了,百姓们若是知道了,怕是会认为咱们刑部混淆黑白,是非不分,实在有辱您的一世英名。”
赵大人皱眉,侧着脸看向她,又说:“律法自能辨是非,何须在意流言。”
傅婉书见他不松口,又走近了许多,几乎要贴在案上,低声说:“大人,前朝不就有因为县官老爷趋炎附势,判重了和权贵作对的庶民,从而引起哗变,朝廷用了四五年才他们消停下去。更遑论咱们还是在京城,百姓们更是厉害,他们若是不满,刑部就真的失了民心。”
赵大人想着这些日子,那些外头传的童谣,脸色不由更暗,什么“刑部不如大理寺,查不出案子好多次,尚书大人真是懒,案子摞起来没人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