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零金国的危机(2 / 2)
众大臣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皇帝说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同时也认为皇帝能够体谅国情,而感到颇为高兴,因此也就作罢了。还有人专程上表,夸赞完颜长之体恤民情,勤俭治国等等。
其实金国的文武大臣都不知道,在完颜长之心里,根本就不认为这是一场胜场,在他看来,这次出战,除了解救回来那三万多百姓还算是一个收获之外,其他的都可程可乏。
在出战之前,完颜长之为这一次迎战蒙古军定下了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袭击捕鱼儿海边的蒙古主营地,彻底催毁蒙古部的大后方,第二就是趁蒙古大军仓促回军,救援营地的时候,出兵追击,给蒙古大军予以重创。
这两项战略目标无论实现其中的那一个,都能够使蒙古元气大伤,至少在五年之内,没有力量再度大举侵犯金国边境,而大金则可以趁铁木真大败,蒙古部实力大减之际,再挑动草原其他各部重新自立,使草原又陷入群雄纷争的局面。大金正好又可以从中挑拨离间,以夷制夷,这样一来,蒙古就永远不会危胁到金国的北方边境。
但这两个战略目标一个也沒有完成,虽然金军在草原上捣毁了几个小营地,但蒙古的主营却依然完好无损。蒙古大军虽然也退回了草原,但因为是主动撤军,金军来不及追击,兵力的损失并不大,因此蒙古部在草原上的绝对实力,仍然不可动摇。而且只要铁木真愿意,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蒙古就可以重新集结大军,再度侵犯金国北境。
而且以铁木真的才智,一定会认识到这次出兵的失误之处,那么在下一次侵犯金国,他决不会在这么集结大军,冒然来大举进攻金国。而是使用令金国最头庝的战术,将大军化整为零,分派小股人马,不断在边境搔扰劫掠,今人防不胜防。
在南方还宋朝牵制的情况下,金国也很难出动十万以上的大军去主动进攻蒙古。在金国无法出动足够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就冒然深入草原去攻击蒙古,只会正中铁木真的下怀。他绝不会集中大军,和金军正面抗衡,而是釆用诱敌深入,不断搔挠,然后再断其粮道的战术。而金国的大军只会迷失在茫茫的草原上,被蒙古军不停的轮番袭击,而疲于奔命,直致最后粮绝兵尽,全军覆没。
但即使是维持现状,金国也会处于宋蒙的南北夹击之中,左支右拙,疲于奔命,直致国力疲惫的时候,宋蒙联军才会同时动大军,大举侵犯金国。
尽管现在南宋还没有北伐的意图,并且也在与大金正在进行讲和的谈判,但完颜长之心里清楚,这只是因为南宋刚刚吞并西夏,国力不足,而且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西夏的局面。金宋之间的世仇跟本不可能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而南宋之主赵忱又是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因此目前的和平局面不是只是暂时的,金宋之间,迟早都会有一战,金国必须早作准备才行。
完颜长之久在南京驻守,因此对南宋的边境兵力分布十分清楚,现在南宋在边境一带设置了十二支御前驻军,共计人马有三十二万左右。因此为了能够与之相抗衡,大金在南方边境布置的兵力至少必须保证在二十五至三十万左右,而目前大金在南境的兵力还不足二十万。
另外在北境想要能够阻挡蒙古人南下,据完颜长之估算,至少也有二十至二十五万左右的兵力。但目前北境的兵力也只有十三万多。南北双线的兵力都不足。
金国虽然不像当年的宋朝,蓄养着一百好几十万的庞大军队,但毕竟是以武立国,全国常规军队的数量也保持在八十至一百万之间,按说在边境驻守五十万左右的兵力,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甴于完颜允恭的亲征西夏,再加上内战,大金以经损失了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尽管人数是可以补充,但损失的都是大金的精锐人马,补充进伍的新军如果不经过四五年的训练和战场考验,是无法完全顶替老兵的。
这也就是大金明明还有足够的军队数量,但现在南北两线的兵力还是不足的原因。
完颜陈和尚在动身之前就对完颜长之提过南境守军不足的情况,现在到南京上任以经有两个多月了,尽管他并没有上书给完颜长之催增兵力。但完颜长之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因为完颜陈和尚也明白目前大金面临的困境,怕自己着急,才一直没有催增兵力。在他的心里,一定比谁都着急。
如果说兵力不足还只是一方面,毕竟还有别的办法来弥补,先把新兵派上去也能顶一阵,实在不行,就自己亲自上阵去指挥也可以。而在另一方面,完颜长之就有些束手无策了。
尽管目前大金的财政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大金用在驻守边境的兵力将长期保持在五十万左右。所消耗的钱粮物资也必将大大增加,不仅财政压力也必将变得沉重起来。根本就无从积攒国力。相反如果等到宋蒙准备的差不多之后,从南北同时兵入侵,那么大金可就危险了。
因此在欢宴之后,完颜长之一个人坐在御书房沉思,满朝的文武大臣居然都还沉浸在打败蒙古军的喜悦之中,沒有一个人看到了大金其实并未摆脱危机。而且也沒有一个人能够和自己分担一下这个圧力,想到这里,完颜长之也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朝中的官员实在太令自己失望了。
到了这个时候,完颜长之不禁想起张鹄向自己提出,仿照南宋,改革税役制度的建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