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各自对句(2 / 2)

加入书签

杨咏石,这联我是无力撰出比肩的下联,你且说一句吧。不要求太高……”

听学政吴金保这样解说,三楼的人也多多少少放下心来,等会及时没有好句,也不算太丢人。如此,倒是可在乡镇面前多多表现一番,哪怕拿不到酒楼的一万两,下楼后,能够拿到馈赠的一两银,那也是一种荣耀和名声。

“学政大人,您是打定了让学生在各位前辈面前丢丑了,好,大人所命,小子自然不敢抗命的。我就抛砖引玉,献丑了:炮堆镇海楼。

小子年少时到过海边,入海口有一堆堆火炮,炮楼镇海口,为防止有寇从海外而来。不过,这个句子只是将五行对上,意境上毫无可取之处,本不敢说出来,大人所命,不得不拿来,见笑了。”

“炮堆镇海楼。这个句子也成意思的,五行对上了。不过,如果我说烟锁池塘柳的已经是小家碧玉,杨咏石这句子那就是抠脚大汉,有点臭气熏人啦。”吴金保对杨继业这个句子的评语,确也中肯,不偏不倚。

杨继业忙给吴金保行礼,说,“多谢大人不骂学生无才……”

三楼的人听了杨继业的对句,然后再听学政的人的点评,确实让大家放松一些,但也知道,如果真想不到,还是不能乱说一句,否则,传出去确实会丢人。

杨继业不管如何,一句“炮堆镇海楼”算是过关了,纵然有人贬斥,也得拿出更好的句子才算。

周新良脸色变幻,想说出自己的句子,但又不敢。琢磨着自己的对句,未必就比杨继业的高明。正如吴金保所说,“烟锁池塘柳”的已经是小家碧玉,这样的意境可不易得到。想要比肩这样的意境,难就更为难找。

秦浩然这时候站起来,先对吴金保、康老、田老等人行礼,说,“杨咏石年少才敏,珠玉在前。学生也做一联,请学政大人斧正。下联是:杯埋银烛泪。

学生也知道,这个句子远不能与上联对上,学生才浅,献丑。”

吴金保将句子写出来,念一遍,说,“杯埋银烛泪。这个句子确实无法与上联比肩,但相比于杨咏石的句子,意境上要稍微高一些,不过,依旧显得格局小了。这是不错的句子啦。好好好。”

秦浩然听学政这样点评,也是满意,深深地一鞠躬,才坐回位子。

康老这时候说,“对联能不能比肩,除了字面的五行、句子的意境之外,还得要使上下联融合起来,如此才是一副完美的对联。不然,硬凑成的工整,其实没有多少意思。

就如杨咏石的那句,文人说兵事,正如学政大人所言,如同抠脚大汉,将前面的意境都破坏了。”

周新良原本想站起来的,见秦浩然已经占了先,但又听吴金保、康老等人的点评很不留情,又有些担心。不过,他再不站出来说一对句,显然是文峰社就弱于华新社。

“我也有一句。”周新良站起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