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战争(1 / 2)
查理曼人被彻底打懵了,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敌人。
他们在维密密纳地区有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两支主力,还有第六军团和第十一军团作为生力军,战斗力和兵力仅次于布列斯兰德战场的八十万查理曼军,可是面对夏军,他们似乎完全乱了节奏。
就比如说现在的维密密纳军港,在海战中全军覆没的海军的士气已经彻底瓦解,随后又被南十字禁卫军连续攻打了两次,军港的岸防部队死伤惨重,装备设施损失殆尽,使得掩护登陆部队抢滩的“西海舰队”很轻松的就把海岸上的查理曼岸防阵地全部炸毁。
西海舰队的前身是渤海舰队,因为鲸海舰队在库页岛海域的布防,卫戌渤海防御的渤海舰队被海军统帅部调往锡兰政区的保克海峡至莫卧儿海域驻防,改编为“西海舰队”。
而失去港口的查理曼军则是接到命令,集结部队反攻夺回港口,可是当离维密密纳军港最近的查理曼陆军第六军团第31师师长罗斯伯格调集自己的部队的时候,他的第一线防御阵地崩溃了。
面对夏军的铁骑,刚刚从自己的防御工事里走出来准备进攻的查理曼第31师守军显然毫无办法,他们很快被打散、击溃,成群结队的被俘虏或者追赶。而第31师的师长罗斯伯格好不容易得知了第一层防御阵地已经被突破的消息,已经是党卫军的豹式主站坦克攻入他第二层防御阵地的时候了。
地面上,国防军和党卫军还有海军陆战队的装甲集群和火炮集群势如破竹,海面上的西海舰队的大口径舰炮震天动地,空中的海鸥机群和地狱猫机群呼啸而过,所到之处一片火海,满天的伞花携带着地狱的战士降落。
所有人都被夏军的空地一体化的作战方式给震惊了,这种综合作战的各兵种联合的组织结构、作战思维、指挥方式让西方的统治者和元帅将军们再一次明白,他们先前军事改革下的“新式”军团作战已经彻底过时了!
夏军再一次让西方各国明白了一个道理,曾经依靠军队数量取胜的战争彻底不复存在了!高质量的部队要远远优于数量多的部队,大量高技术武器和兵种的使用也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思路。
军事史学家后评论道:如果中山战争让世界各国从线列阵和集群冲锋的战争中走向了堑壕战、大范围阵地争夺战以及城市作战和野外作战的新式步兵军团的战争方式,马斯顿战役则是刷新了西方军队的登陆作战和装甲集群作战的战争……而查理曼战争却是淘汰了以往所有的战争模式,世界在夏军的引领下进入了现代化战争模式的开端,世界由此开启科技时代的大潮流,再也无法扼制。
……
罗斯伯格决定收拢他的部队,在他的师部周围布置第三个防御阵地,他甚至把师属预备队的摩托化部队也调集了过来,希望可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阻止夏国军队的疯狂进攻。
“这是谁下的狗屁命令?维密密纳军港的海军士兵早就全军覆没了!现在夏军已经快要打到我的指挥部了,还让我集结部队?”罗斯伯格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恼羞成怒:“上面的那群将军难道是敌人的间谍么?”
“给军团指挥部打电话!问问他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夏军部队怎么可能几小时就推进几十公里远?”他对着副官大声地喊道:“让军团指挥部修正命令!然后提前让装甲部队冲锋!不然我们就要被莫名其妙的打垮了!”
“报告!师长,电话出问题了!我们没办法联系到军团指挥部!”一名军官拿着电话无奈的汇报:“可能是夏军士兵切断了电话线路!”
“派人去查!通讯线路不能有失!立刻让士兵去布置周围的防御!既然有夏军部队能够切断电话线路,那就证明他们距离这里也不远了!”罗斯伯格立刻下命令道:“去找无线电,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军团指挥部!”
“轰——”
“突突突突!”
在指挥部外面,突然有人开始猛烈的开火。
“怎么回事?夏国人已经打到这里了么?”罗斯伯格大吃一惊问道:“立刻去看看,到底为什么突然开火了?”
“是!”
副官赶忙敬礼跑出了房间,去调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还没出去多久,枪炮的声音却越来越大了。
“轰!”
突然一声巨大而惨烈的爆炸在指挥部所在的楼房边响了起来,瞬间四溅的弹片就打碎了玻璃穿过了两名站在窗口向外张望的军官的身体,打在了周围的墙上,随之而来的是鲜血还有弥漫到每一个角落的灰尘。
冲击波把房间里每一个人都扫倒在地,晃动的天棚上掉落下墙皮还有石灰,最靠近窗子边的一整块天棚已经坍塌下来,斜着横在原本是窗户的位置,而有窗户的那面外墙此时此刻已经不见了踪影。
“咳咳……咳……”
罗斯伯格被冲击波掀翻在地,幸运的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个满脸是白灰的电话员把他从地上拉起来,他才一边咳嗽一边眯着眼睛看了一圈自己的指挥部。
他的指挥部的门已经被楼梯的碎石堵住了,不过幸运的是他现在可以从原来的窗子直接走到街上去。
窗子边上的两名军官现在已经成了两具尸体,一个还被塌陷的楼板盖住了半截。一名电话员一脸是血倒在桌子上,看起来也没有抢救的必要了。
罗斯伯格和整个指挥部里硕果仅存的那名电话员一起弯着腰从随时有塌陷危险的屋子里钻出来,跌进窗子外面被炸弹炸出的巨大弹坑里,然后喘着粗气往上爬去。
周围的爆炸声不断传来,他在弹坑里刚一露头,就看见他的部队乱成一团像一群绵羊被爆炸声赶来赶去。
↑返回顶部↑